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皮影戏发展简史勾勒及其中国文化特色研究

时间:2022-10-31 13: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皮影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分支,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戏曲史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经历了其汉代的萌芽和唐代与佛教传播结合并取得发展,至宋元的被动传播以及明清的鼎盛繁荣,再到民初及抗战时期的遗响与断绝,及至建国后的破坏与保护。时间的淘炼使中国影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其简洁、概括、写意、抽象等等形式特色;奸、忠、贤、恶类型化的造型特点;五色用色的着色特点及其图案的吉祥寓意,是对中国文化观念提炼化的结果,也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和活标本。

关键词:简史类型化五色图必有意

一、 综述

中国皮影戏“以皮制人,以光作影,以卷作本,以影作戏”,“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一张牛皮演绎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奸忠贤恶。”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戏剧表演形式,高度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简洁、概括、写意、抽象等等形式特色。而皮影奸、忠、贤、恶类型化的造型特点和五色用色的着色特点及其舞台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观念提炼化的结果。一句话,皮影戏这份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极其珍贵的活化石和活标本。

二、皮影戏发展简史勾勒

1、汉代——皮影戏的肇源期

关于中国影戏的起源有这样的传说: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手下人少翁便在夜间设一帷帐,请汉武帝远处观看。不久,帐中出现经光源照射的李夫人的造型影像。汉武帝大悦。此后,人们用铜版或皮革制作皮影,流传后世。

这个传说记载在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一书中:“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处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天人无以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掌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i

汉武帝李夫人的故事,在《搜神记》和《汉书》中也都有记载: “张灯做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珊珊莲步稳,帐前活现李夫人。”

2、唐代——与佛教的结合促进了皮影戏的发展

到了唐代,影戏被用来进行佛教传播,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傀儡戏考源》的作者孙楷弟认为俗讲(宣卷)为影戏前身。关于俗讲与影戏的结合有这样的说法:据《大手厮与乐亭皮影的传说》讲,乐亭有个残疾人,一只手很小,另一只手却大得像蒲扇,得名“大手厮”。为养家糊口,他靠背人过河为生。他连背十年,从不耽误。观世音菩萨被他感动,给他留下了解救苦难的经卷。大手厮开始念诵经文,为一方百姓解救苦难。他死后,经文留了下来。影戏班找到经文唱影,来消灾解难。人们都说,是观世音菩萨留下的经卷,使乐亭皮影唱红了。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可看出宣卷这种佛教行为与皮影的关系ii。

杨祖愈也认为唐代受俗讲影响的说唱艺术“转变”与宋代影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转”指演唱“变文”。“变”指“变相”即图像。用来描绘佛教故事,宣讲教义。1958年发现的明代影卷《薄命图》证实乐亭影戏七字句词格与变文讲唱有直接关系。乐亭影戏中赞的形式也与佛教的赞一样属长短句结构。乐亭影戏伴奏木鱼,据《图说中国戏曲史》记载,最初影戏无乐器,只有一个木鱼。最早的滦州影戏艺人手敲木鱼诵唱影经宝卷,使用的剧本叫宣卷。直到今日,影戏内行们见面时还问:“你们宣的什么卷?”iii

可见唐代佛教宣卷的需要促使影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宋、金、元时期——皮影戏的被迫传播

到了宋代,皮影戏流传的范围扩大到了北方。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靖康二年,徽钦二宗及宗室影人等被俘随金人北徙。(宋 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从此,宋影戏传入河北东路。因河北滦州为金隶属,故称“滦州影”。历经金元明清,河北东路皮影发展成熟iv。(《滦州影戏小史》清 李脱尘)

南宋时期,海宁一带的皮影制作社团称“绘革社”。海宁皮影主要以彩绘为主,雕刻刀口较少,明显是南宋时期临安皮影“绘革”的遗风。在造型上与其他地方有明显区别v。(《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魏立群 河北师大学报 1998年第三期)

金元时期,由于少数民族政权势力的扩张,皮影在被迫交流中走向了远方。据载,元代皮影流传甚广,十三世纪以后,蒙古军队南下,把皮影请入军营。随着元军的三次西征,皮影戏被带到东欧和中东地区,在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斯拉夫人中间传播。

