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本文阐述了淮安市急救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的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了其特点,并对在院前急救中使用现代化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提出一些感受和看法。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指挥调度 移动物联网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各类疾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也随之增加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将先进的医疗服务快速、准确的送到病人身边,尽最大努力让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初步诊治,为院内抢救创造条件[1]。
现代急救医疗体系(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室和监护室共同组成。这三个部分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的职责任务,形成一个组织严密、协调统一的“急救链”[2]。院前急救作为“急救链”的首要环节,其急救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抢救的成败。因此,一个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姓军为兵”的宗旨,要求军队医院提供强有力的卫勤保障服务,因此,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对保障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院前急救中应急医疗指挥调度系统作为反应中枢,不但是急救医疗指挥、调度与协调的工具,还是急救信息的接受、储存与传递的中心[3]。因此,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描述淮安市急救中心和八二医院的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的组成和功能,分析其特点,进而说明数字化急救医疗指挥调度系统在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是以我军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为设计数字化急救医疗指挥调度系统的基本指导思想,本着“平战结合”的理念,系统地将移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与急救医疗业务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一体化实用系统。平台的建成将促进医院提高急救受理的质量及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做到“不经人员装备补充、不经平战转换、不经临战训练”就可遂行任务。
院前急救一体化平台建设主要针对淮安八二医院分站调度及战时演练双重需求设计,整个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八二医院作为分站时的调度功能以及战时演练时可以独立进行急救调度演练任务。平台核心功能模块包括调度、录音子系统、卫星定位车载信息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医院预告知子系统、急救车音视频监控系统和生命体征传输子系统。
2.1调度、录音子系统
调度、录音子系统是整个院前急救通讯系统的核心,包括八二医院平时作为分站接收调度功能、八二医院战时演练调度功能以及电话语音录音功能。
2.1.1分站接收调度功能
八二医院作为分站能够及时地接收到急救指挥中心下达的调度指令;显示当前出动任务的基本信息,如接车地点、联系方式、现场情况、病人初步诊断等信息;完成调度派车操作,并实时打印出车单;动态显示当前出动车辆所执行任务的实时节点状态,如出动、到达现场、病人上车、送达医院、任务完成、返站等信息,并将信息通过网络传回到急救指挥中心;病人的信息和救治情况能自动记录、自动调取;分站值班员通过软件提供的上下班功能完成考勤;对分站呼叫受理、出车信息进行整理归档,方便历史信息的查询。
2.1.2战时演练调度功能
八二医院战时作为野战医疗队指挥中心,能够开展呼救的受理和指挥调度的工作。具体呼救受理过程和实现的功能如下:第一,呼救排队:呼救电话已任务列表的形式在受理台上排队显示,等待受理人应答;第二,受理方式:系统以抢答、循环应答、指定应答、话务均衡分配的方式,让受理人及时应答和受理多起呼救电话;第三,呼救信息识别,系统以多种方式获取呼救用户的资料,包括主叫号码、呼救电话地址,并在地图上自动定位到呼救地点;第四,生成派车方案,自动生成出车单,包括救援地址,救援路线和救援预案;第五,交互通讯,出车指令下达后,应急指挥中心与救护车实现无线通讯联络,向救援现场提供救援信息支持;第六,救援记录,对救援任务的各种状态的时间节点(受理时间、派车时间、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病人上车时间、送达医院时间、返站时间等)自动记录,并提供多种不同反应时间的统计报表。
2.1.3数字录音子系统功能
数字录音在调度员受理急救呼救电话前自动自动,记录呼救号码、受理单号,受理后同步进行对话录音。录音系统会对录音数据自动储存、循环录音、自动整理和备份,具有强大的免维护功能。同时可按呼救电话的时间、主叫号码、受理单号进行录音记录查询、播放,达到所有资料随时调出复现。
2.2卫星定位车载信息子系统
GPS定位可以随时了解救护车的运行情况,特别是判断到达医院的时间,以便及时做好院内的救治准备工作。GPS系统是由急救指挥中心的GPS 信息控制器和车载设备组成。通过GPS系统,实现救护车与指挥中心的无线通讯。GPS车载设备提供救护车的当前位置和动态,指挥中心根据GPS提供的数据,下达调度信息或公告通知,从而准确合理地监控和处理急救事件。
