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孔小乾坤大消化内镜“功夫高”

时间:2022-10-28 19:25:05 来源:网友投稿

《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遭拒,于是化作一只小虫,钻进了她的肚子,在里面翻跟斗,铁扇公主受不了,只好把扇子借给他。现代医学也能使医生变戏法般“进入”人体内,不过,所借助的是电子内镜。如今,在消化内科领域,消化内镜治疗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

7月17日~19日,“2009年山西消化内镜新技术及规范研讨会”在太原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30余名内镜顶级专家齐聚太原作专题讲座,并在现场进行了多项相关的操作演示。大会16项专题讲座,26人操作演示,并进行了手把手教学,到会500多人,当属一场消化内镜专业的盛会。我省县级以上医院的500余名内外科及内镜专业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会议间歇,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国内知名的内镜专家。

张齐联

1972年开始从事消化内镜专业,为我国最早开创及从事此专业的学者之一,现任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外科专家,主任医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第四届主任委员,亚太地区消化内镜学会理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总编辑,美国胃肠内镜杂志国际编委,欧洲内镜杂志国际编委,世界胃肠病学时事通讯编委。

记者:您好张教授,您是我国最早开创及从事此专业的学者之一,请您谈谈消化内镜在世界医学史上的诞生和发展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张齐联: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消化内镜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新式纤维内镜,20世纪90年代电子内镜在全国推广应用,现今已拥有了各种直径、功能各异的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胆道、放大、超声等电子内镜以及胶囊内镜,显著提高了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水平。尤其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大批青年内镜专家已成长起来,他们在许多领域接近国际水平,有的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另一些领域还有差距,尚需进一步努力。

李兆申

198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现任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胰腺疾病研究所所长、全军消化内科专科中心主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消化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记者:李教授,您好,请您来和我们聊聊何为消化内镜介入治疗?

李兆申:对于内镜的介入治疗,我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

75岁的张老太半个月前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出现全身皮肤、小便发黄,并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迅速到医院就诊治疗,经检查确诊患有胆管梗阻性黄疸。

像这种情况,传统梗阻性黄疸病人均需手术治疗,而这位患者年高体弱并患有糖尿病,且肝功能非常差,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存在着极大风险。保守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患者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皮肤从淡黄色到金黄色,最后发展为深黄色。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现在可以应用ERCP(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技术为其诊断清梗阻性黄胆的原因,实施取石术胆管引流术,整个手术过程30分钟左右。术后,患者明显好转,全身黄疸的症状很快消失。

内镜下的胆管引流术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体地说,是在X线透视下,通过内镜将各种引流导管插入胆管中,将淤滞的胆汁引流到十二指肠中。近年来,这种全新的微创手术——“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悄然兴起。该方法创伤小,无需麻醉,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短,仅需30分钟左右;术后病人即可下地活动,次日可恢复进食;病人住院只需一星期左右。这些优点都是传统外科手术所望尘莫及的。

记者:消化内镜可治疗哪些疾病?有何优势?

李兆申:消化道狭窄是临床常见,如不及时治疗,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可导致肠梗阻。常见的消化道狭窄和梗阻主要有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癌、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结肠癌等。

过去,上述疾病必须经外科手术治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说是无计可施。近年来,随着电子内窥镜和介入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些疾病可以在内镜下得到治疗。内镜治疗更简便、更微创、更有效。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气囊、探条扩张法:通过在狭窄或梗阻部位放置气囊、探条,反复扩张,以改善狭窄或梗阻状况。这是一项相对安全、操作迅速、无需反复更换器材、病人痛苦较少的治疗方法。2.支架置入法:使用各种支架支撑在狭窄或梗阻部位,使狭窄或梗阻得以缓解。支架可分为塑料支架、带膜金属支架、普通金属支架等多种类型。部分癌性狭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放置支架后,均能解决狭窄问题。3.电切:通过电凝切割使狭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在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内镜下介入微创治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用于食管、胃、肝、胆、胰、肠道等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如食管、胃、肠道息肉摘除和肿瘤切除;食管、胃、肠道取异物;食管、胃、肠道出血镜下止血;部分食管、胃、肠道早期癌的黏膜切除;胆、胰管结石取石及胆源性胰腺炎等。特别是那些已失去外科手术时机,或需要手术,但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行内镜下介入治疗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记者:过去十多年中,我国的消化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传统内镜的适应症继续拓展,而新的内镜技术不断涌现。您能介绍一下在今后几年中,我国消化内镜的发展方向吗?

