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8年贵州省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的分析,掌握因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有针对的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搜集2018年贵州省网报病例,筛选出致病食物分类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8年贵州省累计上报致病食物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共2261例,完成相应的腹泻标本228例,检出阳性菌27株,总阳性检出率为11.84%;8~11月份为发病高峰,20~59岁、农民为高发病人群,遵义市报告病例最多。进食的可疑食品主要为粮食及其制品中的米饭,加工方式主要以家庭自制为主,其次为餐饮服务业;临床症状主要以消化系统为主,主要致病因子为沙门氏菌,其次为诺如病毒。结论 加强哨点医院的建设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提高监测敏感性;做到有针对的宣传,普及民众对于粮食及其制品食品卫生安全的认识,尤其是高危粮食及其制品,减少因粮食及其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促进民众健康。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粮食及其制品;病例监测
中图分类号:R155.3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21.03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21-0121-0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food-borne diseases caused by food and its products in Guizhou Province in 2018, and to grasp the basic situation of food-borne diseases caused by food and its product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Methods Through the "Foodborne Disease Surveillance Reporting System", the cases of online newspapers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in 2018, and the case information of disease-causing foods classified as food and its products was se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In 2018, a total of 2261 cases of food and food products were reported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228 cases of corresponding diarrhea were completed. 27 positive bacteria were detected, and the total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was 11.84%.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The peak incidence, 20 to 59 years old, farmers are high-risk population, Zunyi City report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cases. The suspicious foods that are eaten are mainly rice in food and its products.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re mainly family-made, followed by the catering service industry; the clinical symptoms are mainly digestive system,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 is Salmonella, followed by Norovirus. Conclus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ntinel hospitals and coordina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improve monitoring sensitivity; achieve targeted publicity and popularize people"s awareness of food hygiene and food safety, especially high-risk food and its products, reduce food and the occurr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caused by its products promotes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Key words:Food borne diseases;Food and its products;Case monitoring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s)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是当今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卫生问题之 一[1]。在众多食物当中,粮食及其制品作为主食,是人们每天所食用的,因此粮食及其制品的卫生安全显得尤为突出。粮食及其制品种类繁多,包括各类主食如谷物、小麦、高粱等以提供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及其以此为原料而制成的各类食品[2]。本文拟通过分析2018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尝试描述和分析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的分布规律和流行特征,为今后的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择2018年贵州省承担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的哨点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病例数据,从中筛选出致病因素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
1.2监测内容 参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手册》,包括对病例信息的采集和病原学的检验。
1.3方法 对2018年贵州省通过“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并通过国家审核的病例,从中将致病因素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筛选出来,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018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报告监测系统”上报的致病因素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累计为2261例。其中,完成228份粪便标本的检验,检出阳性菌/病毒共27株,阳性检出率为11.84%。
2.2时间分布 2018年每月均有致病因素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发生,8月~11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为1184例,占52.37%;其中,11月份达高峰,为366例,占16.19%,见图1。
2.3地区分布 2018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哨点医院均有致病食物为粮食及其制品的病例报告,其中,遵义市采集的病例最多为1618例,占71.56%,其次为黔东南州和贵阳市,分别占5.75%和4.56%,见图2。
2.4进食场所 致病食物为粮食及其制品的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进食场所为家庭为1819例,占80.45%,其次为餐饮业为179例,占7.92%,街头食品为151例,占6.68%,见图3。
2.5人群分布 性别分布:男性为1134例,女性为112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6∶1。年龄分布:年龄 94 d~90岁。按<1岁、1~6岁、7~19岁、20~59岁和60岁以上年龄进行区间分组,20~5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为965例,占42.68%,见图4。职业分布 发病职业最多的是农民,为1096例,占48.47%;其次为学生,为450例,占19.90%,散居儿童285例,占12.61%,见图5。
2.6暴露食品名称分布 2018年采集到的粮食及其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中,米饭最多,为1117例,占49.40%,其中又有411例是有食用剩饭,占36.79%;其次是面,288例,占12.74%,粉249例,占11.01%;在食用粉面的食物中,有124例是食用凉粉或者凉面,占23.09%,见图6。
2.7食品包装及加工方式分布 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病例中,家庭自制的最多,为1455例,占64.35%,其次为散装,为325例,占14.37%,餐饮服务业制作为299例,占13.22%,见图7。