2.3地理信息子系统
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显示呼救电话周边详细的地图信息,供调度员参考使用。GIS地图信息是共享淮安市急救中心的地图资源,提供功能具体如下:第一,呼救地点定位功能:自动定位并显示报警点预定1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图信息;第二,模糊查询,支持查询某一地点周边路况;第三,急救车辆位置及状态监控,可同时监控多辆急救车,用不同的颜色标示车辆的不同状态;第四,历史回放,可查询回放车辆历史运行轨迹;第五,提供对地图进行便捷的缩放、漫游、信息显示功能。
2.4 预告知子系统
预告知子系统具有功能如下:第一,能够显示当前救治任务的基本信息及病人的初步诊断信息;第二,动态显示正在送达的车辆所执行任务的实时节点状态;第三,实时显示当前车辆离本医院的距离,以及预计达到的时间;第四,显示救护病人的实时生命体征信息;第五,对急救中心下发的公告通知及时提醒。
2.5 救护车视频音频监控系统
救护车视频音频监控系统是由车载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系统组成的三层联网式移动音视频监控系统,提供车内车外视频图像实时无线传输功能。监控系统主要有驾驶室、车前、车后和后舱四个监控点,平时通过本地DVR存储监控视屏,需要时可以通过3G或者4G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心实时观看。
2.6生命体征传输系统
无线监护设备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急救现场和转运途中对急救病人生命体征数据的采集和监测。生命体征传输系统是由移动无线网络多参数监护系统服务器及软件、医院LCD终端和车载移动无线网络多参数监护仪组成。这套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第一,指挥中心监护业务服务器通过专线联接,接收和存储救护车载监护仪上传的实时体征监护数据,并通过与指挥调度系统信息交互,利用现有的车载调度终端节点信息,完成对车载监护仪数据的发送启动和发送停止指令,有效控制数据流量。另一方面,中心业务服务器将监护仪数据自动发送到相应急救网络医院,为病人的救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准备;第二,监护仪数据与卫星定位车辆行进轨迹关联存储,并与相应呼叫流水号相关,方便事后查询、存档;第三,各受理台可播放相应监护仪数据图形;第四,监护数据统一上传应急指挥中心,由应急指挥中心向医院传送指定救护车的监护信息。
三、系统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又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按照院前急救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如图1所示。此工作流程保证了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现场、调度中心、救护车三者间信息及时并畅通的传递,实现了伤病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4]。
四、系统特点
系统实现了调度的自动化。系统结合移动物联网技术和GIS技术等,能够同时完成多起呼救电话的接入工作,能够自动定位显示呼救电话的地理位置,自动生成“最小急救半径、最短急救时间”的派车单。
系统实现了应急指挥中心、救护车、分站医院三者之间的急救医疗网,保持了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有效缩短急救半径和时间。
系统实现了急救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从呼救电话接入开始,系统自动启动录音,并记录呼救电话号码、受理单号,调度员受理后,对对话进行录音。同时能对救援信息和急救过程的相关信息提供查询和回放,为处理医疗纠纷、加强医疗监控奠定了基础。
五、几点感受
信息技术以其高效的信息传送能力和无边界的网络覆盖程度及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无障碍传递,给院前急救模式和急救网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医疗救治前移。通过网络的及时通讯,能够将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等其他监测数据传回医院,院内的专家通过无线通讯远程指导救援现场,缓解了急救队伍年轻和经验不足的矛盾,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水平。
缩短抢救时间。一些急症病人在救援现场或救护车上就已明确了诊断,通过绿色通道直通手术室。
协同救治。协同救治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被送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解决了过去急诊病人在没有治疗条件的医院转来转去耽搁救治时间的问题。
总之,利用高新科技建设现代化的院前急救平台对提高院前急救的应急能力、医疗急救服务质量大有帮助。军队医院从事和完善现代化的院前急救工作是一个具有积极研究意义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 孙刚,刘玉法,高美.院前急救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陈金雄,王海林.迈向智能医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3] 涂汉军,刘菊英,肖敏.适用院前急救手册[M].背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 朱明伟,赵珊,等.院前急救医学[M].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热词搜索: 急救 现代化 建设 研究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