4、明、清——皮影戏的进一步发展和鼎盛

“皮影戏”自明代以后,逐渐形成了北方、西部、西北、南部几大区域性流派。其主要是以皮影的造型因素为划分依据。明清时期是皮影的鼎盛期,陕西华阴、华县为代表的西北皮影;河北东路皮影为代表的北方皮影;以“渭南影子”和“成都灯影”为代表的四川皮影;临安“绘革社”为代表的南方皮影影响深远。

北方皮影以河北东路皮影为代表,脉系所指包含了京东的三河、蓟县、玉田、滦县(滦州)、乐亭、昌黎、抚宁各县,并延伸和传布于东北三省及承德、内蒙古各地。清中期到民国年间,一时达到鼎盛。流布交流广泛,班社名角层出。

四川皮影即“灯影戏”,清代极盛,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皮影,影人以牛皮制成,刻工精细,造型细长,多为直线造型,形体高约三十厘米,被称为“渭南影子”。西路则为“成都灯影”。咸丰年间,川西民间艺人以川北“土灯影”为基础,吸取了陕西“渭南影子”精雕细刻的优点,创作了被外国人赞誉为“最复杂的皮影”,就是“成都灯影”,主要分布于成都地区,是四川皮影的典型代表vi。

“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临安成了江南皮影戏的发展中心。隶属杭州的海宁率先出现了皮影戏演出。造型以彩绘为特色的海宁皮影在演唱上也加入了海宁地方语音,并融入了“阿拉腔”,使皮影成为极具海宁地方特色的地方剧。海宁皮影戏在明清日盛,清末民初时戏班达到几十个之多,日军侵占时期凋零,上世纪五十年代渐趋泯灭。

皮影发源于陕西,陕西皮影以西安为界,也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东路皮影最富盛名。东路皮影流传于渭南、蒲城、大荔、富平一带,尤以华县、华阴为最,至今仍有皮影班社。

华县皮影是陕西东路皮影的代表。华县位于陕西关中东部,是皮影的发源地。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vii。

东路皮影繁荣的原因与民间秋神报赛的群众性戏曲活动有关。是这种民间群众性活动形式促进了皮影的繁荣和鼎盛。而文人创作的加入其中,也极大地提升了东路皮影的艺术水准。如渭南举人李芳桂的创作,为东路皮影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清乾隆年间,发生了皮影戏发展史上的“花部”革新运动。其领导人是陕西渭南举人李芳桂(号十三)。他改变了讲唱词话的旧程式,提倡作品反映现实生活,使皮影戏在陕西空前的鼎盛,一度班社林立。十八世纪来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把皮影带回法国,被称为“中国灯影”。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把中国的皮影戏称为电影的前驱。而浑司楼在《人们的剧场》一书中宣称:“有声电影的来源,不能不推崇中国影戏为开山之祖”。

东路皮影的演唱采用老腔、碗碗腔、阿宫腔三个地方小戏的唱腔。

清代陕西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一座高峰。清代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大族富户吴氏一家有独特的灰皮影,精美华丽,气韵高贵典雅。

5、建国后皮影戏的断绝与保护

皮影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也有所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德顺皮影剧社改名宣武区皮影木偶剧团,在天桥剧场演出,还新排了《飞夺泸定桥》、《铁道游击队》等新戏。八十年代,宣武区皮影木偶剧团走出国门,去法、德、意、奥、美演出,并赴日一年半,从北海道演到冲绳。

文革期间,皮影戏及其班社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度几近灭绝。改革开放后有所恢复,但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以及新型娱乐形式的大量涌现,古老的皮影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近些年来,政府和地方文化部门为抢救这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状况依然令人担忧。皮影戏的后继乏人以及市场适应问题成了保护工作的最大困难。

