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素青(浙江):新世纪的第一期《大众医学》推出不少新栏目(如“院士视角”“疑症解析”“养生验方集锦”“大众导医台”等),原有栏目的内容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如“请您纠错”、“读者俱乐部”等),很值得赞赏。其中,“大众导医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确实架起了医患之桥,为读者排忧解难,是求医问药的好向导,体现了《大众医学》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祝愿这个栏目越办越好。
王亚林(山东):2001年第一期《大众医学》中的《养生验方集锦》收集了民间验方作具体介绍,又请名中医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对当事者和广大读者帮助很大,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栏目。
孙奎宝(江苏)、刘力珍(湖南):第一期中《肠胃竟能“品尝”玻璃》,一看标题,就觉得很希奇,细读内容很受教育。在当前批判邪教和反科学的宣传中,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林银才先生吃下755只玻璃杯,是他长期以来锻炼咀嚼肌使牙齿的碾磨力增大的结果,而非特异功能。最后作者还告诉我们玻璃不是美味佳肴,不值得“拼死”一尝。
金众(浙江):读了《过好每一个“今天”》后,感想很多。因为我一直觉得子女不够孝顺。这篇文章使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一生坎坷,夫妻长期分居两地,丈夫又在我前面走了,我想子女或多或少应该孝敬我一点,给我些许安慰。不料,他们工作后却说:“你自己有钱(指工资),还要我们的干吗?你养大我们,我们养孩子,不是一样的吗?”这话似一盆冷水浇得我透心凉,重重地压在我心中十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反思:我对父母也只是象征性的作些回报。现在孩子们的工资不高,婚后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负担家庭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渐渐地我原谅了他们,只要他们抽空来看望看望我就行了。
《过好每一个“今天”》的作者写道:“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无不为了后代的顺利成长而倾尽心血,乃至鞠躬尽瘁,人类也是一样……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更多是社会习得性的结果,其中浸润着伦理教化的痕迹……”这段话更使我原谅子女们的理性认识。记住这句良言:过好每一个“今天”。《大众医学》又一次“医治”了我的心病。
意见簿
刘力珍(湖南):我觉得贵刊特别富有责任感,改彩版后进步更快,我估计乡以上图书室和农村中学都有订阅。这些地区最缺医少药,希望《大众医学》能担当医药卫生知识下乡的重任。(编辑部:我们已经按中国期刊协会的安排,从2001年1月起为全国首批赠建单位赠送《大众医学》,这些赠建单位主要是各行业的先进单位、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其中不少在农村地区)。
李方趣(山东):第一期《大众医学》第66面左上第13行,“每次4片(每片50毫克),每片100毫克最终导致了胃出血”中,“每片100毫克”与前面的“每片50毫克”怎么理解?(编辑部:本文的作者、李先生和好几位朋友来信都提到这段文字有问题。谢谢大家指出我们工作中的疏漏,这是电脑改样中出现的错误,正确的应该删去“每片100毫克”。特此向作者、读者致歉)
公告栏
1.一项光荣的使命——
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赠送《大众医学》
受中国期刊协会推荐,从今年起,《大众医学》每月向遍布全国的“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详见右表)赠寄样刊3至5册。
为了做好赠刊工作,我们已与上述阅览室取得联系,邀请读者参加《大众医学》“点评坛”的评委工作,盼望听到各阅览室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为更加广泛宣传医学、保健知识,为繁荣我国的期刊出版事业多作贡献。
2.各地可直接向编辑部集订《大众医学》。
为了满足单位集订《大众医学》的需求,本刊开展单位集体订阅服务,有这方面需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直接与《大众医学》副主编吕伟先生联系,电话:(021)64155265。
3.原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
复旦大学校长办公室提供关于原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的信息:复旦大学医学院下属各学院、附属医院及放射医学研究所由学校直接管理,各附属单位名称已作相应更改。如: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4.获“2000年参与奖”的评委名单
2000年“点评坛”工作的特点是每期有50多位比较固定的评委队伍,点评质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现根据统计,全年中参加了10次以上评委工作的朋友共18名,他们是:施素青、余起、金众、林金山(浙江),浦苏山、王明喜(江苏),杨成伟、杜琳琳(辽宁),吕元成、王桂珍(河北),周凤兰(湖北),沈文祥(上海),陈柔、郑朝辉(广东),吴之绂(天津),连斌(福建),刘静河(河南),陈佳(江西)。上述每位将获得价值人民币100元的书籍和纪念品。
2001年的“点评坛”工作,考虑到年青朋友工作忙、生活节奏快,我们增设了50名参与奖,年青朋友可以仅用“页码”评出自己的意见。
相关热词搜索: 大众 架起 医患 确实 导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