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金融创新对策

时间:2022-11-01 10:5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出发,分析了中国大陆特有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解决途径,重点对当前积极稳妥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前景进行了基于现实的前瞻思考;最后对通过金融创新逐步化解“三农”问题的可行性、紧迫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阐述,对最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三农问题 解决 金融创新 对策

“三农”(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始终困扰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在当前现代化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地位。将“三农”问题放在中国历史变迁和世界各国发展过程等参照体系来看,当前的“三农”问题是中国独有的、也是人为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而积累的,更是牵一发动全身等系列问题汇总和诸多社会矛盾、不稳定因素“活的源头”。“三农”问题的根源分析、演变趋势和解决途径都是棘手的难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理论界,包括主张“土地私有化内在逻辑”的文贯中、“土地资源必须实行市场化配置”的田国强、“农民物权财产权保障优先”的刘正山、“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先起步”的郑永年、“城中村建设用地同价入市切入后实施综合改革”的汪晖、“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周其仁等专家们;一致从中国历史背景、其他国家土地私有与公有并存制度、保护农民财产权和物产权的理论思路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途径;但其中诸多措施与我国目前关于“三农”的法律框架、不同土地性质刚性规定、基层政府土地财政依赖、财政税收体制和经济社会问题叠加等不能融通,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鸿沟难以弥合,期待从法制、金融、保障、城镇化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逐步融化“三农”问题几十年来凝集的冰川,迎来中国历史上现代化进程中最惊心动魄的“阳春白雪”。

暑假期间通过对祖籍地(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亲属们生活的观察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感受。笔者认为,当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措施在于采取各种“涉农金融创新”对策;通过金融创新,国家和农村居民之间的信用契约关系能够更加公平融洽,农村人口可以在城市落户、就业和生活,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对冲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后持续动荡的经济社会风险,快速消化存量的数千万套商品房。随着城乡一体化条件的进一步成熟,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综合改革也就可顺势而为,实现现代化发达国家和居民生活和谐幸福并行的“中国梦”。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

(一)解决“三农”问题应着力于“三农”之外,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现代服务业是吸纳“三农”的超级海绵体。

从农业来看,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多吨,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十一连增”,现有生产方式和技术条件下,国内粮食总产量增长和市场价格已到顶峰。与之同时,全球粮食产量尽管存在结构性、区域性不均衡现象,总量上能够满足全球居民的需求,且潜力巨大。从全国农村来看,除少数沿海发达省市外,全国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滞后,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失业人口继续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倍以上,严重影响了内需市场的扩大。从农民群体上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8.5亿乡、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5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乡村群体中、有2亿左右在外务工、基本脱离了农业生产。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从1990年到2010年,总共新增国内生产总值30.4万元,其中91.6%来自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产值已低于总产值的9%。

因此,研究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轨迹、农业就业人口比例、第一产业比重和健康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在“三农”之外。按照“两个100年”的实现目标,到2050年全国直接从事现代化农业的人数(18~50岁)仅需要5千万人左右;考虑非就业段人数和人口趋势,全国将有近4亿就业段农村居民需要在35年的时间内脱离“三农”,若剔除目前2.3亿左右的农民工,仍有1.7亿左右的“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后的称谓)需要在“三农”之外就业,那种固执坚持发展现代农业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至今没有成功案例的。同时,分析全国近年来“招工难”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指将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嫁接”融合,通过更数字化、智能化的模式解放人力,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和现代服务业是体量无限的“超级海棉体”,能够从“三农”之外解决“三农问题”。正如浙江省省长李强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所例举的:浙江西南偏僻的遂昌县,22万人,山多平地少,最近几年该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产品通过网络远销国内外,全县1300多个淘宝店带动了农民的增收,全县已经连续7年农民增收超过了全省的农民增收平均水平,被电商界称为遂昌模式,展示了电子商务的潜力。