李兆申:今后几年内镜的发展方向会将先进的内镜技术,包括窄带成像技术(NBI)、共聚焦内镜、荧光内镜等应用于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晚期消化系恶性肿瘤进行内镜下,尤其是EUS引导下的综合治疗,继续开展小肠胶囊内镜和单、双气囊小肠镜技术对小肠疾病进一步诊治;在经自然管壁的内镜手术(NOTES)技术是对传统的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一大突破及挑战,消化内镜医师和外科医师以及器械制造商应共同努力,将NOTES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使其更加安全、简便,并开辟新的领域,造福于患者。

刘变英

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兼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小肠、大肠和食道静脉曲张治疗学组委员;中国胃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理事、消化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消化分会委员;山西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七部,如《胃肠病学临床进展》、《临床激光医学》、《图解消化病学》、《双气囊内镜学》等。

记者:刘教授您好,2009年山西消化内镜新技术及规范研讨会在太原的召开,以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山西省培训基地的揭牌,对山西消化内镜专业起到什么意义?

刘变英:本次学术会议的中心主题是学习交流国际前沿水平的消化内镜学科技术,开展新技术专题讲座,规范消化内镜操作方法,搭建我省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平台,提升基层人员业务水平,减少临床差错和事故,确保患者医疗安全,进一步解决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消化内镜专业已由传统的单纯诊断手段,转变为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尤其是消化内镜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已逐步取代传统内外科治疗方法的趋势,消化内镜的诊断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不仅取代了许多外科传统手术且使过去难以诊治的疾病,得到有效安全的诊治,同时带动了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

与国际消化内镜尖端水平接轨,打造山西消化内镜学科品牌,是我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

另外,从满足患者需求来说,山西相比其他省份,有更多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如食道癌、贲门癌、肠癌都在全国处于高发状态。内镜技术是目前该类疾病的最好诊治方法。

在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得到有效治疗,是我作为一名医生追求的目标。

因此,在2006年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改扩建时,我提出了按三级甲等医院重点学科的标准,设计组建集病房、内镜、X光诊疗为一体的消化专业科室的构想。最终投资购置设备2000多万元,全部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尖端技术设备,使这个科室的设备和规范管理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轨”,让山西老百姓不用出省就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记者:我们了解到,从医30余年的您在医学技术上曾创造过多个山西“第一”。1997年,您第一个在山西省内开展了用自制可回收被膜支架治疗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的技术;率先在我省开展了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黏膜的切除术,引起了军内和省内医学界的轰动;2007年,您运用超声内镜引导,成功实施了胃内置管胰腺囊肿引流术,让一位70天不能进食的患者,术后一周恢复正常出院……解读您在医学上的成就,您每次技术创新和引进都使许多绝望求助的患者得到了新生和挽救,了解您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一种积累。他们说您每天工作学习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这么辛苦的付出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是什么在支撑着您这么做?

刘变英:21世纪是微创医学的时代,我们的医疗事业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可以不断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不断取得新成果。攀登医学事业高峰是我一生的追求,奉献并快乐着。每当成功的救治一名病人,那种快乐和幸福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

就超声内镜引导下成功实施内置管引流术这件事来说,当时患者已有70余天不能进食,在当地医院住院10天无效,到省城一家医院虽然制定了治疗方案,但手术风险极大,可不手术患者病情逐渐加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病人必须及时救治,最终我们的手术成功了,患者术后24小时就恢复了正常进食。

还有许多肝腹水的病人在院外回输1~20000ml血都止不住,生命垂危,我们做了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术,生命得已挽救。

现代内镜手术方式,已打破了过去内镜“有孔而入”的原则和消化内镜最忌讳的“穿孔”治疗,开辟了内镜治疗的新领域,达到了消化内镜“无孔不入,造孔而入”的新境界,是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 乾坤 消化 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