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浙江机电产业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时间:2022-10-27 19:30:3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浙江机电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浙江出口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起步晚,技术力量薄弱,该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本文运用PEST方法和SWOT方法对浙江机电产业外贸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浙江机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

[关键词]浙江 机电产业 外贸战略

一、浙江机电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迅速。而作为浙江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的机电产业,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2001年开始,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长期以来,我国所受到的各国各种不平等待遇逐渐被取消,由于频临大海,港口便利,浙江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迅速增加,2001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为725904万美元,加入WTO后的第三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就翻了一翻,达到1431975万美元,到2008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已经达到6804800万美元,从加入世贸起八年里增加了9.37倍。2008年浙江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额排名第一,占总出口值得44%。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近一成。从2002年开始,机电产业开始代替纺织服装产业,成为浙江出口的中坚力量。

表1 浙江机电产品进出口总值分类表(2002-2008年)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2009

由表1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表中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6804800万美元,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年出口总值的9倍多。说明浙江的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图1显示了2001年以来,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历程。

2.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总值的比重上升迅速。2002年機电产品在当年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32%,2006年这一比重已经超过40%,达到42%,2008年机电产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44%,照此趋势,机电产品不久将会占据浙江出口市场半壁江山。

3.私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额迅速飙升,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已成为私企天下。2002年,浙江私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值为367536万美元,占浙江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0%,到2008年浙江私营企业的出口总值已达到6738201万美元,占据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99.2%的份额。这种情况与浙江经济的特色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个体私营经济的超强活力,以纺织服装为先导产业的浙江经济迅速腾飞。到2001年,民营经济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资本,正好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加上国际市场机电产品需求旺盛,于是浙江的民营经济便凭借自身灵活优势,迅速的进军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并在短短七年内,成为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绝对主力。

4.进出口关系趋于合理。2002年,机电产品进口值为506430万美元,占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52%,2003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56%,大进大出,说明浙江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只是国际品牌的加工厂而已,并没有从事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企业届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在党和政府以及企业各方努力下,从2004年开始,进口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便逐渐降低,到2008年已经降为22%。这说明,浙江出口的机电产品中,原材料越来越多的开始从本省或本国采购,延长了产业链条,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从中获得的更多的利益。

二、浙江机电产业外贸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浙江的机电产业出口生产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且在研发、加工制造等方面基础扎实,但浙江的机电产品生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并且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方面,在存在短板,所以,当2008年起圈全球的金融危机肆虐时,浙江机电产品的外贸出口会出现大幅的下降。具体而言,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存在如下问题:

1.技术落后。由于浙江经济发展起步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但是,浙江多生产的机电产品多是以小五金为进出,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容易仿制,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套机电产品相比,浙江的机电产品明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人才缺乏。浙江机电产品在生产上技术落后,在国际销售上,依赖贸易商,处处受人制约,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首先,由于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多为小企业,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多数企业老板以赚取短期利益为目标,却放持久经营和国际化运作的能力和魄力,由于企业领导者国际化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经验缺乏,导致企业国际销售只能依靠贸易商。其次,机电产品本身是一种新型的制造业,这种产业是光学、机械学、计算机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生产需要有相当知识和技术,需要将多学科技术融会贯通,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培训,相关的经验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因此就导致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人才的匮乏。再次,面对国外企业激烈的竞争压力时,由于浙江机电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晚,缺乏拥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人才,而且浙江机电生产企业资本积累不足,不能为机电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所以导致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困难重重。

3.产业集中度低,抗风险能力差。表1数据表明,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中,有99%都是个体私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体制灵活,规模较小,在经营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个体私营企业往往会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忽视自主创新,热衷于仿冒,以次充好。虽然这种企业并非多数,但其行为必然会损害国际市场对浙江产品的印象。

另外,虽然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数目众多,但是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见,以2007年一季度出口数据为例,当期出口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18家,合计出口值占同期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0%,而出口值不足100万美元却多达800余家,由此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在机电产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之大。由于小企业在资源控制、资金链、风险抵抗和国际销售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控制力,所以当面临不确定因素时,小企业往往会成为牺牲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浙江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下降,众多企业倒闭,就是因为机电产业的生产企业过度分散造成的。

4.处于价值链低端,利润微薄。自加入WTO以来,浙江的机电产品进口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降低,这只能说明从采购方面来说,浙江或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机电产品配件生产商出现,并且配件生产商所提供的产品品质与国际水平越来越接近,其中,国外机电生产集群总体的向中国转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我们应该看到,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多半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或者是对已有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我们所依靠的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因为处于价值链增值的最小环节,所获得的是全球价值链上价值增值最少利润,导致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浙江的小企业都会如临大敌。

5.对政策依赖性过强。当初发展机电产业,是因为国家领导层面看到未来机电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利益,所以国家通过大量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进入机电产品的生产,由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的怀抱中长大,导致浙江的机电产品在成本控制、生产规模、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产局差距。因此,以后要重视对机电产品的积极性的激励,鼓励企业发展自力更生的能力,减少国家对此类企业的保护和扶持。

三、浙江机电产业对外贸易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一般宏观分析,包括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factors)、经济因素(Economical factors)、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factors)和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PEST分析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判断某一企业或产业所处的宏观环节是否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本文将运用PEST的分析范式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对外贸易的各方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政治因素主要是政治局面的稳定,经济社会秩序良好,企业的生产不会受到动乱的影响;而法律因素主要是国内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的行为有直接影响,而法律法规会间接的影响企业的活动。政治法律因素的特点是:不可测性、直接性、不可逆转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大幅迅速提升,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确的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明显,使得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最大限度内被较少,现在和将来我国的社会局面都是向好的。