(二)解决“三农”问题应着眼于“全国一盘棋”,实现人口自由迁徙的市场配置及引导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提出如何破“胡焕庸线”(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划分的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线,从黑龙江省原瑷珲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该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视野上,至少要着眼于“全国一盘棋”,通过产业结构阶梯式分布调整和人口自由迁徙引导等综合措施的落实,从国家意志方面展现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执行力。由于我国地域自然禀赋条件、资源承载能力和历史气候变化等条件的影响,全国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从史学角度、亚洲国家人口自然集聚现状、人口长期趋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因素来看,全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应遵循人口自然迁徙的市场配置及引导,要突破现有18亿耕地红线行政计划分配的固有思维,通过人口自由迁徙信息化的支撑,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群。理论上来说,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其他县城及以上城市能够承载全部中国人的现代化生活。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总数为2.3亿,其中78.8%在东部地区,80%在大中城市,44%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直辖市。以浙江省为例,如果全省按照城市化的要求统一规划建设(省长李强在“求是”杂志上的观点),在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域平均人口密度来测算,可以在目前常住人口为5614万人(户籍常住人口中4431万,省外流入人口为1183万人)的基础上再吸纳5000万人落户浙江,只要政策创新到位,浙江省10.4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占全国陆域面积的1.08%)可承载1~1.2亿人口,其中人类生存最限制的资源—优质淡水资源可以充分满足需求,前提是浙江的传统农业要最大幅度的压缩,腾出更多的土地、水和其他资源满足城市化人群的需求;同理,仅江浙沪二省一市就能够使近3亿人口(亚洲四小龙平均人口密度之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在“全国一盘棋”的指导下,中、西部只要在县城及以上城市容纳市场化的人口资源配置就足够了,可以节约出更多的耕地、山林和水资源,一方面可以实现18亿耕地红线的只增不减、全国的生态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当下东三省和中西部省份人口净流出就是明确的信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路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全国人口分布的市场化配置引导,使“三农问题”的解决融入国家的大战略中。

(三)解决“三农”问题应着手于“科学的城市化及合理的城镇化”,从未来前瞻和宽泛视野来规划城市群的内生崛起

党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骤然提速,成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和实现小康的主要途径。但笔者观点,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和克服当前困难的当务之急是“现代的、科学的”城市化,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则应当在充分试点的基础上三思而后行,原因有三。一是现代发达国家发展进程没有通过新型城镇化和所谓“新农村建设”而形成的。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农村人口庞大,城市化难以消化吸收,其理论依据同“独生子女”政策一样,是建立在机械的数学模型上的,忽略了其他变量因素巨大的、持久的负面影响;二是固有思维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狭小空间内打转造成。忽视了教育普及、交通便捷、信息同步共享和生活向往带来的城市巨大虹吸引力,90后的年轻人已普遍不适应、也不可能回到新农村或附近小城镇的生活中去,随着2~3代人的更替,目前大力建设的新农村和政府计划之手规划的城镇化必将面临又一轮的“拆迁”,造成国家资源和居民财富的浪费;三是对未来人口红利的盲目乐观。“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一年来,实际新增人口仅为年度预估值的五分之一,“人口专家教授们”被无情抽脸;全球传统大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自然生育率大幅下降、鼓励生育则难上加难的事实却比比皆是,人口危机在发达国家已迫在眉睫,我国“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调整也许近在咫尺,人少房多的破解之策同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是一个方向的。在数据支撑上,2000年至2010年,北京总人口增长了41%,上海增长了37.5%,天津增长了29.3%,而同期全国城镇人口仅增长了5.8%;因此以大城市、城市群、沿海城市、沿交通和水运干线形成的市场化人口积聚效应是真正“城市化”。

因此,城市化(主要是城市群、大中城市和县城以上的城市)和市场配置的新型城镇化(非政府计划之手引导的商品房城镇化,人口自然集聚至少在2万人以上)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久之策,新农村则应缓步慢行,“赶农民上高楼”的粗暴政策应严加限制。

(四)解决“三农”问题应着心于“全球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通过互联互通,彻底扬弃制约“三农”的“伪命题”

