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闽北光泽,听说有个“鸿建科普庄园”。那成片的生态养殖池和蔬菜种植科技示范基地,波光粼粼,鱼游蛙跳,瓜果飘香。高高的科技培训大楼,先进的科普多媒体电教室,农业水产检测化验室,延伸在养殖区中间长长的科普走廊,以及仿生态建筑的中西式酒楼,小别墅和古朴的休闲小屋、傣家楼、花鸟园、桃花园、观鱼池、垂钓池、游泳池,那卵石砌花的林阴小径、月门植物长廊、观赏实用的古式水车,集生态农业、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别开生面的生态自然环境,让你惊讶和赞叹不已。
初识吴建平,你很难想象面前这位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神情腼腆、头戴旧草帽在园林中忙碌的他,就是这大名鼎鼎科普庄园的主人。
吴建平,这位国家农村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南平市政协常委、南平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多年来以一个科技人员对农业的执著,致力于农业科普工作。从理论到实践,推广普及农业科普知识,造福广大农民。他研制的甲鱼人工养殖项目曾荣获福建省水产厅和南平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他研究的“稻萍鱼鳖蛙”立体种养模式为当时全国首例,产生良好的效益。他创办的“鸿建科普庄园”为当时全省独有,成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市、县农村青年乡土人才培训中心,每年从这里输出大批农村科技骨干。
吴建平生长在福建光泽县华桥乡铁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里,早年农家艰苦的生活,特别是原始落后繁重的农业生产,让他深深体会到农事的艰辛,农业科技的落后和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
他在小学,就非常羡慕科学家,他们用科学改变了时代,改变了事物,改变了人类生活。他渴望长大能成为一名农业专家,用科技改变落后的农业,造福和他父亲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劳碌的农民。他记得小学毕业时,村里一位年纪最大的老人语重心长对他说:“孩子,多学点知识,村里的将来就靠你们了!”这话对他触动很大,他知道这是父老乡亲对他的期望,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有这个责任。同时他也知道,只有科技才能改变农业落后的现状。
上中学时,他选择了职业中学,学的是农业水产专业。他认为这对实现自己的梦想,对农村农民非常实用。光泽是个山区县,山多水多,而且水质非常好,是发展农业养殖业的天然优选地方。他很喜欢这个专业,每天很用功地学习,经常下课和周末还找老师请教,提出很多问题。老师也惊奇地发现这位不起眼的农家孩子,似乎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也为他好学精神感动,纷纷把知识倾囊相授,使他以良好的成绩毕业,为他今后从事农业水产养殖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今天,他还深有感触地说:“我很幸运当年选择农业水产专业学习,没有那段时光,就没有我的今天!”。
1984年中学毕业的他被招聘到县农业局,后参加招干考试,以良好的成绩被录取在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工作。后又被送到杭州等地水产专业培训,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实现了他一个农家青年多年的梦想。
光泽虽然有良好的水质条件,但限于很多原因,农业水产养殖一向比较落后,只停留在房前屋后小水塘自养一点,规模养殖几乎是空白,市场销售的水产品大都从外地调入。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发展水产养殖是一条捷径。光泽天然的水资源环境,对发展水产养殖有很大的潜力。如何选择好品种,形成养殖规模,推广养殖,他和同事们根据各种鱼类的生存特点进行研究,最后,选定甲鱼进行重点攻关。甲鱼是民间公认的天然食物补品,一向很受人们欢迎,但因是自然生长,周期长,产量少,人工养殖推广一直认为不可能。如能够养殖成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市场前景广阔。对山区水产养殖是一个突破,也可带动农民养殖致富。为此,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甲鱼人工养殖研究所,确定作为一个重点科研课题,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后任副所长、所长。经过多年的研究、观察、试验,吸取国内外甲鱼养殖研究的经验,历尽艰辛,终于攻克了甲鱼在相对温度下生长快和饲料、疾病的难关,使甲鱼生长周期从鳖苗到成品鳖由天然三年时间缩短到一年半。1989年初,省内外报纸同时爆出一条重大新闻:“光泽人工养殖甲鱼获得成功!”惊动了整个水产界,引起了高层领导的重视,许多地方纷纷来人参观取经。这个项目分别由省水产厅和南平市政府组织的专家论证,被授予省水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南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来他也为此荣获国家农村星火计划先进个人和南平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科技要转化为生产力,要造福农民!”这是当时他的真实想法。甲鱼人工养殖的成功,县农业局提出大力发展的思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确定为县经济支柱产业项目,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举全县之力,进行招商引资,全力做强做大这个产业。在短短时间内引外联办起60多家甲鱼养殖企业,养殖面积上千亩,总产值上亿元,成为华东第一大的甲鱼人工养殖基地,产值连年上增,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带动了县内外一大批农民养殖甲鱼致富。