2.8主要临床症状 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的2261例病例中,有2186例病例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其次表现为全身症状与体征(如發热、乏力、面色苍白等),有151例病例表现有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头痛等),见图8。
2.9病原学检测情况 2018年贵州省10家哨点医院对致病食物为粮食及其制品的2261例病例采集了228份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7份,阳性率为11.84%;其中,沙门氏菌阳性率最高,有12株阳性结果,占5.26%,其次为诺如病毒,有11株阳性结果,占4.82%;此外,还检测出3株阳性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1株阳性志贺氏菌,分别占1.32%和0.44%。
3讨论
自2011年来,贵州省开始启用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系统。随后哨点医院不断增加,监测的范围不断下沉和前移,在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3]。查阅资料显示,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相关报道相对较少。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关于食源性疾病病例系统收集的病例进行分析和统计,多以时间段和地区相结合,少有致病食物和时间的结合分析;另一方面,2018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系统收集的资料显示,导致食源性疾病病例发生最多的食物为毒蕈中毒,其次为粮食及其制品;近年来,关于毒蕈中毒的研究和报道较多[4,5],但是对于排名第二的粮食及其制品却鲜有报道,相比毒蕈中毒,粮食及其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使得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重视度较低。但是,大量资料显示,粮食及其制品是贵州省老百姓的的主食,是最常食用的食物,而且粮食及其制品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数量众多,理应引起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重视,这也是笔者选择此项作为分析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8年贵州省共收集了2261例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病例。结果分析显示,2018年贵州省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病例发生时间的高峰集中在8月~11月份,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是该时间段处于秋冬交汇之际,温度适中,人们延长了粮食制品食物的储存时间,但在该时间段的气候下,微生物繁殖较快,而污染食物;另一方面,该时间段是秋冬流行性腹泻的高发季节[6],更易导致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018年贵州省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病例发生地区分布分析显示,遵义市是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可能的原因是遵义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要高,监测系统的覆盖面要更加的广泛,总体病例报告的数目要远远多于贵州省其他地区。从进食场所来看,家庭仍然是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发生最多的场所,这与其他省众多研究报道相一致[7,8],这与家庭的健康卫生观落后,食品安全卫生意识较差有关,提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家庭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仍然是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农村家庭。
监测数据显示,男女发病比例差别不大,可能的原因是粮食及其制品是作为人们的主食,在所有人每天食用的食物中,都占据了相同核心的地位,故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但与其他地区总体的报道有出 入[9]。人群发病年龄结果分析显示,20~5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这与其他地区的报道相一致[10]。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此年龄段的人群基数本身就要高于其他年龄组;另一方面,这个年龄阶段处于轻壮年期,工作活动强度较大,范围较广,接触较多,增加了不安全食物的暴露几率。监测数据显示,农民工是发病人群最多的职业,这与一些地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1]。可能的原因是农民工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食品卫生意识较淡薄,从而增加了暴露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发病较高的职业是学生,这与众多的报道结果不一致[12,13]。可能的原因是学校是集体食堂供应,食物一般储备较多,尤其是粮食及其制品,更易污染。一旦污染,就有可能出现暴发情况。提示粮食及其制品作为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进一步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监测数据显示,米饭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最多的粮食。这可能与贵州省的饮食结构主要以稻米作为主食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米饭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中,有36.79%是食用剩饭,而且粉面类食物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中,有23.09%是凉粉或凉面。剩饭或凉粉、凉面,更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提示人们应该科学的烹调加工和储存食物,少食用或者尽量不食用此类易污染粮食制品。监测数据显示,主要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腹痛、腹泻和呕吐等,这也与病原学检验的结果,沙门氏菌和诺如病毒阳性率最高(通常导致消化道症状)相对应,这与有关报道的结果相一致[7-9]。此结果为临床的针对性用药和今后的粮食及其制品的卫生安全重点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今后的贵州省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首先是加强哨点医院的建设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推进监测前线;其次是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粮食及其制品易污染的重点环节宣传,如不吃剩饭,少食用凉制品(凉粉、涼拌面等);最后是加强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控,从而真正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管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粮食及其制品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Z].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2]王镱睿.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检测方法[J].山西农经,2019(6):258-261.
[3]王娅芳,周亚娟,朱姝,等.2015-2017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 46(4):723-727.
[4]李林静,李高阳,谢秋涛.毒蘑菇毒素的分类与识别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4):383-387.
[5]孙亮,陈莉莉,蓼宁波,等.2010-2016年浙江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3):270-274.
[6]赵芸,郭妍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病学生物学杂志,2018,13(3):302-305.
[7]刘敏,杨宇鹏.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9,35(12):1638-1640.
[8]刘忠卫,高飞,高源,等.黑龙江省2017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8,34(5):701-704.
[9]成玉萍,朱效宁,王宙云.2014-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8(9):1223-1226.
[10]李剑森,梁俊华,柯碧霞,等.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纪念馆监测结果分析[J].环胺预防医学,2013,39(6):10-16.
[11]李娟娟,万蓉,张强,等.2014年云南省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6,32(12):1674-1677.
[12]范静,张峰,刘萍,等.2016年西安市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7,28(4):97-99.
[13]金轶卉,方叶珍,包芳珍,等.2011年杭州市干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261-3262.
收稿日期:2019-8-14;修回日期:2019-8-25
编辑/肖婷婷
相关热词搜索: 贵州省 病例 监测 粮食 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