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和1999年,海航先后在上交所的B股和A股上市,并分别成为第一家在B股和A股上市的中国航空企业。自此,海航率先在民航领域打通了与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接的渠道,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业内“第一”
海南,中国最南端的省份,也是改革开放之初让一批先锋人物实现梦想的创业福地。1990年,陈峰揣着一个属于他的航空梦,来到海南,在这里,他领衔组建了中国民航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然而,在航空这样一个需要大量投资的特殊行业,如果缺乏政府和政策的支持,想要与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分庭抗衡,无异于虎口夺食。但海航找到了一条或许也是唯一的出路:资本运作。
在海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海航正式挂牌运营。最初,陈峰通过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方式,让海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3架飞机。此后,海航发展的每一次成功跨越,都离不开资本的助力。
1997和1999年,海航先后在上交所的B股和A股上市,也分别成为第一家在B股和A股上市的中国航空企业。自此,海航打通了与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接的渠道。
“海航确实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每一次机会。大势抓到了,便成功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本问题。”陈峰说,海航的一次次飞跃式发展,其实都是抓住了大的机遇。比如,抓住了深化改革、允许股份制试点的机遇,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抓住了改革开放,放宽外资准入条件的机遇,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股份制航空公司;抓住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契机,彻底转换了管理经营机制。
在陈峰眼中,海南航空的成功,是中国资本市场成功的范例和一个缩影。
经历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企业的改制转型,民航业的兼并重组,海航已发展成为中国民航业内最具成长性和最市场化的力量。截至2007年,海航集团的资产规模达357亿元,年销售收入120亿元,成为拥有机队规模超过110架的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2007年11月,“大新华”航空挂牌成立,海南航空成为其众多成员中的一个。此时,陈峰又设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家世界级航空企业,创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品牌。
“魔术”
1990年,曾在中国民航总局、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局任职的陈峰来到海南。“有的媒体说我是‘急流勇退’,有的媒体说我是‘下海’,这都不准确。我是从北京直接到海南省担任一名厅局级干部的。”后来,陈峰如此解释到。
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陈峰当时被时任海南省省长的刘剑锋看中,受命组建海南航空。但是海南省省政府能拿出的资金只有1000万元。这点钱在当时能干什么?答案是只能买一架飞机的翅膀。
不过,这难不倒陈峰。凭借在民航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陈峰四处游说,终于交出了受命后的第一份答卷:1993年5月2日,海南省航空公司正式运营,并实现由海口到北京的首航。
下一步,海航要发展,仍然需要大量购进新飞机,缺少资金怎么办?“我13岁就在北京天桥学说书,所以最擅长讲故事。”陈峰再次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获得了银行的担保。
据陈峰回忆,当时寻找担保银行时,因为银行不明就里,他就讲:飞机从海南到北京一张票1000块,可以装150人,来回就是30万;一天再飞个北京,再飞个广州,去掉成本一天就挣45万。于是上海一家银行动了心。双方商定:使用固定利率结算贷款,仅此一项银行就净赚100多万美元。银行很高兴,问到反担保对象是谁?陈峰表示,如果还不起钱,就以飞机抵债。作产权登记时,银行自动将本属于自己的飞机划在了海航的账上。这相当于“我不仅借给你钱,还首先把飞机交给了你”,如此这般,陈峰轻松地拥有了两架飞机。
就这样,从银行贷款买一架飞机,又把飞机抵押出去购回第二架飞机,再把这两架飞机抵押出去买更多的飞机,最后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只要有飞机在飞就有现金收入,只要有现金收入能够偿还以前的贷款,公司就能够持续经营下去。银行贷款是海航持续扩张的要素,因而高负债率也就成了海航的一个特点。
1993年,陈峰用私募得来的2.5亿元作信用担保,向银行贷款6亿元,买下2架波音737,然后以2架波音737为担保,再向美国方面定购2架飞机。如此循环,巧妙利用财务杠杆,使海航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飞机。
1995年,海航在发展中遇到了第一次危机:负债率居高不下。此时,陈峰需要再次寻找新的融资渠道。而这一回,他居然找到了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
当时,陈峰听别人说美国可以发股票,尽管当时他对此一无所知,但还是穿了一套西服,打着一条领带,拎着一个包就跑到了美国。
来到华尔街,陈峰又发挥了他讲故事的特长,将海航依靠100万美元起家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尽管他自学的英文发音并不标准,但还是吸引了索罗斯。
索罗斯的一位高级助理问他:“你们公司是在中国的什么位置呀?”陈峰在一张英文地图上找到了中国的海南岛。在这张图上,海南岛没有名字,只是一个点。陈峰问一位高级经理:“你知道越南吧?”看对方点头,陈峰说:“我们就在越南边上。越战和韩战是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打的,美国人怕死,中国人民不怕死。”说完这话,华尔街的投资家们哄堂大笑。
在华尔街呆了三个多月,陈峰最终说服了索罗斯,让量子基金控股的美国航空有限公司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海南航空25%的股份,成为海航的第一大股东。海航也由此成为首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
