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长三角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与开发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28 16: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长三角企业对应用型、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长三角经济融合一体化进程和地区资源整和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长三角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降低和节约办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关键词:长三角;高职资源;配置;开发

收稿日期:2006—08—15

作者简介:刘红委(1965-),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副处长,人事人才管理副研究员,教育心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长三角仅占全国2.2%的陆地面积和10.4%的人口,却创造出国内生产总值的22.1%、财政收入的24.5%和进出口总额的28.5%,成为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规模转移的“桥头堡”和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龙头,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长三角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实力最强的地区,区域上的整体性却被江、浙、沪三省市行政分割开来,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空间制度矛盾,如局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缺乏长期规划与统一协调性、工业发展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高速发展与管理效益低下的矛盾、项目布局不合理与发展失衡、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与资源紧缺、人才紧缺与相对过剩现象等,这些都是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长三角企业对应用型、操作型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长三角经济融合一体化进程和地区资源及步伐的加快,高职教育资源也正越来越发挥着为长三角区域培养全新和急需的大批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高职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和开发成为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因此,如何实现长三角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降低和节约办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长三角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开发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是适应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培养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外在迫切需要。长三角区域内的各城市都把自己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这是在充分研究国际大分工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做出的选择和判断。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是生产全球化,最基本的是制造业全球化。长三角洲在我国是经济发达地区,但该区域还并未真正完成工业化过程,因此把该区域定位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体现了主动地大规模接受新一轮产业转移,发挥区域内城市密集、工业门类齐全、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经济外向程度高、教育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得更多的技术和时间的机会,有利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寻找新的位置,以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必然要求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加快产业优化整合、提升产业层次,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终要依靠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力进行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是适应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外在客观需要。

2.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是适应优化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资源整体使用效益的内在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所处的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近千万名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力提高了一线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企业的科技进步。由此可见,长三角区域是全国高职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由于行政区划的地理限制,导致了该区域高职教育资源市场现状的分割化和孤立运作,这必然影响到高职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影响高职教育资源服务经济功能的发挥。因此,进行区域间人才资源的规划、培养的协同,做好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是适应优化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资源整体使用效益的内在客观需要。

二、国外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经验

1.美国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经验。为了将高职教育资源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美国采取了紧密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来进行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做法,其特点是分布密集和规格层次金榜。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建立了700多所本科层次的公办社区学院和近600所私立社区学院。这些社区学院的专业和课程,都是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确定的,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实用性,除为所在地区青年人提供职前教育与培训以外,还提供地区性的教育活动,如雇主培训、小商业发展中心培训、职业计划咨询项目和消费者合同培训等,真正体现了灵活便利、高效实用、资源和利益都能得到共享的区域性高职教育资源优势。

2.德国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经验。德国也同样采取紧密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来进行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做法,其特点是“双无制”。根据《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青年人在国家承认的培训机构中接受训练,首先必须作为学徒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但他同时还必须作为学生去职业学院去学习,而这一条则是由各联邦州的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就是说,对企业培训的管理是联邦的职能,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的;而职业学院教育的管理则是各州的职能,是各州根据各自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其文化主权范围内对职业学院进行自治管理的。1972年,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协商,决定实施一个“高等学校区域化”的发展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更多的单科或多科性专科大学。而这种专科大学建立后便以它的区域经济适应性、多样性、省时性及应用性强、就业机会广等优势受到企业的青睐,迅速发展起来。

三、长三角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策略

1.构建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教育优化体系。长三角区域内的各地方政府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突破狭隘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观念,要根据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资源优势,实行区域整体规划,统一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避免本辖区范围内盲目追求高职教育资源小而全、大而全、学校布点分散、专业重复设置、浪费大量资金的现象。对于行业性强,本地区虽有需求但需求量又不大的专业要进行区域协调和统一布局,实行交换培养或异地委托培养,使整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为适应产业优化和升级对“灰领”人才的需求,可在整个区域内选择若干所高职院校进行本科层次的教育试点。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面向整个区域内所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招收优秀毕业生,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面向整个区域内开展专科高职后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以此拓宽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升学渠道,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衔接和优化。

