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和特征探析

时间:2022-10-26 15:30:3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近代慈善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功,在社会变迁中获得新发展,慈善组织的救济内容更趋宽泛,总括而言,即有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两大类。慈善救济包括以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善举,慈善教育则是开办习艺所、贫儿院、慈幼院等机构,注重教养兼施。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组织、多层化的慈善道德、广阔的救济区域、先进的救济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成为近代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

关键词:近代;慈善事业;社会救济;慈善教育;慈善家;慈善道德

中图分类号:K2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7)06-0121-07

近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迁,给慈善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得慈善组织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其内容也更趋丰富。那么,近代慈善事业究竟包含哪些内容7又有什么新特征呢?尽管近年来有关近代慈善史方面的论著已刊行不少,但既有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慈善组织的活动,或某一灾荒的慈善救济,对这一问题似无全面的概括与论述。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深入探讨,或许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慈善事业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不无裨益。

一、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内容

善堂善会兴起于明清之际,虽说有济鳏寡、育婴、恤嫠、施粥等善举,但总观其内容却多侧重于“养”,属消极的慈善救济之法。进入近代,这类传统慈善机构的救济模式既不能为受助者谋生计,又不能减轻国家、社会之负累,自然就遭到时人指责:“养而不教而无异制造莠民”,“惟多失慈善本意”。随着近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其内容不断扩大。基本涉及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产、生活的各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善堂善会更积极、更活跃的角色。近代慈善组织在继续重视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传统善举的同时,也逐渐开办习艺所、贫儿院、慈幼院等慈善教育机构,注重教养兼施,慈善教育事业获得很大进展,换言之,近代慈善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功,慈善组织的救济内容更趋宽泛,然已不局限于单纯的“养”,在“教”的方面更为重视。教养兼施,即慈善救济和慈善教育构成了近代慈善事业内容的两大类。

(一)慈善救济

近代中国的天灾人祸交乘而至,接踵相继,民众不堪其苦。由此,解决这些困境中民众的“养”的问题依然十分迫切,故慈善救济仍为近代慈善事业的重头戏,恤贫济困、赈灾救荒、施医给药等内容固然不可或缺。

恤贫济困是中国慈善事业传统善举之一。近代民间社会沿袭着明末以来的传统,相继设立善会善堂以救其患难,使无告之人,寒者得衣,饥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楔槥。民国初年,宝山高桥乡慈善会依旧“办理赡老、恤嫠、掩埋、平粜、施衣米、医药、棺木等事”。

在传统社会里,赈灾救荒之策主要靠政府蠲免,次则依赖民间善人的各种善举,如开展急赈、冬春赈等。面对频仍的灾荒,晚清政府已无能为力,民间社会(含教会)便跃上近代慈善事业的舞台,逐渐居慈善救济活动的主角地位。光绪初年在华北发生的丁戊奇荒,以江南绅商为主的善士群体遂成为这次赈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支慈善救济力量。并由此开启了晚清义赈的序幕。清末民初,为应付连绵不绝的水旱各灾,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名目虽异却职能相类的慈善机构,从事各项救灾活动,像华洋义赈会、国际统一救灾会及各省的筹赈会等。灾象显现之后,赈灾固然必要,但不能单以赈灾为临时应付之策,还须从长远计,采取标本兼治如以工代赈等措施,以收救人救彻之效。所谓“赠之财而得暂时饱暖,果惠矣。财尽则仍冻馁,诚不若代觅生理,使得自食其力之可以长久也。”当然,工赈措施并非近代才首创。由于它既可弥补政府赈款之不足,又可使灾民得以谋食,免地方于纷乱,稳固社会秩序,长期以来就被推崇“为中国向来办赈至善善策”。不过,正缘于近代灾荒连年而户鲜盖藏的特殊背景,以工代赈才在慈善救济过程中起到更为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工代赈的地位日愈突出。清末工赈之议再兴后,很快就与单纯赈抚的地位相埒,及民国年间甚至已越居其上。二是以工代赈的次数多、项目繁。举凡近代时期列次灾荒的善后之策,尤其甲午战后,屡有以工代赈的慈善救济项目,或疏浚河渠,或修筑堤坝,或砌建城垣,或设工艺局,或兴路开矿,次数之频难以有精确的统计。在这诸多工赈项目中,又以河工水利为最要。如1920年,国际统一救灾协会开展一系列慈善救济活动,即有兴办马厂新河、牛木屯、直鲁运河和滹沱河等四项水利工程。马厂新河工程,由顺直水利委员会负责招募灾民;后三项工程则由救灾协会招募灾民壮丁动工,日给工价,这样,’可以救济被灾人民。而又得造成了防免水患之要工。”上述各项工赈工程均“系属慈善性质,所有被派办理此项工程人员……,不应支领薪俸”。这就节约了慈善资源,使效益得到最大发挥,灾民受到莫大之惠。概观清末民初各慈善团体将所募之款,除进行急赈、冬赈、春赈外,亦多用于筑河堤、浚湖垸的工赈,当然,也尚有其它名目,譬如设贫民工厂和筑路等。1920年春湖南遭兵灾之后,熊希龄约在京同乡创设的湖南义赈会,募得现洋数十万元及一套机器设备,就交给湘省开办普通工厂,以工代赈之用。1921年,熊氏又筹募到美国华北赈灾会的一笔大宗余款,也以工赈方式修筑潭宝公路,募青壮年农民施工,以救济灾区。此外,各地还有创办工艺局、习艺所的,其实也是变革以往栖流所对流民施食收养的消极慈善救济,让其习得一艺,能赡其身。总之,近代慈善组织在恤贫济困、赈灾救荒过程中逐渐重视工赈,采取积极的治本的慈善举措,收效良好。

晚清以来,干戈纷攘,兵燹不辍,兵灾救助也尤为迫切。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由此应时而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专门进行兵灾救护和赈济的慈善机构。它成立之初,即以战时扶伤拯弱、平时救灾恤邻为宗旨,在日俄战争和辛亥革命中都全力以赴,积极投入战地救护,或抢救难民出险、资遣回籍,或救治伤兵、掩埋暴尸。民国肇建后,中国红十字会又继踵参与1913年癸丑之役、1914年鲁皖豫诸省兵灾、1916年护国战争等重大兵灾的救赈。同时,红十字会的救济范围也顺时而变,更趋广泛。“红十字本意原为遇有战争医救伤兵之用,近年以来,宗旨日见扩充,即如水旱、灾患时疫流行亦当设法拯救。是故,红会不惟于战争时有应尽之义务,平时亦有应救之灾患”。善举愈推愈广,已涉及到施医给药、治病防疫诸项慈善公益活动。

施医给药之善举,自汉魏以降,已屡见于僧人、佛寺及其主持慈善机构中。至宋明时期创设惠民药局,这种慈善医疗机构很快遍及各州县,然人清后却渐废不存,施医赠药之义举便融入某些综合性善堂善会。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传教士始在华开办一些小型诊所,减免费为贫苦之民治病,1842年,西人在上海创设仁济医院,是开埠后中国内地最早一所兼具慈善性质的医院。因西医疗效甚佳,教会慈善医疗机构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至60年代初,上海中外人士合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慈善事业 中国近代 特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