其次,机电产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国家层面希望加快机电产业的发展,提高机电产业的发展水平。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较强,国家意志转换为现实的能力也较强。因此在大政方针上,国际还是会支持机电产业的发展的。

再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私营经济为支撑的浙江机电产业必能有大的作为。

2.经济因素分析。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浙江的经济基础已经相当稳固,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机电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下,进步快速,但问题繁多。国家九部委与2009年联合制定了机电产业新的促进政策,新制定的机电产业政策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出口上,具体特征表现在:一方面,注重整个产业的发展,包括:当机电产品技术改造贷款时,由国家负担一部分的利息,如果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需要资金支持时,国家会提供相应的扶持。另一方面,重视对机电产品上游企业有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商务部采取六大措施扭转机电产品出口下降趋势。一是调整和完善政策,努力保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推动出口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进R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继续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稳定出口增长,推动转型升级;五是做好出口管制,扩大高技术贸易,维护国家安全;六是深化产业联系机制建设,强化对企业的服务。

3.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主要消费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的变革,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就是这场变革的基础。这就为汽车、手机、飞机、摄像机等机电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基础,从而,机电产品的销售也会有这个社会的保障。

4.技术因素分析。由于发展起步晚,导致浙江机电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依然落后,但这也同时说明浙江的机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会有更大的作为。伴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一步步紧密,浙江的机电产业必然会在国内技术革新的大环境中分的一杯羹。

上世纪末以来,从发达国际开始,整个社会对开始了对环境的关注,这就使得生产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保持在环保、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增长上,具有后发优势的浙江,应当抓住这个国际潮流,创造创新,开发出环境和社会友好型产品。

四、基于SWOT分析的浙江机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SWOT分析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时考虑并列表加以对照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清晰的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所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通过SWOT分析,企业可以明确自己在某一个市场上的处境,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最好战略。SWOT分析的四个要素包括:优势(Strengths)指能给企业带来的重要竞争优势的积极因素或独特能力。劣势(Weaknesses)是限制企业发展且有待改正的消极方面。机会(Opportunities)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有利于企业的时机。威胁(Threats)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企业的时机。虽然SWOT分析通常会以某个企业为对象,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其分析对象并不局限于企业层面,因此本文将其应用于浙江机电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浙江机电产业发展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厂商已经积累的大量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的市场经验。在加工制造环节,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就保证了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商在机电产品加工制造方面强劲的竞争力。

2.浙江机电产业发展劣势。一方面,由于发展起步晚,缺乏专业知识,使得浙江的机电产品生产商只能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或者仅限于简单的产品组装。技术的缺乏使得浙江生产商难以为市场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商多数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为了获得短期高额利润,他们往往不惜以次充好、冒充他人品牌。这样便造成消费者对浙江机电产品整个行业的不良印象。

3.浙江机电产业发展的机会。一方面,国际新兴市场的出现为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都是机电产品的需求大国。以汽车产品出口为例,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突破950万辆, 前十一个月,全国出口汽车及零部件288.7亿美元,增长24%,而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为13.6%。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国际大力鼓励汽车的出口,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加强与汽车生厂商的合作。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一些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浙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进一步清楚。近年来中国与新西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等过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多变贸易协定,这些国家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极大地有利于浙江企业的国际化。

4.浙江机电产业面临的威胁。一方面,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际机电产品生产必然会向这些国家转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纷纷采取措施,或明或暗的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生产企业。如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先后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做出反倾销或者反补贴裁定;欧盟则通过效能法规,要求灯具制造过程中应融入生态化设计理念。

五、浙江机电产业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所谓战略,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谋划,战略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浙江机电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从战略谋划。具体策略如下:

1.加快技术革新,增强竞争力。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适的技术产品,避免成为国外厂商的“加工厂”。重点在于提高软件产品的研发合应用能力,软件和机电产品硬件之间的协调配套。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避免步人后尘,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研发具有前瞻性的超人技术,保持自由技术在同业中的领先地位。重视计算机技术与机电设备的融合,开发出与自动化设备相配套的仪器儀表等配套设备。

2.瞄准高价值,向价值链高层迈进。当前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商多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品牌以及销售渠道方面,浙江的生产企业则罕有涉足。为了改变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受制于人的现状,浙江企业应当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爬升。另外,如果企业有能力开创全新的价值链条,从源头控制该价值链,控制价值增值最高的环节,将永远不会受制于人。

3.实施人才战略,助力长久发展。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销售和管理人才,对于浙江机电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拥有一支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需要加大培养投入,政府和行业协会出头到国外招聘富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以及营销人才。对于培养出的人才还要通过各方努力留住。

4.加强贸易规则学习,克服技术壁垒。首先,是要充分学习世贸组织所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只有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规则,在面对国外市场违法的壁垒和限制时,方可拿出国际法为自己辩护,维护合法权益。其次,就是要从政府到企业层面都要重视研发,提高技术研发投入,增强浙江机电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增强应对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业的影响及对[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

[2]刘祥斌,牟志华.浅析当前我国国内机电市场趋势[J].学术论丛,2009,18.

[3]鄢光旭,熊国忠.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08,2.

相关热词搜索: 机电 浙江 对外贸易 战略研究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