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眼下正面临千年一遇的“全球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机遇。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粮食生产、澳大利亚和北美地区的畜乳产品、东南亚的瓜果粮食生产、南美特色农产品等,都可为中国所用,高铁换大米(中国与泰国)、核电换大豆(中国与阿根廷)、摩托车换大米(中国与越南)、家电换农产品(中国与巴西),等等,就是鲜活的写照;且18亿亩耕地红线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绝无后顾之忧,实施的好,市场机制可以产生20亿亩以上的可耕土地,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伪命题可以休了,化石能源60%的对外依赖度尚能应对,不到20%的粮食对外依赖度不值得大惊小怪,全球市场机制的配置能力、现代科技能力和粮食增长潜力完全能够破解中国“三农”中的粮食保障问题;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区对我国脑力、劳力和资本输出大有裨益,单单高铁战略、核电战略、信息化战略和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就可吸收数以千万级劳动力输出,德国和日本等老龄化国家对健康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值。因此,扬弃“三农”问题解决伪命题的最好办法是以实际行动予以证明。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世纪工程”三部曲

(一)首先解决“三农”问题表面“痂皮”,实施民生为本的户籍制度改革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石破天惊地撤除了广为诟病的“二元结构”笼子,也使中国“三农”问题难以依附的户籍“痂皮”成为历史。从源头来说,户籍制度是“三农”问题的起点和依据。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制度》,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二元”户籍制度管理的格局;1964年,《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出台,集中体现户口迁移的基本精神,即对“对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要严加限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制度逐步进行了调整和适应,尤其是不同省市制定了与商品房、投资和居住等挂钩的落户政策,随意性较大,成为各利益方手中的“变形金刚”,看上去很硬,事实上已千疮百孔。

新的意见规定,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也就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户籍制度改革,真正体现自由迁徙和人人平等。

(二)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步化解“三农”问题的矛盾“引线”

1.以合理规划为先导,以全国人口密度市场调整为基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互通共享。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要以大中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交通节点小城市和传统历史的城镇为桥梁纽带,统筹规划土地利用、房屋政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运行、农业生产、垃圾收集处置、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据2008年国土资源部调查,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400万亩,1997~2005年,乡村人口减少9633万人,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180万亩,说明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因此政府必须尊重市场机制原则,前瞻地进行大、中、小城市和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布置,构建出一个全国范围的、有地方特色的、能够持续发展的、功能齐全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城乡系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融合的城乡一体格局。

2.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破除二元结构遗留的玻璃墙。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其实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短期,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结构、质量和发展空间,降低了农村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在政策路径上,通过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和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投资、财税、产业、土地和人口等政策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测预警,防范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

三、现代金融创新引导和支撑“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反哺式“涉农信用金融创新”

所谓“反哺式”,指的是自建国以来,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1949至2004年期间(2004年以后取消农业税),通过采取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三代农民为国家贡献了90万亿人民币(以目前货币购买力和累计利息来测算)的天量资本;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政府通过垄断和随意变更土地政策的差价和货币超发等途径,又直接或间接地从农民手中暗取了80万亿人民币的财富。如从道义和公平的角度来看,政府积累的财富(不考虑重复建设的浪费、决策失误损失和其他途径流失)应该能够为全体居民提供基本的、免费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而目前的税收和财政收支显然是无力完成的;因此,基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当下是实施反哺式“涉农信用金融创新”的最佳时期。

1.以个人和家庭信用为保证,按人均10~20万元的额度为每一位农村居民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以三口之家为例,30万~6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基本可以在所在地的县城或集镇购买一套商品房,一方面可以立即化解全国房地产面临的巨大存量房危机,减少农村住房和城市商品房重复建设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为农村居民适应城市生活,实现“以人为本”城市化奠定基础,迅速扩大服务业的需求,同时也能极大地释放全国的耕地面积,仅以宅基地来说,就能新增2亿亩的耕地面积。