吴建平不愧是吴建平,在人工养殖甲鱼成功迈出他人生精彩的第一步后,他又在思考如何普及农业科技,以实用的技术让广大农民受益。
2000年初,他在农业局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准备,精心策划,自己筹资,创办起“鸿建科普庄园”。庄园坐落在城郊山青水秀的大陂地方,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100万元。内有农业水产包括生态养鳖区、养蛙区、养鱼区、蔬菜区、果林区等科技示范园;有科技培训中心大楼,科普宣教室,多媒体科普教室和投资30万元建起的农业水产科普试验室;有农业科普书籍上千册,农业科普光盘200多片,还与“南平科技网”联结,开通远程科普咨询系统。有中西式生态造型的酒楼、别墅、平板傣楼、花园、石砌长廊、观鱼池、垂钓池、游泳池,集生态农业、科普宣教、休闲旅游、观光娱乐、健康食宿为一体,为闽北及至全省首创。
这些年他对庄园进行科学经营,合理规划生态种养布局。规划20亩优质鱼苗繁殖基地,50亩人工养鳖基地,50亩林蛙种养基地,50亩淡水鱼养殖基地,50亩农业种植基地。试验种植和养殖的农业和水产品种上百种,大多是新推广的品种,如棘爬类的红眼睛鱼、观光葫芦、方形西瓜、四季无公害蔬菜等。甲鱼除提供商品鳖外,还提供大批的鳖苗和饲料让农民养殖。2003年他针对市场食用蛙的需求,专门从海南引进“虎纹蛙”来与本地蛙进行杂交试养,经过一年多试验获得成功,既保护了田间天然青蛙,又解决了市场食用蛙源的问题。每年他提供大量成品蛙供应市场,还提供100万只蛙苗和技术让周边20多个市县的农户养殖,带动他们一起养蛙致富。近年他利用稻田种植摸索出“稻萍鱼鳖蛙”农业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形成虎纹蛙吃害虫,金鲫吃浮萍,中华鳖吃水中游物,它们的粪便肥田,反哺水稻,不用化肥农药,形成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的生态种养链。而且每亩田可获纯利3000元以上,报刊称为南方稻田科学种养推广方向,为全国首创。
今天来到庄园,只见池中鱼游,田里蛙跳,林间鸟飞,园中瓜果飘香,琳琅满目,生态自然清新的环境,让人赞叹不已。他创立的“鸿建科普庄园”已被省市委宣传部、省市科协授予“科普教育基地”,被市县团委、农办授予“农村青年乡土人才培训中心”。庄园先后与省市县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全省全市全县性各类农业、水产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学员一千多人。还作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每年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达近万人次。
作为农业科技界的代表、市县连续二届政协常委,多年来,他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参政议政,为农业科技工作建言献策,反映农业科技存在问题和农民对科技的呼声和要求,为农业科技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他是个认真严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流露出科技人员那一丝不苟,敢于负责的精神。这些年来,他提出的政协提案约10余件,提出的各类建议和意见约30多条。每件提案和意见建议都经过深思熟虑,认真调研,充分论证才提出来,并力求达到应有的效果。如2000年初他提出“加强农民培训,提高科技素质”的提案,以翔实的事例、存在的问题,有理有据地说明重视农业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得到了领导高度重视,并进行采纳。近年光泽县采取各项措施,以多种形式举办农民烟叶、菇、竹、中药材等培训班近百个,培训农民达4000多人次,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去年,他在政协委员视察县职业教育工作中,针对职业教育中招生问题,提出“加强校企联合,办好职业教育”的建议,呼吁以特色农业为专业与农业类企业联合,吸引农村生员办好职业教育,既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又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双赢。这项建议,也得到了县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并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
多年来他都是积极参加政协各项活动,通过自己的行动履行好政协委员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他是市县政协常委,市县一些重大政协活动他都有参加,特别是听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农业工作,有关农业专题视察中,他都积极建言献策,结合自己的科技工作经验,提出有关建议和意见。如市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他提出农业科技方面很多建议,并做好跟踪督查,确保效果。他努力办好科普庄园来回报农民,扶持农业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还以庄园创造的效益来培养农业后备技术人才。这些年来,他先后捐款和让利100多万元扶持农民发展种养业,进行农民技术培训,独立捐资20万元建双门村小学教学楼,每年资助多位农村贫困学生,树立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为此他连续二届荣获“南平市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普通农业科技人员,我要用知识回报农村,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用科技来造福广大农民,这是我的心愿!”采访时,他深情地这样说,让我深受感动。相信有他这种执著的精神,他的心愿一定会成为现实。为此,我衷心祝福着。
相关热词搜索: 造福 农民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