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解读赵孟頫“古意”论

时间:2022-10-28 12:0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赵孟頫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学家和艺术大家,其“古意”、“古法”论给元代以降的中国画和书法带来深刻影响。深入研究与解读其理论有助于更好认识与理解他的艺术成就,同时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汲取、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古意;古法;雅逸;清俊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82-0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雷道人,在诗文音乐书画方面都堪称一代宗师。他曾提出“作画贵有古意”及书法“古法终不可失”的艺术主张,相关论述见诸多个文献。为了深入理解赵孟頫的思想,笔者尝试对其言论中关键词句予以解读。

一、赵孟頫画论中“古意”的解读

能够显现赵孟頫“古意”论的文字首推此段:“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玩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手简章,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着说也。” 在这里,“古意”是与“用笔纤细,敷色浓艳”的画法相悖的“似乎简率”的画法。何为“似乎简率”的画法?可从倪瓒评价赵孟頫“笔墨峻拔”找到注脚,即笔墨顿挫有力而笔法灵活超脱。而明代李日华在《竹懒论画》中进一步解说,赵孟頫的“古意”中还包含“简”和“淡”的意趣,即用笔简率,敷色清淡的作画技法。

赵孟頫还说:“宋人画人物,不及唐人远甚。予刻意学唐人,殆欲尽去宋人笔墨。”为什么在他的眼里宋不及唐呢?因为宋人主流的院体画注重写实,用笔纤细,用墨浓重、压抑,敷色浓艳,缺少唐画清雅超脱、自信闲雅的气息。赵孟頫强调“画人物画以得情性为妙”。他的艺术理想是像卢楞伽画的罗汉和东丹画的动物鞍马那样,把人物的情态以及得于笔墨之外的情性表现出来。这一点他做到了,他画的红衣罗汉,用笔简练、设色清淡而华丽,人物具有西域高僧的气质特点。

说到精神品格,因赵孟頫有宋室皇族身份入仕元朝早后人诟病,实际上他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能做到像唐人那样自信从容,只能在现实之外寻求精神隐逸。于是他将其内在的精神渴求转化为对具有强烈隐逸文化特质的魏晋时期文化的迷念与向往。赵孟頫的这种隐逸情怀几乎成为他追求清虚、清淡艺术风格的内在动因。《松雷斋文集》诗中,诸如“乾坤清气少”、“天清去雁高”之类的句子到处可见,《吴兴清远图》等画作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赵孟頫追求“清”的艺术境界。《吴兴清远图》小山连绵,平缓而有前后左右之变化,无皴擦、点、染之笔。线条高古稚拙,石以青绿填之,山下则微染赭石。远山一线构形,填石绿,山下小树点勾而成,整个画面透露出清逸,古雅之气。用笔几近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山石之古拙之气,绝无南宋院画晦暗与浓重。从赵孟頫青绿山水看,他是刻意追求“古意”,确切的说是东晋时期的清雅、清淡、古拙、清真之风。再如《双松平远图》,画一河两岸江南山水清旷、平淡之景。图之右侧画近岸土坡与乱石数块,两颗松树顾盼有情,简洁古雅,用笔清润俊朗,树干和松针都以中锋写出,而石头与土坡用笔疾驰有度,中侧锋并用,笔势清雅而遒劲,枯润得宜。远处江对岸,以极简墨线写出,节奏轻缓冲和。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赵孟頫以书法的用笔作画。而在另一幅画《秀石疏林》中,赵孟頫题诗道:“石如飞白,木如籕,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飞白”是汉代时用笔迅疾有枯笔的书法线条。“籕”是大篆,用笔古拙圆劲结子天真。“八法”是指“永字八法”即书法用笔法,代指书法。这与苏轼的“诗不能尽溢为书,变为画”相一致。从赵孟頫的题诗可看出“古意”中包含书法入画的内涵。

二、赵孟頫书论中“古法”的解读

“古意”作为艺术境界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赵孟頫的画中,而且体现在其书法境界的追求中。在他跋《兰亭序》中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贴,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右军书《兰亭》,是以退笔,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手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赵孟頫在书法上强调“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即“古意”,他提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主张与其“古法终不可失”一起构成了他倡导的书法美学中对“古意”的追求。他在书论中没有直接提到“古意”而是说:“古法终不可失也”。他的“古法”到底是指什么样的方法呢?在赵看来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要“悉知”古人的“用笔之意。”古人用笔之意是“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也就是说古人用笔的高明之处在于“笔势”能“如志”。古人之“志”是指王羲之那个时代的文人追求的精神自由和超脱。“势”在《字源》中原是艺术的艺最初的写法,又表示威力,力量、趋势、情状、气势、形态等,在书法中的字势和笔势指字的形态和用笔的力量、气势、形态、情状等。如蔡邕的《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日: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遇,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援,亦能秒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秒境耳。”

