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的七项重要措施

时间:2022-10-26 17:00:33 来源:网友投稿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 建立可靠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此,要下大力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 要做好规划。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各级政府应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投入相应的财政资金用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经费。同时,由省级水利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以县(市)区为单元,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报经省以上水利部门批准,形成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打好基础。

3 要广泛宣传,让群众自觉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去。农民群众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力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键和前提。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作用,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是增加农民负担,而是在为农民自己谋福利,进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兴修水利、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4 要抓好管护督查,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结合实地考虑群众进地耕作的需要,对重要路口、生产路进地路口可间隔埋设涵管,方便群众进地耕作。要积极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搞好规模种植,防止群众小规模种植时填沟开荒或填沟进地耕作破坏农田水利建设,保证乡镇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发挥作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每年农田基本建设活动结束后,可定期组织对乡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样板工程进行后期保护督查,对保护好的进行表扬,反之,进行批评并要求其整改,杜绝前建后毁的现象。

5 要加大投资力度,逐步缩小各乡镇之间农田水利建设的差距。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原则,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各级政府应适当调整财政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特别是对农田水利条件差的乡镇,农业、粮食、水利、烟草、土地、交通等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节水灌溉等项目安排上要向这些乡镇倾斜,改善其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的局面。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第三,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载体,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投劳,主动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

6 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7 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作者单位:156200黑龙江省绥滨县乡镇供水开发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 水利建设 七项 措施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