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土退化現象在我国表现较为严重,如今生态安全问题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加大对我国黑土退化的研究,是追求可持续发展局势下的必要选择。本文根据我国黑土退化的现状情况,并结合吉林地区黑土退化的影响因素,总结出黑土退化的形式,并分析出其退化的主要原因,以个人之见提出了一些黑土退化的防治措施及建议。这对控制我国土地资源退化,改善我国黑土区的生态现状以及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黑土退化;防治措施;生态安全
如今,在全球生态问题中,土地退化是其中非常显著地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的数据显示,在近20年以来,土地退化问题受到了世界的国际组织、科研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以及部分民众的高度关注。土地退化指土壤质量的可持续性降低(包括暂时的和永久性的)直至彻底丧失其物化和生物学特性的过程。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开发有100-300年的历史。开垦后的土壤,黑土的肥力发生变化,比较常见的是土壤的自然肥力不断下降。黑土退化主要体现在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降低,作物的营养成分在削减并失去平衡等。
1 吉林地区黑土退化类型
1.1物理退化
土壤侵蚀包括水蚀和风蚀。一般多易在陡坡地上发生水蚀现象,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使山体出现大面积光秃与荒芜。因此,水土流失面积还在逐年递增。而风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势平坦的地区,由于吉林的大风期主要集中在4、5月份,土地植被稀少,地表裸露,所以导致土壤及土壤有机质会随大风被卷走。造成黑土退化的物理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层变薄,土壤含重量降低,土壤空隙变小引起的土壤通透性低等。
1.2化学退化
黑土化学退化主要表现:由于农民在种植农作物和在作物生长期间对土壤不加以重视,使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及有机质的含量没有得到合理和充分的补充与供给,这就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1.3生物退化
生物退化是造成黑土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有生物凋落量、有机质下降比重、生产力下降比重等。人文因素的干扰,是某些地区产生生物退化的主要原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阻碍了生物循环,从而造成了土地生产力的大幅度降低。
2 吉林地区黑土退化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2.1黑土退化的人为影响因素
2.1.1土壤的掠夺式经营与过度垦殖
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为了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使农产品量与人口量相协调,所以农民不断开垦耕地尤其是坡地的开垦,大面积的毁林、毁草开荒,对土壤的过度利用使其肥力下降,更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产生。
2.1.2工农业生产所形成的土壤污染
为了能从如此广阔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大量施用农药、除草剂和化学肥料,而有机肥施用量比较少,使得农药中含重金属离子如Cu等有毒有害残留液和化肥滞留在土壤中,由于土壤自身不具备自行分解能力,有毒有害物质不断地大量积累,造成了土壤的环境恶化,又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工厂大量的向外排放污水,工业垃圾未经处理便肆意丢弃,重金属废弃物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尤其严重,这不仅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而且还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
2.1.3急功近利思想影响
为了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绝大多数农民只顾眼前利益不求长远发展,对土地进行不科学、不合理的利用,有机肥的使用率极低,仅靠化学肥料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能量。由于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实施,农民不重视土地的改良与恢复,对于一系列的政府政策也不积极配合,土地在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之下,必然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环境恶化、土壤结构遭到破坏等问题,因此在黑土区有相当一部分的土地变成了低产地。
3 吉林地区黑土退化的防治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已不容人们忽视。为了使黑土退化能得到有效地抑制,我们必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以综合防治为主,防治措施应从以下几点展开。
3.1养地护壤,合理耕作,科学生产
完善相关的耕种制度、推广科学的生产方式,积累吸取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具体实情入手,采取合理轮作的生产方式,推行“休耕、轮耕、免耕”措施、秸秆还田等耕作制度。要对土壤采取深耕的方式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通透能力和下渗储水能力,保持水土,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3.2因地制宜,发挥生态农业优势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发展更加合理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充分的结合了技术手段、管理措施、传统农业的优势于一体,并根据不同地区所面临的不同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对于各种物质能源争取最大化的吸收与循环利用,走低碳环保的道路,以此来促进黑土区土地环境的改善。
3.3保持水土,进行有效规划可持续发展
在黑土区建立人工防护林对于环境的改善、农田的防护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建立人工防护林能更好的保持水土,改善环境。今后,我国黑土区提高粮食生产的重点就是改造现有农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质量等。我国黑土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有的气候特征,这种优势的气候特点只要结合更加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治理手段和技术支持,黑土退化将会被更加有效地治理。
参考文献
[1]徐晓斌.东北黑土退化研究现状及展望[J].西部探矿工程,2008(8):54-56.
[2]孟祥志,刘艇,工继红.我国黑土区水土流失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10):36-38.
[3]陆继龙.我国黑土的退化问题及可持续农业[J].水土保持学报,2001.6(2):53-55.
[4]何艳芬,张柏,李方.东北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1):191-194.
[5]刘登高,张小川,崔永.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3(4):16-19.
相关热词搜索: 黑土 吉林 退化 防治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