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探寻新世纪10年世界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轨迹

时间:2022-10-28 14:45:07 来源:网友投稿

由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会2010年年会暨英国史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召开。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110余篇。学者们围绕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一、新世纪十年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与反思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性质问题的思考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北京大学高毅教授针对“反革命”的批评意见,对法国大革命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他认为“反革命”思想是建立在“革命是可以避免的”这种假设之上,本身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法国革命存在三大特征,即平民性、恐怖性和高效性,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法国革命实际上自始至终是一种平民性的暴力,它根源于法国革命的任务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把抓,所以其呈现出的暴力性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其历史正当性。对于现实国际关系交往问题,北京大学彭小瑜教授作了题为《主权、人权与国际关系的道德制高点》的报告,分析了美国天主教的两个主要文件,他认为1983年《和平的挑战》改变了教会民族主义的倾向,开始倡导对全人类公益的关怀;1993年《在和平中播种正义收成》则批评了冷战思维,积极倡导人权。说明在当今国际交往中难以回避人权的概念,在兼顾主权的基础上,主动提及人权,将有利于占据国际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是世界近代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向荣教授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再思考。他从经典作家对问题的提出入手,分析了过渡阶段的主体和推动力量,考察了经济关系、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在其中的作用。他特别注意到商品经济在过渡中的地位,强调商品经济在农奴制基础上发展的有限性:劳动力难以商品化,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不利于发挥作用。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注意到农民对土地所拥有的权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封建制度下的领主附庸,相互的权利义务,在英国农民土地的权利上表现为持有土地的安全性、可继承性、可转移性,农民的权利拥有法律的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后来的工业革命。南京大学沈汉教授对英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直到19世纪租佃制依然存在,自由农场和庄园农场在现实中并存,对于雇佣劳动力的使用与否也有差别。庄园制的封建性与非庄园制的多元性,都显示了封建残余的长期存在。在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后封建主义的概念。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一直是思想史研究关注的焦点。首都师范大学何平教授关注到文艺复兴艺术对欧洲近代科学的影响。他指出文艺复兴艺术给欧洲科学的方法论和宇宙观带来有益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特殊的艺术与科学联姻的氛围中,艺术家多身兼工程师,艺术中那些有示范意义的新观念和实践因而得以在他们当中不少人的科技活动中表现出来。南京大学于文杰教授考察了欧洲早期文艺复兴的时限、地域、内核和路径,认为域外多元文明的融合尤其是古典文明的传人滋养了英国人。在探讨英国摄取域外文明历史源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古典文明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区域、以不同的路径,以同样的内核,在欧洲得以复兴。

二、大国历史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美国历史受到与会学者的普遍关注。美国学者Thomas H.Cox介绍了关于美国宪法的不同看法。他认为,从镀金时代到帝国主义时代,美国各个阶级或派别对于美国宪法的解读是不同的,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南京大学江振春博士、任东来教授分析探讨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自然法解释模式。由于自然法被视为宪法的一个基础和来源,具有所谓“高级法”背景,因此,在司法审查制度建立和美国宪法法(constitutional law)草创时期,自然法的解释模式曾经颇为流行。但在美国内战前后的特定历史时期,自然法解释的远非精确、过于主观的弊端凸显出来。随着宪法法的成熟以及法律实证主义等法学新理论的兴起,自然法的解释模式在19世纪后期开始失去其往日的辉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民权运动的发展和当代“文化战争”的进行,自然法解释模式又有重回最高法院圣殿的苗头。

对于美国的崛起及对后起国家的借鉴意义,学者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武汉大学张德明教授认为,美国扩张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十分注意利用国际环境,他以1839—1858年美国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经济扩张为例,分析美国充分利用了鸦片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为自身谋取利益,成就了其后来的经济崛起。辽宁大学韩毅教授分析了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与赶超战略的选择。他指出近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在于:资本、技术的引进,制度的创新及后发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结合自身的强弱,确立了“工业立国”的赶超战略,使美国迅速追上并超越英国,仅用一个世纪的时间便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厦门大学盛嘉教授从美国革命谈起,进而分析如何界定一场成功的革命。他认为,革命有其一致性,并与法国革命进行比较,具体阐释革命中的相同元素。

在美国社会生活史研究方面,东北师范大学梁茂信教授考察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契约工的构成与特点,对传统“契约奴”的定义表示质疑,认为这一时期的契约移民是工人性质并非奴隶,与英国本土学徒相比,他们在北美殖民地具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协议多由文字记录的特点。首都师范大学周钢教授介绍了美国牛仔的研究。当今关于牛仔的整体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牛仔与人之间的关系,牛仔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与牛仔有关的影视和文学作品,研究领域的拓展显示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于美国牛仔的认识日益多元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王华博士通过对1778年到1840年间夏威夷群岛宗教生活变迁问题的考察,揭示了西方文明的入侵对其社会结构带来的深刻影响。1778—1779年库克船队在夏威夷岛的遭遇和之后其他欧洲人对群岛的频繁造访,打破了夏威夷社会的独立发展状态,也使夏威夷的传统宗教生活发生变异。1819—1840年间夏威夷传统宗教信仰体系的彻底废弃是群岛基督教化的直接结果。南开大学付成双副教授在借鉴考古学、口述史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通过考察印第安人的环境伦理以及在白人到来以前他们对北美环境所造成的多种影响,对当前社会所流行的生态的印第安人这一假说进行辨析,试图揭开笼罩在生态的印第安人形象上面的层层迷雾,还原真实的印第安人形象,并对他们的环境伦理及其活动对于北美环境的影响做出客观评价。

