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对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决策及整个社会资源配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不仅会削弱会计工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也会干扰社会经济秩序。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界及其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企业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控制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064-02
会计信息是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会计主体财务状况, 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保证其内容真实、数字准确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普遍, 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因此,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及危害
广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客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所指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行为者为了达到管理当局或个人的利益目的,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故意歪曲篡改、扭曲会计事项,背离企业客观的经济活动,以欺诈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系列不合法、不合理、不真实的会计行为后果。
会计信息失真通常表现为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假会计报告,虚假审计报告等,会产生很多方面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对内直接影响会计的计划、预算、反映、控制和监督作用的职能;对外使信息使用者无法客观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预测未来,直接制约企业对外筹集资金,危害债权人、股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另外,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助长腐败行为,诱发经济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有效地宏观调控。研究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前国内会计界需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即有企业内部人为的主观性因素,又有外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方面的客观因素,笔者从主、客观两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分析
1.经济利益驱动下的道德素质滑坡,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导致很多企业管理者道德素质的滑坡,他们出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催进股票发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甚至偷税、漏税、隐瞒违法行为等目的,隐瞒其不利的信息,或故意制造欺瞒目标群体的虚假会计信息。在这种会计舞弊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驱使下,很多企业管理者无视法律法规,做出了错误的管理决策。另外,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知识、学历和业务水平偏低,无法胜任财务会计的工作要求,作出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还有些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为了自身或企业利益,或者迫于上级权力的压力而有意造假,甚至出现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同谋作假,欺瞒信息使用者的现象。
2.企业会计控制管理不严,监督机制不健全
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存在着管理上的疏忽与漏洞,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并纠正虚假的会计信息,纵容违法、违规的行为,导致会计账目不能真正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企业对会计人员频繁更换的不科学的任用管理,使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而失真。另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成因,企业对会计人员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手段,尤其缺乏对企业高层人员的约束机制,使利己主义有机可乘,不仅损害了企业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也危害了企业其他员工的利益,使企业面临信任危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分析
1.会计法制和会计核算方法自身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不够规范,不同准则之间还存在不相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其形成过程的“隐蔽性”和社会各界参与程度不充分,势必使不同利益主体出现利益冲突,各自采取非常手段谋取利益。同时,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同类会计事项的个性日益丰富,法定会计政策也趋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会计政策选择范围,会计方法选择的多样性为信息失真提供了一定的合法空间。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经常涉及到无形资产价值的确认及摊销、金融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的确认等无法准确计量的工作,不同会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势必影响快会计信息的统一性。会计核算以一系列假设为前提,而现实中多变的环境并不一定能满足假设条件的成立,便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
2.外部会计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企业的经营需要政府、社会等外界机构的规范和监督。在政府部门的监督方面,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外部监督虽有所作为,但相互间的配合及监督合力未能形成,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社会监督主要体现在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监督,由于注册会计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管理部门监督不力等原因,并没有能真正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这些部门的一些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够依法行政,对违纪违法行为,避重就轻或视而不见,或以罚代法,执法缺少严肃性和权威性。其他社会公众的漠视和新闻媒体监督的滞后性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同原因,企业、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采取治理措施,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更彻底的解决失真问题。
(一)企业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强化企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人员素质
企业应定期进行全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学习,提升法律道德意识,使全员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尤其要使高层决策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恰当结合相应的约束机制,防止错误决策的发生。同时,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担任会计工作,并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实行岗位轮换、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财经法纪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减少过失行为,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现象的发生。
2.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健全监督机制
在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中,要加强会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明确细化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权利,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效地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另外,要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将董事会成员与经理领导班子有效地分开, 建立起相互制衡的架构。健全内部评价指标,提升对会计工作的考评和监督,严厉惩处违法舞弊行为,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政府和社会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完善会计法规准则和会计核算方法
政府要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各项法规细则,完善其配套措施,使会计法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减少会计虚假信息的施展空间。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其职权和保障信息真实可靠,为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科学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尽可能减少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可供选择的余地,提高会计数据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降低对会计信息的估计因素,尤其是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
2.加强外部检查和监督及处罚力度,严格执法
政府和社会应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一是要提高政府部门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严格执法,将惩罚措施落到实处,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二是要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审计功能,明确社会会计监督机构对会计审查的结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起作用。同时,社会监督还要广开言路, 提倡检举会计违法行为,加强新闻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失真是经济时代环境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应该在正确理解其概念、成因及相应治理措施的基础之上,由企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建立综合治理体系,采取有效的具体的措施,预防并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系统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苏纪红.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与对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2]伍英柿.论会计信息的失真[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2).
[3]康雅芳.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现代商业,2008,(6).
相关热词搜索: 失真 对策 会计信息 原因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