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变化,要求各项制度也相应做出回应,高校人事制度自然也在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文章在回顾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历史以及剖析新时代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在新时代如何推进和完善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116-03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处于不断的改革当中,取得了很多成就,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应该说每一次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都是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基于时代变化所做出的回应,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难免会有时代的局限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必须遵循新时代的新要求,做出新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高校事业的顺利发展,推动建立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人事”一词古已有之,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一诗中就提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其意思大体是指人间世事不断地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而在现代,“人事”一词的意思“主要是指用人治事、用人来管事,涉及一切同人相关的事的方面”,主要是指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是用人治事的行动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高校人事制度主要包括高校的机构设置、人事活动中的用人制度、教职工的薪酬福利制度等。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为适应时代变化以及党和国家对于高校建设要求的变化,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当中,其中有几个关键性法律文件,对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进和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文件是1986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可以说是开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决定性文件,该文件要求高校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要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坚决推行简政放权,在人事制度方面重点是“对教育机构进行相应调整,对劳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根据该文件精神,全国职改工作会议于1988年召开,并决定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取代之前的职称评定制度。第二个重要文件是1988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九届第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的《高等教育法》,通过立法的形式,要求高校全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第三份文件是1999年5召开的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颁布了《当前关于深化我国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纲要》,真正拉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此后,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实施办法,包括:200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臺了《关于在高校试运行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大力推进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2007年6月,原人事部、教育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将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度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聘任制度的设计;2016年7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开始实行,对高校岗位设置、招聘环节、上岗制度、聘用合同等内容,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我国高校人员聘用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以上这一系列的法规文件构成了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层面。从实践层面来看,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端于2003年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对教师实行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学科实行“末位淘汰制”;在招聘和晋升环节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和“教授会评议制”;对教员实行分类管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位和专任教学岗位等。由于北京大学在中国高校中具有特殊地位,受北大影响,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渐在全国扩展开来。
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主要集中于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高校人员分类改革以及教职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几个方面。这些改革,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在改革观念上,战略意识的缺位;在人才管理上,制度安排的缺位;在收入分配上,激励机制的缺位;以及在个人绩效评价上,客观标准的缺位。
二、新时代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有了新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对于教育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新时代对我国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几点。作为高校发展重要环节的人事制度,也必须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做出新改革,以适应时代潮流和响应国家对高校发展的战略需求。
首先,在新时代,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实践要特别重视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实践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过于强调大学的自主性,而忽略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选人用人环节,只看重科研成果而忽略了对教师政治素养的要求,导致一大批受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的人混入到了中国的高校内,以至于在中国的最高学府中竟然存在像贺卫方这样的反共反党的教师,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引人用人的环节对党的领导重要性的忽视。
在新时代,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是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环节要将教师的品德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高校教师由于其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因此对其有全面高素养的要求。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不仅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识素养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也要设置道德素养方面的参考指标。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严重偏重科研,偏重论文、项目、专利等易量化的指标,弱化教师培养学生、服务学生的教学能力、态度和师德等难以量化的考核,导致很多老师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招学生只是为了给自己做课题,为自己发论文,有些还让自己的学生做家务,对于学生的传道、授业和解惑不重视,这显然是有问题的,这也正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中对教师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还存在重大问题。
最后,在新时代,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的第三个要求就是要通过对人事制度各个层面改革,确保高校老师能够有更尊严的生活状态。高校人事制度在聘用、薪酬、晋升和任用等各个环节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确保高校老师能够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待遇偏低,再加上聘用制、淘汰制等制度的实行,助长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得很多老师为了科研经费、评定职称,而忽视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这一系列的状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的培养,长此下去必然损害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也必然无从实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高校作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主要阵地,它的发展直接关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直接关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使其顺应时代和国家的需要,在新时代新要求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和完善,刻不容缓。
三、新时代如何推进和完善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新时代推进和完善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做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方面,要对新时代对高校发展的新要求做出回应,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另一方面,必须遵循高校自身发展的规律,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只有把这两方面都做好,才能做到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对此,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时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关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问题,党的领导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必须渗透到选人、聘人、育人的所有环节。以往对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过于强调了高校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自主权,而高校在选人和用人方面对于人员的政治倾向的考察大多流于形式,不会去做细致认真的审查。特别是在引进国外的高级人才过程中,有一批反共反党分子混入了中国的高等院校,以至于在我国高校出现了很多“砸锅党”,通俗点讲,就是拿着党和国家给的薪俸,干的却是反共反党的勾当。像贺卫方之流绝不是个例,而是有一个群体。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很长一段时期并不重视对相关人员的政治审查而造成的。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在以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在选人、用人和育人的重要环节,必须将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第一准则,要将这一原则贯彻到现实中去,在引进人才环节,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和细致的考察,以防止反黨反共反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混入到我国的高校内。
其次,新时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制定改革的总章程,以确保在人事制度改革中有章可依,减少人为的干扰。具体说来就是,第一,要确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当今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双一流”为建设要求,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第二,要明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这就是要以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以改革用人制度和活跃用人机制为重点,形成责任权利明确、岗位分类科学、人事制度灵活、监督管理到位、符合高校教职工人才发展规律的高校人事制度。第三,要确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则。必须坚持系统统筹原则,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宏观统筹,又要提高高校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管理水平,积极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力。
再次,新时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在高校机构的编制管理、聘用制度和岗位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快推进改革。在机构管理编制方面要做到精简机构,下放管理权,要善于开发现有人才潜力,提高办学效益,最重要的是要实现编制的动态化管理;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方面,要破除高校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进聘用制度,要科学设岗,实行岗位管理,打破以往的身份管理制度,对于高校内不同的人员加以分类区别,设置不同的岗位,如教学岗、实验岗、科研岗、成果转化岗等,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引入竞争机制,这是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性环节。
最后,新时代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更加重视和完善高校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如果不对高校老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高校老师有体面的生活就无从谈起。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要做好高校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首先加强立法保障,形成高校教职工社保制度理念;要调整和完善高校教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制度,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信息化进程和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障仲裁制度等;还必须强化高校教职工职业风险意识,加强自身危机感,让高校教职工树立职业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使其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我国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高校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使高校成为我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才能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参考文献:
[1]侯平,乐欣,蔡立.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指导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初探[J].理论与改革,2008,(01):75-77.
[2]管培俊.关于新时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4,35(12):72-80.
[3]管培俊.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8-22.
[4]赵帅.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5]郝丽.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理论的研究诉求[J].现代教育科学,2018,(02):6-10.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 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 推进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