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为了拯救生态危机,国内外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将生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国外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而在国内,杨学良于1992年最早提出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1994年,鲁洁教授发表《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一文,揭开了国内生态德育研究的序幕。至今,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梳理这些年我国生态德育研究情况,可以了解生态德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打好基础。
本文以“生态德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上进行交叉检索,根据论文下载量、发表期刊层次和学位论文出处等,选取169篇期刊论文和56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每篇样本论文进行分析,并根据论文内容,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本质探讨、实效研究(包括高校生态德育、中小学生态德育、农村生态德育)、实践策略、资源开发、外国借鉴、模式建构、总结与回顾。
通过对样本论文的阅读分析,可以对生态德育研究内容进行大致梳理。
一、本质探讨
对生态德育的本质探讨,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主要是探讨生态德育的内涵、内容、原则及实施途径等。
关于生态德育内涵的探讨,杨学良于1992年首先提出为应对生态危机,要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强调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1]鲁洁教授于1994年提出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加深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认识,依靠道德力量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2]刘惊铎和王磊于1998年将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教育观提出来,指出其实质是教育者在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生态观的指导下,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使之树立崭新的人生观和自然观。[3] 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德育内涵进行了充实与完善。概括之,生态德育即是将生态保护意识纳入学校德育中,启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利用道德力量来调节自身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学会和自然“共生”。近几年,有学者在深入剖析“生态”一词外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生态不应仅仅停留在人与自然或是社会各要素之间,而应是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人精神生态全面关注,应致力于生态文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4]
对生态德育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地协调、资源、环境、人口及消费上。协调人地关系,要进行协调性教育;正确对待资源,得进行有主性、有限性、有价性教育;对于环境,要进行优质性教育,对生物而言,要有多样性、丰富性教育;在人口方面,提倡适度性的教育;在消费上,倡导合理性教育。[5]刘惊铎也提出要实现生态德育目标,必须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关注人际关爱教育等。[6]也有学者从另一个视角提出,生态德育内容应是生态道德知识教育、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生态道德素质教育,但具体内容也基本是人地协调、资源爱惜、环境保护、人口适度发展、合理消费。[7]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也提出教育过程中,要将生态善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义务观、生态良心观和生态正义观贯穿始终。[8]
关于生态德育原则和实施途径,研究者认为主要应在主体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等原则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责任和行为习惯。在家庭层面,通过创设环境和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手段,大力发挥家庭生态德育的启蒙作用;在学校层面,通过系统传授生态德育知识,建设良好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等,充分彰显学校生态德育的主阵地效力;在社会层面,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用法律法规支撑生态德育,树立榜样等,使公民在全方位的生态德育活动中获得成长。[9][10]
对生态德育本质,研究者从多视角出发进行探讨。有从深层生态学视角出发,探究道德共利的合理性,提出道德共利即单纯利己、为己利他、无私利他的三位一体和动态提升。[11]有从理性生态人培养的视角谈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12],也有从德育生态性功能或自然性功能的发挥上谈生态德育应是什么[13],还有从后现代主义、生态伦理、生态风险等视角探讨生态德育的本质和实施的迫切性[14][15][16]。
二、实效研究
统计分析样本论文,可以发现,对生态德育实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研究上(占70%),对中小学阶段关注比较少;对生态德育实效的研究多数是总体论述目前学校或农村生态德育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如何解决,进行深入思考的较少。
就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而言,在社会层面上,问题主要是文化沙化、价值观扭曲、德育语言失范。[17]在教育层面上,问题表现在:教育观念局限,较多地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忽视自然;生态德育内容不系统、不完整,缺少专门的课程,教育内容随意、与生活脱节;教学方式呆板,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18][19]在学生个人道德养成层面,问题集中表现在生态道德知识匮乏、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道德行为失范。[20]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由来已久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定胜天,从根本上使得生态德育面临价值取向上的障碍;社会作为德育的一个大环境,生态危机四起,急功近利、物质化思想泛滥,严重阻碍了学校生态德育有效进行;学校自身不重视生态道德教育。[21][22]为了改善高校生态德育现状,首先,要充分发掘课程资源,充实和完备高校生态德育内容;其次,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优化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最后,融入社会,拓宽教育渠道。[23][24]
