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广大领导干部的推动,干部作用有效发挥离不开四大动力源,其中坚定的信仰是干部干事动力的根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干部干事动力的基础,有效的激励是干部干事动力的保障,家国情怀是干部干事动力的底蕴。
【关键词】干部干事动力 信仰 为人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的发挥是极其重要的。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国情下,“人的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干部作用的发挥上。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干部作用有效发挥离不开四大动力源。
坚定的信仰是干部千事动力的根本
俗话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为什么干部要先干一步呢?因为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干部天然地具有不懈努力、自觉奋进的基因。无产阶级政党不是消极地等待社会历史的缓慢进步,而是在充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动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人“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才能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境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献身。
理想信念坚定是当好干部的首要标准,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重大的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在具体工作中极端负责,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始终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因此,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更是锐意改革、进取发展的动力之源。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是艰辛的探索过程。但是,改革向何处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離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改革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继续前进,而不是改航转向,更不是丢掉党、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不实行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更是死路一条。该改的一定要改,不该改的一定不能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指出:“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作为的根本遵循。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讲模棱两可的话,不做遮遮掩掩的事。在错误思潮面前,不做旁观者,要勇于亮剑。正是由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基因,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在改革开放中进发出创新动力,不断取得各项工作的突破,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干部千事动力的基础
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中就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此后的历届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都反复强调这一点。陈云同志更是强调:“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重要地位。党看重干部的作用,认为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因此,干部对于党的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应该成为一般党员和群众的模范。”
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本动力。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各级干部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责任感,奋发努力、锐意创新、勇于担当,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央,形成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工作机制,大家各负其责,共同把工作做好;在地方,形成了各级干部既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又独立高效、重点突破的运行机制,不断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有效的激励是干部千事动力的保障
“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必须科学有效地激励干部,才能让干部持续发挥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多轮次、全方位的变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判断,将我国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对我们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政府层面,我们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的行政干部,对于市场层面而言,我们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形象地比喻道:“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充分说明了激励的目的和作用。
将激励变成工作的动力,主动谋划,扎实肯干,用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我们的事业就不愁不能成功。激励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中央(上级)领导的带动作用,一个是现实问题的倒逼作用,一个是奖励和惩罚措施。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级一级领导干部的行为方式,既是压力传导的过程,也是有效的激励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奖惩并举,才能保护先进、督促落后、制裁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注重对党员干部的监督、考核,不断实现着自我革命,不断对勇于改革、锐意创新的干部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给予惩戒。中央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和规定,在政治、物质、精神各方面施行了全方位的措施,极大地激励了各级领导干部干实事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的各项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家国情怀是干部干事动力的底蕴
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历来讲求“家国情怀”,历来将国家存亡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华文明几千年,家国情怀不仅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心中深藏深沉的情结,也是历代明君忠臣、仁人志士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愿景,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有“五四”运动的热血,有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种家国情怀无疑也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工作、有所作为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新探索,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极大地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决心和能力。正是“当官为民”、成就自我、君子当为世之楷模、要为世人立德、立言、立功等道德追求,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敢为人先的文化之源。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培养好、提拔好、重用好,让好干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源源不竭的持续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发挥 作用 干部 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