其他国别地区史问题研究,也受到与会者们的高度关注。郑州大学张倩红教授介绍了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开封犹太社团。她认为耶稣会士对中国开封犹太人感兴趣的原因在于:争取开封犹太人改宗,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从开封犹太人那里得到未经篡改过的最古本的《圣经》;耶稣会士及欧洲学术界为了发掘新的史料、得出新的学术结论而关注开封犹太人问题。山东大学孙一萍博士对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投票理论进行了思考。她认为现代公民投票制度发轫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与无套裤汉的自发

主义直接民主思想相比,孔多塞的公民投票理论是有法可依的、更强调多元化的自由主义民主模式。苏州科技学院祝曙光教授分析了加拿大日裔移民与日英加关系。日本移民i不愿积极适应加拿大人的社会生活,在经济生活中与加拿大白人和印第安人形成激烈竞争,这些都引起了加拿大社会的普遍不满。面对这一形势,作为加拿大宗主国和日本盟国的英国,在日加间有关移民问题的交涉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英国史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对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关注,展示了与会学者们英国史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必康研究员强调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是人类社会基本问题,国家权力的实质是社会利益分配权。他指出英国是唯一没有彻底推翻政治制度的国家。从济贫法到建立福利国家,英国执政党和民生问题的关系演变是阶段性的,二战前的调控是缓解性的,二战后的福利是国家干预性的。

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重新解读了英帝国衰落的原因,他从耶鲁大学法学院蔡美儿(Amy Chua)对大国问题的探讨出发,分析英帝国的兴衰得失,认为英国的衰败是源于在本土外的非容忍度,把殖民地与母国的“待遇”分隔开,并任由在这个共同体内逐渐产生出不宽容氛围,结果使英帝国从世界霸权国沦落为二等国家。陈教授指出要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一个社会就必须使其自身能够调动起世界最优秀人才的积极性,而无论其种族、宗教和其他背景如何。有关英国重大经济问题的探讨,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对崛起时期英国经济板块化进行了细致分析,他认为英国三大经济板块的逐步形成,有利于英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英国利兹大学John Chartres教授探讨了17—20世纪英国的政府、国家、农业化三者的关系,他认为英国这一时期农业发展与英国政府行为密切相关,特别是自由贸易制度和相应的关税政策促进了英国农业的发展。对于工业革命劳资关系的研究,以往国内学者多从工人运动的角度展开,安徽大学的尹建龙则关注工厂主企业家群体的作用,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雇主结社行为与劳资关系调整进行研究,全面深入理解英国工业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社会集团间的互动和博弈。

英国社会史研究是近些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武汉大学陈勇教授从英国贫民医疗求助信件人手分析,考察18、19世纪中英国医疗救济中贫民的权利博弈,他认为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贫民患者已经采用了一套诉求医疗救济的表达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维护自身健康权利的博弈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英国伦敦大学Pat Thane教授分析了过去一百年间英国人口年龄的变化,认为英国今天已经步入到老年社会。以往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的恐惧,因为老年人身体质量的提高和实际工作时间的增加等原因而消除。总体看来,英国这一现实变化带来的更多是积极效应。

关于英国外交问题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赵军秀教授对学术界以往认为索尔兹伯里的对外政策是与英国的“光辉孤立”联系在一起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孤立”并不能概括索尔兹伯里的外交政策,用“有限合作政策”概括19世纪晚期英国与索尔兹伯里的对外政策更为恰当和准确。

除上述三大领域外,与会学者还就许多问题抒发了见解。学术史的回顾推动了世界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张丽研究员总结了近5年来中国学者对世界海洋史研究的历程。她认为,海洋史问题是一个跨文法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学科的宏大研究领域,如果没有世界史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则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南开大学杨栋梁教授介绍了1997-2009年中国的日本研究新动态,他特别提出新时期不同专业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加入,促进了学术发展。

世界史教学、学科体系与史学史问题受到与会学者的充分关注。东北师范大学董小川教授介绍了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并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等教学方式。《史学月刊》编辑部周祥森教授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历史教育是要培养具有理性思维的研究者,而倚重感性材料的多媒体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情感等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在此次会议的大会报告与分会场讨论中,学者们就世界近代史暨英国史研究的诸多重大学术问题,提出了许多创见,必将促进新世纪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深入。

责任编辑:宋鸥

相关热词搜索: 新世纪 探寻 近代 轨迹 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