对中小学生态德育实效性的探讨也基本集中在以上内容,但研究该学段的样本论文,很多都采用了调查法,较研究高校生态德育的样本论文思辨更少、操作性更强。很多论文还结合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等,从课程和教学方面思考如何解决中小学生态德育实效低的问题。[25][26]
对于农村生态德育,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之必要。要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农村村委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平台,通过舆论宣传、知识普及,发展生态农业,改变农民生态道德,改善农村面貌。[27][28]
由上可知,对生态德育实效问题的研究,急需走出高校这片天地,多关注其他学段和领域,同时应跳出“现状—原因—对策”的套路。
三、实践策略
目前对生态德育实践策略进行思考的论文集中发表于非核心期刊。阅读文献发现,对生态德育实践策略进行探讨的大多是中小学一线教师,内容集中在生物和地理课堂教学上。
关于在生物课上如何进行生态德育,老师们认为,首先要利用好生物课,进行系统的生态知识传授,并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其次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接触自然、热爱自然进而自觉保护自然。[29]在样本论文中,有研究者专门探讨了生物课课外活动对学生生态道德养成的作用,提出创建“绿色学校”。所谓“绿色学校”,主要是开展各种与自然生态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30]
对于地理课上的生态德育实践,同生物课相似,也是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多开展实践活动。
另外也有论文探讨了在语文课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经验。语文课主要是通过感悟、陶冶等方法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热爱大自然。[31]还有研究者提出用“漫画”作文的形式来进行生态德育。学生读包含生态知识的讽刺性、幽默性和趣味性漫画,能深刻领悟其所表达的生态教育意义,并通过作文的形式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同。[32]
由以上内容可知,目前对生态德育实践策略的研究集中在与生态、自然直接相关的课程教学上,而对其他课程教学以及传统教学外的教育渠道,思考得很少。
四、资源开发
目前生态德育研究中,对资源开发的研究很少。
教育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上。目前国内对生态德育课程的思考,大多是理论层面思考,主要探讨了生态德育课程理念以及生态德育课程走向。张等菊在《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一文中,谈到生态德育课程应培养自由生长的“生态人”,使其具有生态和谐的生命观;提出融合的课程形态是生态德育课程的应然状态。[33]也有学者提出潜在性课程是生态德育课程的合理走向。[34]周谷平、陈骋则从新课改视角,探讨生态德育课程问题。他们认为《语文》教材中渗透着生态德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渗透着“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科学》则包含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35]他们将生态德育纳入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反映出对融合性课程的认同。
还有人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德育资源挖掘进行探讨,认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和制度形态层面均存在着有益的生态德育资源。[36]
对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的研究,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
五、外国借鉴
对外国生态德育的借鉴,既有就外国教育家思想来谈的,也有从国外生态教育启示意义上来讲的。对于前者,主要探讨了杜威思想中实用道德观念结构、科学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做中学”教学方法对当前我国生态德育的价值。[37]对于后者,则主要讲了日本生态德育的成功经验。赵成志、沈贵鹏就在论文中详细描述了日本“小小善意”运动。[38]
六、模式建构
当前所建构的生态德育模式,最有影响力的是生态体验模式。王素华认为生态体验是个体置身于生态情境之中,对生态万物运行规律的感受、理解和领悟。[39]而刘惊铎所理解的“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而是由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构成的三重生态。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中,全身心感受、领悟和理解三重生态的关系,经由内心的感动而生成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40]除了生态体验模式,也有研究者提出生命、生活、生态相互融合的“三生”生态德育模式。[41]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在自身实践中,探索出了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整合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三自一体”生态德育模式。[42]
由分析可知,目前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对理论上的探讨很多(在生态德育理论发展初期发表的论文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平,而后来的论文多是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独创性不够),对实践上的探索远远不足。
首先,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广度和深度均不够,需将拓宽视野和深入剖析相结合。分析样本论文,可以发现,无论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实践上的探讨,大多是从宏观着手。生态德育研究视域较狭窄,局限于高校领域,忽视其他学段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这对生态德育进一步研究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生态德育研究必须拓宽视野,把眼光投向更多的领域。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深入剖析。探讨最多的高校生态德育,其研究也不够深入。
其次,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对外国的学习借鉴还不足,需广泛学习他国经验。我国生态德育研究要想取得长足的进步,要多向外国学习。早在1923年,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德便创建了生态伦理学。1929年,阿尔贝特·史怀泽出版了《文化哲学》一书,首次在西方伦理史上提出“敬畏生命”的思想。到目前为止,国外对生态德育的研究已具备一套完整的体系,实践上也卓有成就。因此,充分向他国取经,对于开创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和实践的新局面都非常有益。