蔡邕《九势》中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遇。”“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正是赵孟頫所说的“因其势而用之”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他认为“古法终不可失”。他所说的古法到底是指什么呢?从其所研习的古代碑帖中可以做出较为接近事实的解释。元扬载《翰林学士赵公状》:“公性善书,专以古人为法。篆则法《石鼓》,《徂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不杂以近体。”从赵孟頫传世的书法《洛神赋》、《前后赤壁赋》、《致鲜于枢尺牍》等来观察,其行书、草书用笔更多的来自于王羲之。赵孟頫之所以在得到定武兰亭拓本连作十三跋,就是因为王羲之书法中有“千古不易”的笔法,书法的结构体势常常因时代的审美及实际的用途等原因而不断的改变,如楚之大篆、秦之小篆、草隶、汉之隶书,草书、魏晋之隶、楷、行书书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但用笔的方法或道理则是一直不变的。赵孟頫所说的“用笔千古不易”的“古法”其实可以从他临习最多的王羲之书法中找到答案。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陈图》后中说有个叫翼的钟繇弟子,开始学写字时“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根本就不能称为书法,后来“晋太康中有人于许下破钟繇墓,遂得《笔势论》,翼读之,依次法学书,名遂大振,欲真书及行书,皆依此法。”按钟繇弟子所得的《笔势论》适用于行书和楷书。可能就是汉代菜邕的《笔论》和《九势》的全称。因为魏钟繇的书法理论《用笔法》中提到“繇忽见喈(蔡邕字伯喈)笔法于韦诞坐上,……及诞死,繇阴令人盗开其墓,遂得之……从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说明钟繇得到的用笔法是从韦诞墓中所得到的蔡邕笔法。从钟繇的《用笔法》中“每见万类皆画象之”与蔡邕《笔论》中的“为书之体,须入其形”。钟繇的《用笔法》:“点如山摧陷,摘如雨骤;纤如丝毫,清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云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映者矣。”和蔡邕《笔论》:“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来若往……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两者都强调要有形象和意趣。而且如出一辙。此外,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夫欲书,先干研墨,凝神静思……然居作书。”与蔡邕《笔论》:“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二者都是强调作书时要精神专注而闲适,几乎是一致的。

王羲之《自论书》中对书法的“意”特别强调,并且作为他点评书法优势的标准。他认为“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也就是说他认为在他之前的书家中,钟繇和张芝的书法是无与伦比的,其余的人只是小佳,他们不足之处就在于字缺乏意趣、意韵。除钟,张二人,他自己的字应该是最好的了。因为他觉得他写的字意趣、意韵愈来愈深。点画之间都有意趣,自然有无法用语言表述详尽的妙处,懂得这种妙处的人,做每件事都会如此。由此可见,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之间的意趣才是他高明之处。这也是赵孟頫所特别欣赏的“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赵孟頫在《兰亭序》中提出的“用笔千古不易”和“古法终不可失”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1.书法用笔来自对大自然的感悟“夫书肇于自然”因此要符合自然之道,而“无使势背”。2.书法用笔要有生机,表现万物意象,即“为书之体,须入其形”。3.书法用笔要有意趣情性即“举而惌之,似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这种“中庸”思想对于像赵孟頫这样的宋之逸民来说正是其排解内心矛盾与痛楚的最好良方,同时也是一位文人士夫的生存之道在艺术中的折射。就时代来说,南宋末年山河即将易主,人心浮动,愤怒、压抑导致艺术失去自然之道的阴阳和谐之正道。

三、结语

赵孟頫的艺术思想中“中庸”思想以其“古意”论的艺术追求也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符合艺术本体发展规律,因此,他的“古意”论不仅没有让艺术停滞或倒退,而是力挽南宋画学之颓废,力较南宋书法重意趣,轻古法的时弊。他“古意”论非后来明清的“复古”、“摹古”,而是借古以开今。在书法艺术上借晋唐“古法”开创了清俊、闲雅、端庄、秀拔的书画风格,成为继晋唐之后的书画正脉。自赵孟頫起使得士夫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正宗主流,直至晚清民国,文人画一直是代表中国画艺术精神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行文至此不禁想问:赵孟頫的“古意”论“古”乎?“今”乎?

参考文献:

[1]潘运告.元代书画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2]陈云琴.松雪斋主—赵孟頫传[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相关热词搜索: 古意 解读 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