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内邱县以创建“河北省科技示范县”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因地制宜,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科普惠农兴村”工作,着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为全县经济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民科普 科学素质
河北省邢台市内邱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的中西部,地势西高东低,西依太行山麓,从西至东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鲜有人居。中部丘陵绵延起伏,平均海拔400米,适合林果树生长。东部平原广袤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粮食蔬菜的种植。全县人口2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72万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一、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组织,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搭建平台
首先,建立健全乡镇科普协会并大力普及村科普分会。内邱县下辖9个乡镇全部成立了科普协会,科普协会主席由主管科普工作的乡镇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热心农村科普教育、有一定的科普知识水平的成员组成,一般有3—5人。在此基础上,县科协积极推进村科普分会的建设,目前80%以上的村已经成立了乡、镇科普协会领导下的村科普分会,会长由村支部书记担任,并设立了科普宣传员。这一组织的建立为农村科普工作提供了由上自下、由下达上的组织保障。县科协通过乡镇科普协会把省科协工作的重点以及全国科普新动态等精神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积极帮助其提高科学致富的能力。
其次,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并极力提高其服务农民的能力。在县科协的主导下,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5个,发展协会会员14000多户,培树了赛富农技协、天意生态种养协会、无公害蔬菜协会等一批先进典型,各类协会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赛富农技协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后,用科普惠农奖金购置了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制作了不锈钢活动展板和科普画廊,印制了大量科普书籍,建立了高标准科普活动室。2008年9月,他们在县科协的支持下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面向广大群众和会员服务,科普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继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后,又被省科协命名为“河北省百强农技协”荣誉称号。天意生态种养协会带领协会会员发展“生态饲养”,在蛋鸡饲料配制方面引进生物发酵技术,坚持饲养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生产的“天意”牌鸡蛋无公害、附加值高,远销杭州、南宁等大中城市。今年,该协会建立了200立方米的大沼气池,不仅处理掉鸡粪、改善了环境条件,还可供应100多户农民免费使用沼气,沼液、沼渣做肥料,实现了种养结合、循环利用。蔬菜协会大力引进新品种,加强技术服务,及时联系客商、组织货源,帮助会员解决销售问题,其中引进的脱毒马铃薯栽植面积达1000多亩,亩产4000多斤,年产值240多万元,会员年增收1000多元。
目前,县、乡、村三级科普组织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为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对科普示范基地的指导,为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水平建设阵地
内邱县立足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特点,先后创建了苹果、日本甜柿、核桃、板栗、大枣、扁桃、脱毒马铃薯、小杂粮、柴鸡、蛋鸡、奶牛等20多个科普示范基地,去年富岗苹果、长寿百果庄园、日本甜柿、绿柳绿色农产品基地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在基地引进了日本甜柿、津引8号(脱毒马铃薯)、先玉335(玉米)、罗曼粉蛋鸡等30多个新品种,推广绿色苹果、甜柿、板栗、核桃、大枣栽培管理技术,饲料生物发酵技术,生猪和蛋鸡饲养管理等技术20余项,农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县科协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5个日本甜柿新品种,在柳林镇苏家庄村建立日本甜柿科普示范基地300多亩,拓宽了特色果品生产的渠道;针对山区、丘陵区土壤瘠薄、立地条件差、品种单一的现状,今年3月份县科协从山东省蒙阴县引进了耐瘠薄、抗旱性强的果树新品种——扁桃,建立了百亩扁桃引种试验基地,栽植、嫁接蒙特瑞、美森、佳美等3个品种3000多株,引种、示范成功后,可在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对于该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依托绿色苹果科普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无公害苹果栽培管理配套技术”,每年受训果农达6000多人次,科学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特级果卖到50元一个,一级果10元一斤,亩产值近万元,带动了山区果品产业的发展;近两年县科协还与邢台市科协联合推广“先玉335”玉米良种1.8万多亩,并示范和推广“一穴一粒”玉米播种新技术,亩增产300斤以上,此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农民收入300多万元。
三、定期举办科普活动,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营造浓厚氛围
内邱县科协、团委、科技局、农业局、水务局、林业局、教文体局、卫生局等30多个部门、群团组织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联合,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培训”、“科普大集”、“科技周”、“科技之冬”等一系列大型综合性科普活动,以农业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展出科普展板、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文艺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技知识,近三年来,每年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万余份,赠送科技图书6000余册、科普挂图500多套,开展义诊10余次,接受科普服务的群众达5万多人次。联合各乡镇科普协会在80多个村开展“科普影院进万家”活动,赠送科技光盘400多张,放映科普影片30多场次。
四、组建“科技服务团”,为农民输送科学知识开辟渠道
为使农民群众能够经常不断地享受到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在内邱县科协的领导下,精心组建了内邱县“科技服务团”。这一组织的成员由高等院校专家、县农林技术人员和乡土拔尖人才30余人组成,下设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和林果生产三个服务分团。服务团成员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18名,充分体现了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团”在县科协的领导和调度下,定期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采用多媒体理论培训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的方法,既满足了农民理论知识需求,又提高了农民技术操作水平。近年来,组织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100余期,下乡技术指导500余人次,发放农业科技资料3万余份,培训农民2万人次,培养农业技术骨干1000多名、科技致富带头人500多名,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永久型”的乡土人才。