最后,我国生态德育实践研究不足,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样本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无论从研究者分布角度、研究内容角度还是研究方法角度,都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生态德育研究在实践层面还很不足。在研究者分布角度,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人数较少,表明从实践中对生态德育进行思考的较少;在研究内容角度,样本论文进行理论研究的很多,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对理论进行探讨,而探索实践的却很少;在研究方法上,样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思辨法(占了近四成),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目前我国生态德育研究急需向实践转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学校德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良.应重视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6):30-32.
[2]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
[3]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36.
[4]唐本钰,侯晓靖.生态人格培育与道德教育价值定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4):130.
[5]周苏娥.试论生态危机与生态德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50.
[6]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9.
[7]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65-66.
[8]张美玲.论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态道德教育[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9]舒福才.生态德育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2):158-159.
[10]汪倩倩.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1]程平.道德共利:深层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戴尊红.生态道德教育与理性生态人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13]朱家安.论德育生态性功能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6(4):33-35.
[14]刘济良.论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德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14-116.
[15]唐新华.生态伦理视域中的德育新思维及生态德育体系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1(12):134-136.
[16]朱国芬.生态风险与生态德育[J].教育评论,2008(3):3-5.
[17]陈荣武.高校德育文化生态的理性反思与现代建构[J].当代青年研究,2007(10):55-57.
[18]惠保德.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30.
[19]刘秦民.论生态寄托的高校德育新功能[J].高教探索,2012(6):115-116.
[20]党曲楠.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1]郑晓艳,王柏,郝淑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5):130.
[22]王红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9.
[23]于国波.和谐社会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8):118-119.
[24]张书磊.低碳经济时代下高校生态德育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5]谭国锋.三峡地区中小学生态德育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64-65.
[26]屈光泽.西北地区高中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天水市部分高中学校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27]张永斌.论对农民的生态道德教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6.
[28]惠保德.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3-34.
[29]张海平.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05(4):25-26.
[30]陆新华.生态道德教育的生物课外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31]范新萍.寓生态道德育语文教学中[J].环境教育,2008(10):33-34.
[32]宋运来.在“漫画”作文教学中渗透“生态德育”[J].环境教育,2000(2):12.
[33]张等菊.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59-62.
[34]钟兴,高慧敏.潜在课程——生态型道德教育课程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47-48.
[35]周谷平,陈骋.新课程改革视野中的学校生态德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29-30.
[36]王付欣.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生态德育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7]伍丽.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对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38]赵成志,沈贵鹏.日本“小小善意”运动的生态德育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1):86-88.
[39]王素华.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9(1):65.
[40]刘惊铎.道德体验论·道德境界[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41]刘莉.中小学“三生”德育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论坛,2009(7):66-67.
[42]鲍争志.智慧家教——探寻家校共同体建设的生态化路径[J].中国德育,2011(9):55-56.
【刘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刘 烨
相关热词搜索: 述评 德育 生态 我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