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机农业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传统农业污染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类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是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文仅就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方面遇到的政策和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问题;法律;对策
我国的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繁荣,农民要致富,只能在农业改革思路上寻求突破,在体制机制上增添动力,在法律完善上突出重点。发展有机农业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维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的必然要求,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是有机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基础。
一、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含义和重要性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是指农业产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质量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有关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条件的要求,按照有机农产品国际技术标准、国际化标准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生产管理,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和养殖区域。
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是实现有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的关键所在,生产基地建设是有机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附和辐射能力,影响着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及整个产业链条的运转。无论是有机农业的资源优势,还是有机农业的产品优势,以及有机农业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最终都必须通过生产基地建设才可能变成现实,转化成为有机农业生产企业的经济优势和商品优势。
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发展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存在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众多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历史传统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一直奉行农业为国家之根本,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传承下来了无数的农业生产方式,例如农耕轮作、水产养殖、植被保护、农具制作、轮作间作、农家品种的优种选育、中草药防虫治病、秸秆和绿肥的使用等优良传统,古人尤其注重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经验,这些传承古代农业文明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是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精髓和法宝。
(二)地域环境资源
我国的国土面积庞大,而且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差别也很大,导致不同地域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在中西部的一些偏遠地方至今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被现代基因科技和化学产品所污染、从来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农业生产区域,这也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
(三)人力资源充足
有机农业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需要大量掌握一定科技水平的劳动力。我国人口将近14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到国家总人口的五分之三,这些劳动力很多都经营着相应的农业生产,其本身都带着独特的传统生产及管理技术和经验。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这给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中国有机农业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农产品开始渐渐的开始实现与世界接轨,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但是由于国际标准的不同以及中国的农产品相对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会受到国外绿色非贸易壁垒的限制,这种比较普遍和现实的现象严重制约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所以,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中国的农产品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加国民收入,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三、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机农业生产基区域规划布局不合理
为了实现基地建设健康持续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因地制宜的协调平衡建立,但是,在我国的现状是,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差异,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区域规划布局不合理不科学,不同地区基地的规模和档次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并且基地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信息互通,很容易造成有机农业生产的供需失衡,严重浪费自然资源。
(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缺乏资金,科技支撑力不强
近些年来,随着有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国家财政针对农业的投入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及时到位或者根本就不到位,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基地在发展过程中本身的科研综合实力薄弱,对高新技术品种的研究跟不上结构调整,以及有机农业发展的步伐。虽然我国在有机农业发展领域,科研成果倍增,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投入到有基地建设中的高效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不多。
(三)现代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薄弱
尽管近些年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发展工业化的激励下,国家针对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减少并没有被基层政府财政弥补,而且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基层政府动员农业劳动力完善基础设施的能力减弱,阻碍了大型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不仅新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而且原有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水利设施淤塞,农田道路失修。
四、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
政府在干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客观市场经济规律,其次在针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规范化和法治化,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有限调控,有效调控。
(一)将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区域协调纳入法治化进程
国家应当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自然资源特点,将不同区域基地建设的发展特点、发展要求和发展模式纳入《农业法》中,并将《农业法》中有关城乡协调、耕地保护、因地制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方面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各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充分考虑当地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区域优势,在因地制宜引导安排生产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将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适当集中,合理规划。
(二)要细化政府的经济职能,完善相关的经济法律
国家需要优化中央政府机构设置,完善中央政府各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细化,合理的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资金投入中的责任和权限。各级地方政府要坚持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在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中应该承担的经济职责,要根据各个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实际发展的不同情况确定资金投入的配套比例。
(三)加强对政府官员法律素质的培养,坚持依法行政
政府官员要加大普法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政府官员的法律素养,务必使得每位参与基地建设决策的政府官员都熟知涉及本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熟悉基地建设客观的自然规律和高效率运作模式,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提升政府官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从而依法行政,科学行政,保证其决策的法律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五、结语
21世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顺应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的实施,中国必将迎来区域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的新一轮高潮。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把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向新阶段,造福子孙后代。
相关热词搜索: 法律问题 生产基地 政策 有机农业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