2.构建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招生就业体系。长三角区域内要打破城乡分割、地区封锁格局,实行跨地区、无地域界限招生,开放招生市场,不仅可以满足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地区间的取长补短,解决部分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闲置、部分地区高职教育资源短期内不足的矛盾。长三角区域内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职业预警制和招生需求预报制,并推动职业资格准入制的同步进行,逐步形成高职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建立招生和就业市场的一体化格局。首先,招生需要信息互报。由于各地的升学高峰年不尽相同,各地应把当年的升学率、升学人数、招生数等数据信息进行相互公布,招生实行“双向互补”,可以适当地采取异地招生、对口招生、联合办学和委托培养等形式,解决各地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与问题。其次,毕业生需要就业互动。各省市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信息标准体系,为区域内输送当地急需的人才,根据其他地区的要求代为招聘和推荐毕业生,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建立登记制度,互通信息,实现就业市场联动,建立区域内毕业生就业的信息平台和网站,一些学校举办的紧缺专业毕业生应当纳入到长三角紧缺人才体系中,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最后,职业资格需要证书互认。各地证书标准的统一化,将提高证书的含金量,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订。将极大地降低人才培养的管理成本和商务成本。整个长三角可以制订统一标式的证书和证书考核标准,并在网上公布证书号,以便查询和鉴定。

3.构建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信息沟通体系。首先,长三角区域应该建立高职教育资源总库,形成公共的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内各地区间的高职教育资源信息的整合与交流。各省市建立地方库,将系统采集到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招生和就业信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信息等资源及时传递到资源总库,实现交流和共享。避免由于体制的障碍,使得各省市在建设资源库时自成一体,重复投资,信息资源缺乏,信息效用低下,没能发挥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信息传播的高效作用。其次,长三角区域应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施网络远程高职教育。作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可以集中资金,充分利用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现代教育手段,制作优秀的高职教育电视节目和高质量的高职教育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传输手段,开展学历高职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满足长三角地区包括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在内的高职教育需求,实现跨时空的高职教育资源共享。

4.构建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师资培训体系。高职教育的质量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师培养工作的水平。长三角地区都十分重视高职教师的培养工作,但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职学院大都由中专升格,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在知识和能力上,而且在教育观念上都难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高职师资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效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分布却不均衡。江苏、上海高校密集,而浙江相对较少,并且培养高职师资对高校有特殊的资源要求,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愿意或有能力承担的。而全国52个高职师资重点建设基地,江苏5个,上海2个,浙江2个。培养高职师资应首先发挥这些重点建设基地的功能。因此,长三角区域可以通过适当分工,合作开展高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5.构建高职教育资源整体配置和开发的教研合作体系。高职教育要在长三角区域内进行联手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成果也要进行相互交流。以降低研究成本,减少探索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率。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探索高职名校、强校到其他地区创建分校,增强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区域内还可以共同探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共同组织师资培训,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有条件学校可以开展校际合作,推动学分互认。首先,合作进行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人力、物力资源的统整优势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不仅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上开发出该水准的课程资源,也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繁杂的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必要的树立和归类,建立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库,形成纵向的从基层学校到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课程研究中心,横向从教育内部向教育外部交错相连的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网络,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整体效应和优势。其次,在长三角地区建立改制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协会,主要任务是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开展高职教育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研究与实施;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以不断提高长三角地区高职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如本区域内学分互认制度的实施等。

参考文献:

〔1〕郭扬,郭苏华.基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长三角大职业教育格局构想.职教通讯,2004.1,5-8.

〔2〕朱新生.长三角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构想.职教通讯,2004.1,9-12.

〔3〕龚永泉.李源潮谈长江三角洲十项整合.人民日报,2003.4,4.

相关热词搜索: 高职 教育资源 策略 配置 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