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万岁通天帖》的由来

时间:2022-10-28 11: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万岁通天帖》又称《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它包括了王羲之及其子孙的书法作品,共计10帖。这10帖为何叫作《万岁通天帖》呢?这话得从大唐李氏王朝说起。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他当上皇帝以后,便开始组织人马到处收集古人名画字迹,对王羲之的书法最为喜爱,朝思暮想就想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最后唐太宗遣萧翼从辩才和尚那里弄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的真迹。后来《兰亭序》真迹被喜爱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昭陵。想不到这位书痴皇帝对书法的痴迷竟然影响到他后来的儿媳妇—武则天。说来也怪,武则天原是唐太宗的妃子,唐太宗驾崩以后便出家,后来竟然成了他儿子李治的夫人。武则天受唐太宗的影响也渐渐喜爱上书法。李治死后,武则天夺得了皇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身边大臣对她的喜好再熟悉不过了,为了巴结这位女皇帝,大臣们纷纷向武则天献贡。时任宰相的王方庆,是王羲之的九世重孙,他为了博得皇帝的垂青,便将自己王氏家族祖传的书法珍宝献给了武则天。据《旧唐书》“王方庆传”条记载:“则天以方庆家多书籍,尝访求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唯有一卷见今在。又进臣十二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由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实际上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其中的临本一卷,有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慈、王志等7人的法书,共10帖。

武则天并没有像唐太宗那样不近人情,而是把这些书法帖子作为蓝本,令弘文馆书法家用唐代流行的钩填法和摹之法全部临摹下来,同时将所献墨宝在武成殿上向群臣展示,又令中书舍人崔融把这些事情写进《宝章集》中,最后将原本墨宝再赐还给了王方庆。看来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对墨宝贪婪的人。然而王方庆后来却把《万岁通天帖》真迹给弄丢了。现在看到的是武则天令人临摹的版本,于是后世就把這10帖书法作品统称为《万岁通天帖》。

这10帖书法作品据《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三分,横七尺八寸八分。这10帖分别为:《姨母帖》,王羲之书,行书;《初月帖》,王羲之书,草书;《疖肿帖》,王荟书,草书;《尊体安和帖》《郭桂阳帖》,王慈书,草书;《新月帖》,王徽之书,行书;《廿九日帖》,王献之书,行书;《太子舍人帖》,王僧虔书,行书;《得柏酒帖》,王慈书,草书;《汝比可帖》,王慈书,草书;《一日志申帖》,王志书,草书。《万岁通天帖》体现了晋代王氏书法的整体风格和面貌,正如张雨题跋说:“晋人风裁赖此以存。”难怪董其昌无不得意又赞叹不绝地说:“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后人们又把《万岁通天帖》称作《王氏一门书翰卷》,其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新月帖》,献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为上。无论怎样,《万岁通天帖》在宋代就已经不全了,更为遗憾的是,又在明清两代经历了两次火灾,第一次是在明代无锡的“华中甫(革氏)真赏斋”遭遇了火灾,第二次是在清乾隆时期的内府乾清宫遭遇火灾。幸好这两次火灾都有惊无险,后经重新装裱,保存尚好。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的题跋以及收藏者的印章。

政治委员兼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周桓。令周桓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在一堆当时部队用的作战地图和计划档案里面找到了这些国宝。汇集了王氏几代人的墨宝的摹品《万岁通天帖》,最后终于为国家所有,现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院。

相关热词搜索: 通天 由来 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