三、皮影戏的中国文化特色

1、皮影戏演出组织形式

皮影演出需要筑台、张幕、置灯、耍影、唱白、对白、说唱。乐器有木鱼、二胡、四弦、小锣、唢呐。

一个完整的皮影戏箱至少有七八个包册,约五六百件皮影。包册内有头茬、身段、马靠、桌椅、布景大片、道具花石、朵子、站堂銮驾以及地狱变化、车轿、銮舆、神怪、戏片等。

身段(服饰)又叫戳子,有龙袍、蟒袍、官衣、各式褶子、开襟、铠甲、靠子、帅袍、太监衣、打衣、三开气、仙衣、鬼神身段、斩杀身段、变化身段以及时装等,与戏曲服装基本相同。

2、类型化的人物造型特点

皮影的中国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造型上的奸忠贤恶类型化。

皮影人物造型沿用中国戏曲人物脸谱化、类型化、程式化的传统,人物角色归类为忠、勇、狡、奸,分别用红、黑、黄、白色来表现。坚持“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与之丒貌”的原则,如海宁皮影在塑造奸丑人物形象时,都会在鼻子上点上黑点,加上红圈作为标记;华县皮影则突出花脸、丑角的粗犷、坚强或怪诞、搞笑特征,抽象为高额头、圆鼻梁、粗眼眉、红嘴唇等特征。山西皮影人物性格的阳刚与阴柔以平眉、皱眉来区分。生末以平眉细目表现安详沉着;旦角以弯眉线眼表现秀丽文静;武士则皱眉环眼,以示英勇刚烈,面部以张口处理、大额头、蒜头鼻以示威武强悍;生旦多为抿口、高额、细鼻下朱唇一点;丑角或额头突起,或鼻翼张开,或龇牙咧嘴,极尽滑稽诙谐。

3、五色用色的着色特点

皮影的色彩主要采用传统的五行五色渲染。春秋时期形成的五行五色的色彩观念,使色彩被赋予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青、赤、黄、黑、白被认为是纯正之色。《国语郑语》认为:“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且“木以苍为胜,火以赤为熊,土以黄为宗,金以白为贵,水以黑为玄”。《武林旧事》记载:“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可见民间五原色在影戏中的使用由来已久。红、黑、黄、白象征忠、勇、狡、奸,使人一眼就可以分清影戏人物的类型来。

4、图必有意的民间吉祥图案符号的运用

皮影在头茬、身段、马靠、桌椅、布景大片、道具花石、朵子、站堂銮驾以及地狱变化、车轿、銮舆、神怪、戏片等的雕刻中大量采用民间吉祥图案的常用符号,如“古钱纹”寓意“福寿双全”;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石头雄鸡寓意“市上大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纹样寓意美好幸福生活的连绵不断,所有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体现了汉民族民间文化特征和观念要义。

5、高度概括和极简主义的写意舞台表现

皮影舞台表现与中国戏曲舞台表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强调舞台表现的象征性,具有高度概括和极简主义功能和风格特征。如一桌一椅表示房间,一个假山就是花园,树木栅栏就是庭院。物质空间的交代用旁白展示,心理空间用留白或空间暗示完成。双手对舞就是百万雄兵,半边人脸演绎奸忠贤恶。

四、结论

中国皮影戏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分支,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戏曲史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经历了其汉代的萌芽和唐代与佛教传播结合并取得发展,至宋元的被动传播以及明清的鼎盛繁荣,再到民初及抗战时期的遗响与断绝,及至建国后的破坏与保护。时间的淘炼使中国影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其简洁、概括、写意、抽象等等形式特色、奸、忠、贤、恶类型化的造型特点、五色用色的着色特点及其图案的吉祥寓意,是对中国文化观念提炼化的结果,也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和活标本。

参考文献:

汪占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魏立群:《皮影之旅》,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月

注释:

i宋高承:《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4月

ii张欣:《论乐亭皮影艺术与佛教的渊源》作家杂志2010年第8期

iii《论中国影戏的起源》戏曲研究1989年第三期

iv《滦州影戏小史》清李脱尘

v魏立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河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三期

vi刘克胜杨月双:《浅论四川皮影的现状与保护》文学界

vii《陕西华县皮影造型浅析》新西部200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皮影剧本整理与研究》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皮影戏 简史 勾勒 中国文化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