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京华时报》报道:某县乡镇中学初三年级原有157名学生,今春开学后,学校突然宣布,全年级成绩50名以后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中考,并要求他们都去该县职教中心去上学,称如果不去就不给毕业证。据悉,30多名学生已经“选择”去上技校,不愿上技校的学生被迫辍学回家。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愿不愿意上职校,学生和家长有自由选择的权力。该校竟然强迫学生上技校,这显然是侵犯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对此,人们不免要问:这些所谓的“差生”为何被强迫上职校?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首先这种做法能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扶持职业学校,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上职校的学生可以不参与学校升学率的量化。在这种政策下,学校当然想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劝”到技校去,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给学校带来“名誉”上的好处。
除了提高升学率,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其背后的利益驱动。生源就是职业学校的生命,近年来,为了能够缓解招生难题,一些职业学校会采取各种办法来招揽生源。为了能抢到更多的学生,给“帮助”招生的中学或教师一定的奖励,这是目前许多职校普遍的做法。而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中学老师就去做“差生”和家长们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去上职校,甚至出现类似“不上职校不发给毕业证”的偏激做法。
差生上职校,对学校和班主任、职校来说可谓是“双赢”——学校是名利双收,既提高升学率,又能得到利益回报;职校得到充足的生源。“输”的只有学生,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回扣显然出在学生的学费中。
实际上,从发展角度看,对于许多中学毕业生而言,读职业学校未尝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这样的选择首先应基于自愿原则,如果心不甘情不愿,即便他们被强迫去了职业学校,也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而另一个层面,作为职业学校,应该反思:为何在职业教育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情况下,还面临招生难题?是由于社会偏见力量太强大,还是自身办学质量不高,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与其把时间、精力和金钱花费在大搞泡沫宣传、虚假广告,以此来拉拢生源上面,不如在办学特色、教学设施上下工夫。无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长久之计。
当然,对于强迫学生读职校、招生给“回扣”的做法,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相关热词搜索: 技校 被迫 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