陈峰说,海航之所以能够吸引索罗斯的投资,首先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因素。索罗斯希望在中国发展的过程当中担当一个角色,这个人跟一般的资本家不一样,他是金融奇才,他在金融博弈上面的感觉很好,又有强烈的拿资本进行改革的意识。其次,海航的发展是奇迹,海航发展的故事足以使华尔街的投资银行们感觉这帮管理者不得了。他们非常看中主要管理者的素质。除了海航的故事吸引人外,海航的国际化运作也是能够吸引索罗斯的一个重要原因。海航从一开始建立就采用了国际一流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财务管理规范,用美国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做公司的法律顾问。为海航作评估的是为美国航空作评估的一流的事务所,评估海航的管理者写了这么一段话:“海南航空的管理者不仅在中国是一流的,在世界也是一流的”。
当然,这是陈峰的一面之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华尔街的投资家最喜欢听故事,而陈峰又是讲故事的高手。2500万美元对于索罗斯来说不算什么,失败了并不会对他造成伤筋动骨的危害,而成功了自然更好不过。
1997年的6月,海航的B股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境内上市的外资股的民航企业。1999年11月,海航1.64亿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再度实现了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对接。两次上市成功,也为海航日后事业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组建大新华
一直以来,海航所处的是一个极其严酷的生存环境:既没有三大国有航空集团的规模和资源优势,也没有小公司的灵活和轻盈,同时,偏安于海南一隅的海航也没有深航、上航的地理优势。
进入2000年,三大航空集团不断加快整合步伐,逐渐占领了中国航空运输80%的市场份额,而海南航空的市场份额大约只有9%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海航的出路只有一条:拼命做大。于是,收购和重组就成为海航的“主题曲”。
2000年,海航集团与海南航空共同出资,并购了美兰机场。2000年8月,海航集团再度与海南航空共同重组了长安航空。2001年2月,海航集团又与其上市公司一同购买新华航空公司60%股份,二者分持9%和51%的股份。之后,海航集团又将9%的股份转售给海南航空。2001年7月,海航集团通过控股的长安航空,又与海南航空一起并购了山西航空93.75%的股权。
这些国有企业和多年亏损的企业在被海航收购后均扭亏为盈,迅速成长。为了走出海岛,海航做了“三件事”:一是扩大运营布局,在宁波、北京、西安、太原、长沙、广州、三亚等地建立运营基地,彼此遥相呼应,形成“田”字形运营布局;二是扩展产品系列,延伸支线航空,着力公务机市场,高起点切入航空货运,开飞国际航线,提供航空运输业“全系列产品”;三是延伸产业链条,向航空运输主业上下游产业拓展,进军机场管理,做强酒店旅游,举步商业零售,形成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增加集团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002年,海航集团拿到了中国民航总局的批文,开始酝酿组建大新华航空,同时将集团旗下的海航股份、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合并运行,采用了统一的“HU”代码。
伴随着大新华的组建,海航集团实施了“先主业、后辅业、构建战略链”的总体思路,逐步构造紧密联结航空运输主业上下游产业的战略链,组建了以航空运输为主业,向机场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商业、物流等上下游紧密关联领域不断延伸的产业集团。
在机场管理板块,海航拥有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宜昌三峡机场、甘肃机场集团、潍坊南苑机场、东营永安机场、满洲里西郊机场,并拥有安庆机场、大同机场、百色机场等13家成员机场。
在旅游服务业板块,以海航旅业集团为核心,总资产已超过百亿,旗下公司包括海航酒店集团、幸运国际旅行社、吉林省旅游集团、金鹿公务航空公司、金鹿航空公司、大新华快运公司、祥鹏航空公司和西部航空公司等。据悉,海航旅业负责整个海航集团旅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旅游业务拓展工作,具有对下属旅游、航空、酒店和传媒四大产业成员的投资管理职能。
物流板块则主要以大新华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为旗舰,致力于成为国内首家独立拥有飞机和海运船队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公司。“现在是一个大物流时代,中国的物流业方兴未艾。纵观国外先进的生产流通方式,空运和海运可以优势互补。进军海运业,可以使我们的决策更具主动性,适合海运的可以用自己的轮船运输,适合空运的用我们的飞机来承载,形成一个互补的大物流链条。”陈峰说。
此外,在商业、地产等板块,海航也已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海航的迅速扩张,与其说是陈峰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倒不如说是被逼无奈下的主动进取。到2007年,海航的资产规模达357亿元,年销售收入120亿元,成为拥有机队规模超过110架的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2007年11月29日,陈峰正式对外宣布,筹备已久的“大新华”航空正式投入运营,并于30日正式首航。同时,陈峰卸任海南航空董事长一职,出任“大新华”航空董事长。陈峰说,“大新华”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打造一家世界级的航空企业,创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品牌。
对于大新华航空组建的原因,部分人士认为,与三大航空公司7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相比,海南航空超过90%的资产负债率明显偏高。2003年,受非典等因素的影响,海南航空巨亏12.69亿元,失去了两年内在A股市场再融资的可能。因此,陈峰决定在上市公司海南航空之外,再打造一个新的融资平台。进而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段时间,海航有可能将旗下的航空资产分步注入“大新华”,打包上市后,再让索罗斯等投资者寻求退出。
大新华航空是否真的会像外界猜测的那样,独立赴港上市?现在只能拭目以待。但可以确定的是,在陈峰的带领下,资本将始终是他们不离不弃的有力武器。
相关热词搜索: 海航 先驱 中外合资 民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