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上海非遗传承人,不止是高学历

时间:2022-10-31 12: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已有十多年了,人们已经发现非遗保护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对于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也能带来实际利益。比如一种传统食品的制作技艺成为非遗后,就会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带来消费的增长,于是像“非遗美食”“民俗美食”的概念就叫响了。在今天,非遗资源、非遗传承人已经成为莫大的荣耀,还具有了重要的文化与经济价值。

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任务是社会对于非遗的传承。不能传承非遗的文化内涵,那么再多的衔头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非遗的传承能力是当下和未来非遗保护的关键问题。

非遗的传承能力首先是非遗传承人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染力,他们必须是具有高尚道德的社会精英。如果传承人恃才傲物、金钱至上,那就会危害社会。有的人即便具有某些技能,但德性不好也绝对不能成为非遗传承人,所以非遗传承人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非遗传承人对于非遗技艺的传承应该具有较高的自觉性。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是隐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的人,在城市化率超过60%且每年还在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由乡村进入都市,由文化水平偏低者变为高学历者将成为必然趋势。消费群体进入城市,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也就要“进城”了(除了特定地域空间的非遗项目)。如果没有都市经验,怎么能够与时俱进、适应都市消费习俗呢?所以工艺技术类、美术类和医药类等项目必须与时俱进,传承人必须熟悉都市消费习尚。强基础、阔眼界、增学养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就变得非常迫切。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旨在提升非遗传人能力的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全国有百所高校参与这一工作,将对非遗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老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身怀绝技,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超越前辈是必然的,否则非遗技艺就会退步衰亡。高学历非遗传承群体的出现将成为趋势。我们在对于上海都市手工技艺及其相关艺术的传承人的调研中发现,这里有着与乡村传承人完全不同的风格。上海的非遗传承人,有很多是科班出身或名牌大学毕业的,有的甚至远涉重洋,有着不一样的眼界。以传统中医药为例,上海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多是高级职称,能够精研医道、著书立说。所以,上海非遗传承人有向学之心,对于非遗技艺的研究有执着之念,具有科研精神,这就是“上海匠心”。非遗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传统,没有研究能力,承担非遗传承的使命是很难的。

现在非遗传承有一现象,就是重点面向高职院校开设非遗课程和非遗专业,但重点院校则参与不足。这就明显地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似乎非遗是低层次的文化形式和技艺。高职参与非遗传承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双一流院校要不要参与非遗保护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从制度上鼓励各级高校参与非遗保护。我们要建立一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高端的非遗研究与非遗传承人才,才会带动非遗保护层次的提升。

非遗传承人要有多方面的能力。在对上海非遗传承人的研究中发现,有很多传承人是企业厂长、艺术团团长,是优秀的管理人员。非遗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传承差不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非遗传承人的管理能力也是迫切需要建设的。过去我们偏于技术技艺能力的考察,忽视管理能力的考察和建设。这是非遗保护能力的不足之处,现在到了修正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一个非遗项目传承的成败是由该非遗保护单位的管理者决定的。比如上海的滑稽戏,虽然在历史上很受欢迎,但在一段时间内,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不仅外国人难以认同滑稽戏,就是占很大比例的外地人也不太能够接受滑稽戏。好在在著名表演艺术家、传承人王汝刚的带领下,滑稽戏表演在上海可谓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他们通过600多集的电视情景剧《红茶坊》,展现了都市生活的丰富性,受到观众好评这与王汝刚这位团长的是努力分不开的。因此,一个好的带头人是非遗传承的重要保障。

非遗传承人的传播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传承人口才好,滔滔不绝,能够恰到好处地营销自己以及产品。但是有的传承人短于表达,默默无名,作品难以形成市场效益,这样的传承人也是难以担当非遗传承使命的。传承人不能与时俱进,适应市场,提供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品或产品,再好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他们的手里也会终结。

今天,非遗保护和传承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如文化认同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文化扶贫与乡村振兴、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儿童与青年教育等。强调非遗与文化传统回到生活中来,这是各界的共同愿望。所以,系統性的非遗传承能力建设,构成了当下和未来非遗保护的主旋律。

(作者简介:田兆元,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热词搜索: 上海 遗传 高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