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真善美

时间:2022-10-28 11:40:3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真、善、美是人类思想史上研究的永恒主题,艺术创作及作品也不例外。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融篆隶笔法于楷书、行书、草书之中,饱满的结字,丰厚的筋力,化瘦硬挺秀为丰腴雄浑,融遒劲的骨力和凛然的气概于一体,人称“颜体”,留世作品颇多。本文分别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探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从而进一步研究真、善、美的关系。

关键词:真、善、美;颜真卿;书法作品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48-02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造型艺术,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无限的美的形态,同时还能含而不露、隐而不彰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字体论,有秦篆、汉隶、魏碑、唐楷、草书、宋元明行书;以风格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艺,元明尚姿态,清代尚志”。

真、善、美是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书法艺术也不例外。书法艺术的真是指书法作品可以表达真切的情感,是真韵味、真情调、真内涵、真意境的直接或间接流露。书法艺术的善是指书者人格的善、性情志趣的善以及作品所书写文字内容的善。书法艺术的美是线条的美、结构的美、章法的美以及从笔迹流出的意境的美。真、善、美的交融,情感、人格与形式的三位一体,使书法创作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他在师从张旭的基础上又汲取了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欧阳询等人的笔法。他融篆隶笔法于楷书、行书、草书之中,饱满的结字,丰厚的筋力,化瘦硬挺秀为丰腴雄浑,融遒劲的骨力和凛然的气概于一体,人称“颜体”。下面分别从真、善、美三个方面探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真

唐代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刘熙载讲“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从中可以看出书法是能真实而具体地抒发书者的真情实感的,书法不仅“写字”,还“写情”、“写意”。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清王澍评曰:“鲁公痛其忠义身残,哀思勃发,故萦纡郁怒,和血迸泪,不自意其笔之所至,而顿挫纵横,一泻千里,遂成千古绝调。”季明与其父杲卿同遭叛军杀害,颜真卿哀痛不已,悲愤交加,情不自禁,本无意为文作书,而顿挫起伏,随着感情波动而自然挥洒,动人心弦,成为行草精品。此书形式有三变,情绪也有三变。“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一气呵成”。此书前几行结体端正,可知情感尚且能控制。以下几行逐渐潦草,运笔快速疾趋,末尾几行字由行书趋于草书,尤其有一泻千里之势,反映出感情之激烈。自“呜呼哀哉”以下,节奏加快,涂改增多,可见悲痛欲绝。颜真卿的精神、气节、情感真实而毫无保留地泼于纸上,其中的删改 ,正可见他的起伏情怀,胸臆直抒,仿佛不是在书写,而是在挥洒、发泄,所以字字神采飞动,姿态横生,有不可形容之妙。

颜真卿写《祭侄文稿》时本无意于艺术创作,却创作了不朽巨制,完全是在“心手两忘”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完成的,是真情主运笔墨的一种率意挥洒。总之,好的书法作品定是真情实感的抒发,不掺杂丝毫做作之气,所以书法在很大程度上被升华为展现民族特征、体现时代特征、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展示个人风格特征的传统艺术。

二、颜真卿书法作品的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称:“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在一定意义上说,书法家品格不善,很难引起人们对其作品的美感享受,欣赏者在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善的教育,因为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书法一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颜真卿的书法备受推崇,与其人品密切相关。欧阳修在《集古录》中写道:“颜公忠义之风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正,像其笔画。”“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颜真卿自幼受儒学浸染,并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这种堂堂正正的君子风度和人格的善表现在艺术上,便造就了垂范千古的一代名书。

书法艺术的善也可以在书写内容方面有所体现。书写的内容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出色的书法作品一定要“内”、“外”兼备,整体和谐,既要有外在形式的美感又要有内在内容的和善。颜真卿不以文学扬名后世,后世很少有人单谈论其诗文,但是他的诗文及内容自有可圈可点的特色。颜真卿作碑志文甚多,最能代表其行文特色。行文骈散相间,雅正质实,不求华丽,文采自见。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评曰:“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他的文学观念不离儒家正统思想,得折衷之道,又通达求变。

三、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美

鲁迅称书法有三美,分别为“意美于感心”、“型美于感目”、“音美于感耳”。书法是造型的艺术,对其最直接的审美首先体现在“形质”上,即实在的形体、形状直接体现的书法的艺术美。南朝齐书法家王僧虔的《笔意赞》称:“书之妙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方可绍于古人。”书法的艺术美既包括具体的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也包括抽象的韵律美、意境美等,是一幅作品外在形式美和内在神韵美的综合体现。一种书体有一种书体的艺术美,一个书家又有一个书家独特的艺术美。

颜真卿是一位行书大家,现存作品中,行楷与行草的篇数大致相当。他融合楷隶篆籀笔法,尤得篆籀之意,运用藏锋、转锋于线条内,起伏连绵,有苍劲飞动的气势,同时具有音乐的旋律流动之美。他的《祭侄文稿》横看不透,用笔浓淡对比强烈,空间多变。他真行俱佳、诸体兼备,真正代表“颜体”风格的,是其著名的楷书碑刻。其46岁时撰写的《东方朔画赞碑》、63岁时撰写的《麻姑仙坛记》、71岁时撰写的《颜勤礼碑》分别可视为“颜体”酝酿期、形成期、完善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颜真卿的碑文用笔及其讲究,富于变化:“提则轻如游丝,按则重如坠石,横则细而不断,竖则粗而有力;起承转合,笔笔有法,点横撇捺,画画有度”。其碑文的结字构形极具章法,富有创意:外圆内方,外柔内刚,方正平直,上密下疏;“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繁字不显凌乱,简字不显落单。这种独特的笔法加上独特的结构,便形成了“颜体”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风貌:雍容大度的气势、端庄厚重的品格,浮雕般的立体感。通过其作品,我们既看到了一种温柔敦厚、严正的行为法度,又感觉到了一种至大至刚、凛然不可侵的人格尊严,实为中国书家效仿的典范。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之一,是一门复杂且高度深奥的艺术。千百年来,它不仅培养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还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一幅书法作品打动欣赏者的不仅仅是点画之间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释放出来的人格善和情感真。一幅高妙的书法作品,必然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体,就像颜真卿的作品,它在给我们带来视觉审美享受时,更传达着生命情操和文化精神。值得说明的是,把真、善、美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并不等于说,真、善、美是三个永恒不变的形式逻辑的固定范畴。相反,三者是一个流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辩证逻辑范畴。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陈静.燕泥.图说中国文化.艺术卷[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3]韩盼山.书法艺术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严杰.颜真卿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热词搜索: 书法作品 真善美 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