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九江市区园林绿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30 14: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九江,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良好的自然山水,可谓天生丽质。市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14.97hm2,建成区面积89.47hm2。笔者于2009年对九江市区城市绿化状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和建议。

1 九江市区园林绿化现状

随着九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截至2008年,九江建成区园林绿地3864hm2,其中公园绿地694hm2,建成区绿地率43.19%,绿化覆盖率45.46%,人均公园绿地11.40m2。

2 九江园林绿化中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

2.1 城市建设框架中为城市园林建设预留的空间太小

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绿化已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的优化者和城市自然空间的缔造者,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九江在老城改造及新区规划中为园林绿化建设预留的空间太小。主要表现在:对新城区范围内的自然山体、河流湖泊的保护性规划不够,在新城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自然山体破坏严重;规划中未结合防灾避险功能合理地确定绿地规模、绿地分布,城区建筑密度过大,沿街建筑物未合理退让,导致道路节点绿化空间受到限制。尤其是十字街口,因空间限制无法打造出高品位、生态效果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

2.2 公园数量少、规模小、布局不合理

目前,已建成使用的公园如甘棠、南湖、白水湖、环城公园及滨江生态园,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按照服务半径的要求,市级综合性公园(2000m服务半径)、区级公园(1000~1500m服务半径)、带状公园或游园(300~500m服务半径),布局不合理。缺乏适合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大规模的综合性公园,没有特定的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缺乏具有特色的主题公园(如历史名园)。

此外,按照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要求,城市应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防灾公园,需具备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九江目前没有一座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中心防灾公园,并且现有的城市公园、绿地不具备平灾转换功能。

2.3 美化、彩化园林绿化工作缺乏有力保障

在城市街头绿地种植时令花卉,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而且能加强城市绿地美化、彩化的效果。去冬今春,结合城区“一大四小”工程,九江园林处在八角石、新桥头、和中广场、南湖公园等地种植时令草花,大约2~3月更换1次,需要草花种植经费50万元,但财政上未安排此项费用,时令花卉难以在城区绿地大规模种植。

2.4 园林建筑设施简陋,园林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园林建筑、园林小品与园林文化相结合,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九江现有的几座公园内,园林建筑(亭、台、楼、阁、廊、榭、轩、馆等)数量少而简陋,书画、匾额、楹联、雕刻等园林艺术品难以寻觅,雕塑、花架、景门、景墙等园林小品极为缺乏,与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不相匹配,未能表现九江深厚的人文资源。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快建设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及小型休闲绿地,在新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上实现突破

3.1.1 新建一批综合性公园、改造完善一批老公园。结合九江目前东延西拓开发新区的大好契机,先期做好新城区公园控制性规划,按照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的服务半径,结合城区周边的自然山体、自然地貌和原始植被,规划一批市级大型综合性公园,分批落实、分步实施。结合八里湖新区开发,保护原有生态岸线,尽力做好生态性修复工作,利用滨水优势,打造滨水文化生态公园。围绕河、湖水系整治,新建十里河公园、八里湖滨湖文化公园,以水岸绿化为特征,突出城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彰显九江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现代城市文化,通过截污清淤、岸边植水生植物、岸上植树铺草等手段打造滨水景观公园。

加快老公园改造,在现有公园基础上,完善配套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打造景观节点和亮点,修缮亭、桥、小品等现有建筑,增加文化内涵,增加休闲面积和绿地空间,突出人类与自然共生、城市与自然共存、文化与自然共融的理念,建设景观优美、生态良好、文化浓厚、功能齐全的精品公园。

3.1.2建设专类公园。九江仅有的专类公园——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在做好场馆的同时,应尽快完善体育功能设施和休闲健身设施,加大绿化投入,尽早服务于市民。建设、提升老年公园服务功能,在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后,将外部绿化、景观、道路、休闲设施尽快配套完善,以发挥其专类公园作用。新建一批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人园、湿地公园等,增加公园绿地面积。

3.1.3建设社区休闲公园。结合庐山新城、城西港区等新区建设、房地产开发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建设一批社区休闲公园,如庐山新城公园、城西港区中心公园等,服务于居住区的居民。

3.1.4加快建设生态保护公园。生态保护公园建设是增加公园绿地面积的最便捷途径。借鉴兄弟城市经验,结合九江自然山体多、地貌多、自然植被生长良好、林相结构良好的有利条件,在濂溪大道南侧和庐山大道旁各选择一片面积大于40hm2以上的林带,建设生态保护公园或植物园。可结合国家公益林保护政策,采取逐年补偿等措施,以政府租赁形式划定山地,控制采伐,再辅以建设小路、观景亭、门廊等设施,保护和引进长江中下游濒危植物等,实行休闲旅游与科普科研相结合,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取最大的公园绿地面积。

3.1.5改造和新建一批城市广场。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的开放空间体系,是人们聚集、活动的重要场所,九江大型广场较少,且分布不均。为此,要加快新建城市广场,同时改造和提升现有广场,把广场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的艺术精品。这是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档次和增加公园绿地的有效方法。

3.2加快长虹大道、庐山大道等主干道以及长虹立交桥等节点植物景观改造,在提升绿化品位、打造靓点上实现突破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是整个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应符合交通运输及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景观形象方面的要求,环境生态方面的要求。

长虹大道由于缺乏绿线控制和临街建筑规划,尤其是十字街口,缺少合理的避让空间,转弯半径过小,无法打造景观节点,只能考虑在分车带上种植大规格乔木如银杏、樟树等,降低灌木种植高度,避让出司乘人员安全视距,形成安全合理的生态道路景观。庐山大道绿化改造,建议加宽道路两侧绿化景观带(10~30m),多种大树,改造分车带绿化,增加开花植物种植,使之成为庐山旅游的生态景观长廊。

3.3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区绿化,以乡土园林、节约园林、生态园林理念推动城区大绿化,在打造城区大生态环境上实现突破

结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号召的中心城区“一大四小”工程,大力推行中心城区周边绿化。在规划布局上,以“三线两湖一园”为重点区域,“三线”,即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庐山大道沿线;“两湖”,即白水湖东岸、南岸,八里湖东岸、北岸部分区域;“一园”,即浔阳区、庐山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在树种选择上,以杨树、泡桐、枫香、樟树、夹竹桃等成本低廉的乡土树种为主。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三区牵头,属地管理,统一规划,专业施工,社会动员,落实责任”的方式来推动。

3.4 加快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加大绿线规划、管理和执法力度,在依法依规管理上实现突破

九江市在2005年虽然已经初步编制了《九江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区面积的急剧扩大,原绿地系统规划已不适应九江城市绿化建设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吻合,已发挥不了规划的龙头作用。

3.5 提高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强化施工环节监管,在园林绿化建设质量上实现突破

一是新建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要请国内一流的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化设计单位进行整体设计,以高规格的规划设计求得建设品位的提升。二是现有的公园如南湖公园增加园林建筑或进行景观改造,要请一流的园林规划设计单位一次性制定修建性详细规划,保证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和建筑内容的连续性,避免“拆了建,建了拆”。三是新建大型绿地尤其是公园、景观大道时,要将灌溉设施同时建设,并根据植物特性的要求,将种植土壤改良到位,从而为实现预期的景观效果打好基础。四是强化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要请园林绿化专业监理公司来进行工程监理,要变一次性竣工验收为分工序、分环节验收,要将工程养护期由一般性的一年延长至两、三年,要将绿化验收标准由“成活”提高到“生长良好”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收稿:2010-02-01)

相关热词搜索: 园林绿化 对策 现状分析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