2.以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化解农村居民无抵押信用贷款的风险。信用贷款由谁来做,笔者建议采取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方式。国家作为最终的债权人(金融是国家垄断行业、国有资产居主导地位)和债务人(土地的国家所用和商品房70年属性所决定),可以制定无抵押信用贷款的专项法规,既隐含“反哺”的道义,也可推动金融创新的步伐;专项法规可明确无抵押信用贷款的低利息、长周期、捆绑个人信用和特殊情况灵活处置等,目前农村贷款的低坏账率指导着农村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安全性。在银行的选择上,市场化竞争和行政性指标考核可以有机结合,形成竞争和有序发展良性局面。国家财政上也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呆账、坏账的处置,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也完全有能力化解农村居民无抵押信用贷款的违约风险。

(二)渐进式“涉农物权金融创新”

2015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对试点的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其中到2017年底总结试点经验加以推广,显示的改革的复杂性、重要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十八大后的步伐加快既是发展所需、也是形势所迫,至于要到2018年或以后开始实施的“三块地”改革,可能对当前经济下行和金融改革滞后的有益推动有限;建议从2015年开始,全国可以全面开始渐进式的“涉农物权金融创新”,既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居民创业创新的资金需求,也可更加顺畅地同国家“三块地”改革相衔接、互为补充借鉴。

1.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作用,以整村授信的方式来推动和保障“涉农物权金融创新”。按照农田耕地、山林、集体性经营用地和宅基地的顺序,以整村集体授信的方式盘活农村物权;假设一家庭已暂在城市工作和生活,通过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在集体授信额度中安排50万左右给该家庭,该家庭在城市顺利落户和工作后,其名下的“三块地”可暂时属集体所用,可腾出宅基地进行复耕,一旦出现贷款违约或集体用地被征用等情况,可按事先明确的规定执行。

2.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建立涉农物权基金,统筹农村“三块地”的自由流转和农村金融创新。基于上述反哺的依据,以政府性信用为支撑,建立规模合适、产权明晰的涉农物权基金,对农村居民以“三块地”及附属建筑物为抵押贷款进行担保,盘活天量的农村物权;物权基金同时也可对盘活农村物权进行符合规划、促进发展的科学使用,避免金融资本和投机对农村土地的垄断性收购和随意性处置,保障土地最恰当的自然属性。

(三)数据式“涉农互联网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正在中国金融特色的环境下快速成长,其颠覆性的革命对于破解中国“三农问题”将发生无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还是金融强国目标的实现,互联网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金融创新,盘活中国沉睡几十年农村金融资产。

1.以个人征信和纳税为基础,实现个人终身受用的授信资产。现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已初显个人所有活动的数据化,在连续的数据化过程中,互联网金融可以对所有农村居民建立完备的个人收入、消费、积蓄和家庭资产的数据库,以此为依据,无质押的信用贷款可以更加便捷和科学,对于实现资产价值和创新创业均大有价值。

2.以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切入点,实现金融行为监管的实时性。无论何种金融创新和制度革新,风险的控制和行为的监管都是必备可少的;按传统的监管要求和风险控制措施,繁文缛节和互相不信任阻碍了农村资产的盘活。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创新,监管和风险控制的网络化、无线化、智能化和贷款人自我约束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形成多方面的共赢,更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激发金融创新的活力,最终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守英.直面中国土地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M〕.中信出版社,2014.

[3]陈志武.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新金融,2014,(4):10-13.

[4]朱宁.从行为经济看金融改革挑战〔OL〕http:///story/001058158?page=1 2014-09-12.

[5]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6]文贯中.吾民无地:城市化、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内在逻辑〔M〕.东方出版社,2014.

[7]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M〕.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8]梁鸿.中国在梁庄〔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9]刘正山.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10]李光耀.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3.

[11]宋鸿兵.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12]宋鸿兵.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13]金雁,秦晖.农村公社、改革和革命〔M〕.东方出版社,2014.

[14]杨连宁.谁都逃不掉的中国经济大泡沫〔M〕.中国友谊出版社,2010.

[15]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热词搜索: 三农 对策 金融创新 我国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