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广电总局下发的各项《通知》在“堵”与“疏”之间对电视市场的具体运作产生着巨大影响。一般来看,一线卫视需要多一些应变措施,而二三线卫视的发展空间反而有所拓展。
现象级内容是少数派,但却催生了“亿元冠名”一再出现。从加多宝2亿冠名《中国好声音》开始,内容制作方和广告商都开始不淡定了。2013年,各台播出的大型季播节目尚未进入状态,但10月以来的招商季预示,2014年,亿元冠名已成实力电视台拳头产品的标配,包括央视在内。
冠名价格高企表明市场资源向优质内容集中,媒体的此消彼长在所难免。在刚结束的2013《综艺》年度人物颁奖礼上,爱奇艺CEO龚宇直言新媒体广告还是“太谦虚”,言下之意是新媒体内容的广告价值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新媒体的“乱入”加剧了广告市场的分流。
所以,对电视人来说,敞开门做生意和修内功同等重要。
在央视的带头下,“开门办台”作为一种理念,被各兄弟电视台广泛嫁接在节目制作、宣传营销、广告经营、媒介融合等多层面,各种联播、联盟、台网合作、社交应用开发等新形式不一而足。这不仅对央视和一线卫视突破发展瓶颈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配合广电总局的政策,加速了二三线卫视、省市地面台的机制创新和发展。
在大综艺的比照下,2013年无疑是电视剧小年。大剧折戟沉沙,小剧反响平平,即便营销上做得轰轰烈烈,也难掩电视剧创作乏力的事实。
古装历史题材普遍遭到市场“冷遇”,如《楚汉传奇》和《赵氏孤儿案》。现实剧中,《小爸爸》《辣妈正传》拼足话题,表现尚可。口碑和收视都不错的《老有所依》只是平淡中的一点涟漪。央视和湖南卫视联手力推的《咱们结婚吧》即便收视向好,也只能作为营销大于创作的例证之一。而诸如《天天有喜》《笑傲江湖》等收视畸高的“雷剧”,一般观众也就是随便看看,没人会把它当真。
但在资方看来,低迷的电视剧市场只是市场周期率的一个年度体现,电视剧依然是影视公司最稳定的业务之一,因而,各种资本层面的运作并未因“小年”而受影响,华谊、光线、乐视网、华策影视等均有大幅资本动作。
通过并购迅速做大做强,弥补短板,寻求多元市场,是抵抗风险的策略之一。对规模、资源、渠道的占有欲,使得文化产业的天平从文化的本体价值向文化的资本价值倾斜,如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充分的准备,不成熟的并购战略也将推高产业风险。
调控
相比去年16台跨年晚会的疯狂,临近2014年元旦,只有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三家卫视明确表示将举办跨年晚会,其他卫视则表示将以品牌节目特别版的形式跨年。虽然早有人预言,各卫视举办跨年晚会的行为过于盲从早晚会冷却,但今年的迅速降温却是被动。
2013年8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
新令一出,首先受影响的是渐成规模的中秋晚会。央视和北京卫视的中秋晚会大规模缩水,湖南、江苏、浙江卫视则取消中秋晚会。
央视在2013年9月至12月减少播出17项晚会类节目,占原计划播出量的50%左右;自2014年起减少播出56项晚会类节目,占以往播出量的60%左右。《春节联欢晚会》也将不再过度使用声光特效、舞台布景等,不搞异地分会场晚会,减少明星大腕。
一年一度的跨年晚会是各卫视比拼实力的Show time,往常比的是谁更有钱,谁请的腕儿更大,今年比拼的却是谁更节约,谁的资源利用率更高。
东方卫视2014年的跨年晚会与去年相比投资下降了20%,不再邀请高价明星,增添了与普通观众的互动环节,长度也由5小时压缩为4小时。晚会充分利用《中国达人秀》和《中国梦之声》的学员和导师资源,韩红和黄晓明将分别带领“梦之声”的十二强歌手,分成红、黄两队以打擂方式进行比拼。
湖南卫视2014年跨年晚会也不烧钱请明星,主打 “家人牌”,晚会由《我是歌手》和《爸爸去哪儿》等湖南卫视自有品牌节目的嘉宾挑大梁。
央视今年也打破传统的节目模式和观演方式,用“新年愿望”建构全篇,推出 《启航2014——新年特别节目》。
2013下半年 “限娱令”继续升级。7月下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歌唱类选拔节目进行调控,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停播,央视和江苏卫视的《梦想星搭档》以及《全能星战》延播,湖南、江苏、浙江的音乐类节目“三国杀”没能上演。待到《全能星战》10月份播出时,荧屏已是另一番景象。没有其他歌唱类节目“共振”,大众注意力被《爸爸去哪儿》吸引到亲子类真人秀上。
相关热词搜索: 饥饿 现象 年度 电视业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