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对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连西郊森林公园文化活动中心为例,进行公共空间品质的探究,针对城市肌理、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寻求基于当地的最适宜的交通流线、空间形态,提升建筑的技术、艺术品质。
关键词:文化中心设计;城市;环境;空间;技术
1 设计及内容
位于大连西郊森林公园的文化中心(以下简称文化中心),是大连城市文化与发展的新兴地区,如何建立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联系,尊重当地的场所环境,形成高效率与人性化的并存互动,塑造与功能相适应的开放性空间,同时合理穿插节能技术是文化中心设计的重点。
基于以上原则,本文化中心设计以退让、围和、生长为主题,依托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对环境的响应以及空间的生成等方面进行探究。
2 设计定位
2.1 基地分析
活动中心基地位于大连西郊森林公园,毗邻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与渤海湾遥遥相望,是大连西部新城的文化载体。
基地北面临湖,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南侧临城市规划道路,暗含文化中心主入口方向;两侧为冲沟,不适宜建筑的建造;南北向有4米的高差,需要进行建筑功能的协调以及形态的探究来适应山地的要求。
2.2 气候分析
根据Ecotect专用中国气象数据库,对大连气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大连地区建筑最佳朝向为南偏东30°到南偏西30°。大连处于寒冷地区,且1月中旬到2月中旬、6、7、8、9月大连的相对湿度较大,要注意建筑的保暖以及通风防潮。这里主要利用适合公共建筑形态的双层玻璃幕墙结合廊道来进行建筑的通风保暖隔热。大连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135-140千卡/米3,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年日照率达62%左右,全年的热辐射量都很高,适合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太阳辐射是建筑设计和运行期间都需要注重考虑的因素,它对建筑的朝向选择、遮阳设计、采光设计以及建筑能耗计算都有重要影响。”[1]在活动中心主要考虑使用屋顶太阳能技术,利用太阳能板来解决部分用电问题。
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考虑主要从使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增强围护结构蓄热能力、进行直间接蒸发散热、采取自然通风等被动式技术来实现。
3 设计理念
3.1 城市肌理的延续
作为大连的象征之一,广场文化贯穿大连的整个近代与现代史,广场以其城市客厅的性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大小广场也部分承担了交通枢纽的作用。文化中心以退让的姿态,形成中部的中庭小广场,引入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概念。同时采用规整式园林的处理方式,有效的进行庭院内部环境空间的组织。延续了城市的肌理,同时在建筑的北侧,以点线面的处理形式,赋予城市完整的沿街立面。
3.2 场地环境的响应
文化中心以整个地段的原有地貌为出发点,顺应山地地势,部分保留原来场所的桃树林,延续当地文脉,保留场所记忆,形成内部庭院,营造小气候,以一种环抱围合的姿态呼应南部三面环山的状态。得出建筑基本的平面形式为退让的环状形式。
3.3 空间形态的生长
在建筑的南侧,已经形成庭院,中央进行垂直交通的组织以及垂直绿化的布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引入阳光,使建筑可游可居,增加建筑的趣味性,最大程度的尊重场所。立面采用单元式的结构形式,对功能单元进行分组布置,形成各自功能块,每个功能块又有机联系,进行建筑立面形式的组织。
4 设计方法
4.1 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的设计是在基地上安排建筑、工程、景园建筑和城市规划的艺术。”[2]文化中心合理的与城市规划道路直接相连,作为城市的细胞,发挥自身的作用。
文化中心的主要出入口在建筑用地的南侧,建筑红线外有拟建停车场,在基地内不考虑自建。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分为三大部分:主要有多功能活动、文化活动、旅馆住宿部分的出入口。建筑功能相对简单,共有三种人流,主要包括后勤人员,办公人员以及主要使用人员人流。考虑到功能与人流集散的特点,把厨房、文化区、报告厅入口设于紧邻规划道路处。考虑到旅馆的功能特点,将旅馆出入口设于中部下沉庭院处,有利于利用内部庭院空间。
4.2 功能与空间
巧妙地与建筑基地的响应,成为建筑创作的灵感 , 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合乎逻辑与美学的合理的建筑形态 。
首先,建筑采用台地式园林的处理方式,用虚空间界定了内外空间,以大台阶将人流引入中部庭院,形成独特的大地景观。同时,将建筑内部漫游通廊与内部庭院用楼梯结合起来,实现内外空间的交流渗透,完成了互动共享空间的营造。所示。其次,对于建筑采光通风的问题,主要进行功能块的划分,每四个房间进行分组,布置成单元式的组合方式,每个功能块布置单独的休闲的公共空间、内部小中庭采用倾斜屋顶侧窗采光,屋顶覆盖太阳能电池板,解决了建筑内部采光问题,部分用电问题,同时为进行文化活动的人群提供交流空间、共享空间。
与道路相连的一层平面主要布置了多功能厅、厨房、旅馆以及文化艺术商店,便于人流的集散组织。所示。在地下一层即下沉庭院处布置了办公室、厨房餐饮、旅馆、SPA等休闲场所以及位于大台阶下的展厅等功能部分。按需要合理布置室外展览、集体活动。在地下二层处布置了设备、餐饮、旅馆、文化沙龙以及咖啡等功能部分。
4.3 造型和构成
建筑功能块模数化、阵列组合成单元式、沿地势围和形成庭院。并且在单元之间以绿植桃树的方式进行空间的划分,提供公共的室外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实现了室内视线的延伸,使建筑空间可以深入基地北侧水面。实现建筑体块与空间的生长。
由于建筑采用钢结构框架的形式,形成内外的表皮结构,建筑入口方位延续了这种形式,作为单层雨棚式的虚空间界定了内外空间。
4.4 技术及滲透
“地域技术是建立在人类不断地与自然对话并且执著探索的基础上的,是人类对特定环境认识、利用和改造的产物。”[3]
大连适合太阳能技术的利用,所以文化活动中心力图最大程度的接受太阳辐射。采用倾斜屋顶外挂太阳能电池板。同时,倾斜屋顶侧窗部分安装可开闭式窗户,形成内部中庭的热压通风井,实现建筑的自然通风。大连气候较为潮湿,所以要加大建筑的通风散热。建筑采用的手段主要采用廊道通风散热。由于北侧临湖,且冬季北风较大,所以北侧建筑形式较为封闭。因此建筑的通风廊道布置于建筑南侧邻接中部下沉庭院。庭院侧的外围廊道分为三个部分:立面的支撑钢架隔断,部分种植层、立体环形坡道。廊道形成的遮蔽空间以及种植层有效的调节了内部的小气候,利用热压通风加速了幕墙系统的空气流动,实现了建筑的自主通风换热。
5 结论与反思
大连西郊森林文化活动中心的设计主要从建筑在城市中的作用、对场地的反应、本身空间形式的生成以及生态技术的合理利用来进行构想进行探究。力图延续城市的文脉,响应场所环境、探究最符合逻辑的建筑可能形式,同时达成适宜气候的生态技术的利用。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对文化建筑空间以及场所感的追求日益增加,对建筑可持续理念的响应,该方案对文化建筑的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验证。
参考文献:
[1]刘加平. 建筑气候区域性研究 [J].暖通空凋HV&AC 2009.39(5).P93
[2]凯文﹒林奇、加里﹒海克著.黄富厢、朱琪、吴小亚译.总体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2
[3]赵飞.生态建筑的艺术表现力[J].重庆建筑 2002(3).P17
相关热词搜索: 退让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