五、编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培训教材,为满足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实际需求提供帮助
为了适合内邱农民百姓科技致富的需要,县科协一班人积极联合高校专家学者,以《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为指导,精心编写适合农民口味的科普读物,近年来,出版了《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一书,汇编了包括苹果、板栗、核桃、柿子、大枣等栽培技术在内的培训资料1万册,印发农业技术明白纸50余种。由于这些材料适应当地农民要求而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编写者还常常与当地农民群众密切接触,将文字材料现场解说给群众,使群众增强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效果,解决了过去长期困扰农民群众的技术资料匮乏问题,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如,林果业是内邱县的近年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创造了年产果品上万吨、连续十余年无滞销的市场佳绩。全国闻名的富冈苹果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华名果的殊荣。而《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等书刊、资料对农民科学栽培和标准化种养管理果树功不可没。
六、组织农民外出考察,为打开农民科技致富的眼界创造机会
近几年来,内邱县科协多次组织农民群众和科技协成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大棚蔬菜、日本甜柿、大枣、核桃、食用菌等技术,农民考察团足迹遍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他们“周游”各地的目地既不在于山水风景,也不在于人文景观,而是当地优质农副产品的栽植、生产、加工与销售等。
内邱县科协组织的“农民专项考察”与一般性考察参观不同的是,他们更有针对性、更注重实效。考察费用一般由专业技术协会筹措并结合农民自费,资金使用效率高、农民学习非常认真,他们所到之处,对考察学习的东西,从头到尾都了解得十分仔细,怎样选种育苗,怎样施肥喷药,怎样收获加工,怎样储运销售,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这样学到的技术、知识直接运用于生产流通,很快就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外出考察开阔了农民发展经济的视野,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思路,不仅打开了致富之门,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内邱县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计,内邱县从战略高度进行全面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健全发展机制,制定有力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在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的落实中,使农民科学素质大幅度提高,他们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如下启示。
启示一: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前提
县委、县政府及县科协、科技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在农村人口占90%以上的内邱县,农民是科学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兴县的主力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村党支部、村委会都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当作日常重要工作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把农村科普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统一安排部署,统一协调指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贯彻《科普法》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努力营造浓厚的农村科普工作氛围,使农民群众时时处处都置身于科普氛围的熏陶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启示二:建立健全工作组织体系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坚实保障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因此充分发挥科协的力量、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体系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内邱县各级各相关部门注重抓好农村科普组织、科普设施和科普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县级、乡镇科协组织和农村科普小组,重视发挥县级涉农学会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科普职能,着力形成以县科协为龙头、以乡镇科普组织为枢纽、以各专业技术协会和村科普组织为基础的完善的农村科普体系,突出抓好“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建设,即建设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充分发挥村科普宣传员的作用,积极打造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平台。
启示三:以创新工作方式来吸引农民群众普遍参与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有力措施
农村科普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科普方式、手段、形式上推陈出新,上挡升级,强化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培育科普工作品牌。内邱县的“全国科普日”、“科技培训”、“科普大集”、“科技周”、“科技之冬”、“科技宣传周”、“科技服务团”、“科普长廊”等品牌科普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在县科协的积极引导下,“名牌科普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断得以强化,科普宣传的力度不断增强,效益不断提高。
启示四:加大科普投入力度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关健环节
内邱县在创建“河北省科技示范县”以来,认真按照《科普法》的要求,多方筹措科普经费并注重资金运用的效益和效率。除政府投入以来,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集团公司、行业协会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农村科普活动提供捐赠和资助,使农村科普事业逐步形成多渠道投入的机制,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从而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持。
总之,近年来,内邱县认真贯彻《科普法》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以促进农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为重点,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在农民培训、惠农活动、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做出成绩,涌现出富冈集团的杨双牛、杨双魁,金风畜禽养殖公司的许风海,天意生态养殖能手王素花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带动和辐射了一大批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建设天蓝、水清、山绿、家美、人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负责人:师新乔
项目参加人员:高东琴、南燕、曹红耀、石文欣、麻晓宏
相关热词搜索: 提高农民 途径 素质 科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