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动、探索、合作这些新课程教育观念中的关键词已经深入人心,但仍然有一些教师被传统观念所束缚且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实践证明,封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新课程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而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则非常值得教师研究与践行。针对当前高中信息技术中存在的有问题无情境、偏离教学重点、缺乏层次梯度、问题启发性低等问题,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应用型情境;选取典型问题,创设实用型情境;设计竞赛挑战机制,创设积极型情境;结合游戏学习模式,创设体验式型情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情境;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4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27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基础和应用综合能力,高中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时代接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化思维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重要保障。问题是诱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应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课堂提问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思维状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本文基于学校所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载体,通过听评课和自身教学实践,对活动中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交流与共勉。
一、创设的现状
(一)有问题无情境
很多高中教师认识到问题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重视问题的提出,但是,将问题当做教学的目的,而不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这是很多教师片面理解问题的体现,为问问题而问问题,课堂上提出了很多问题,不少问题都是简单的是非问,一些特殊问句也是简单的提出为什么或者怎样做。这既显得较为单调,又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很多学生感到不知如何思考和回答,对各种问题缺乏更为深入的思考和真切的体验。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基本方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教学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体验,创设更具生活化和应用价值的问题情境。任何知识都是经验的抽象总结,所有的能力要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经验,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应用价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正是基于此价值和意义,现在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构成和功能,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多观摩课只有问题,没有情境,即使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也是流于形式,将课程变成了一种基本的操作程序和形式,不能将教学内容、学生生活、教学目标和问题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偏离教学重点
问题不是越多越好,问题情境也不是随意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是一项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高效突破的过程。服务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突破重难点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出发点和检验依据。不少教师的教学情境不能将学生很好地带入课堂,无法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重难点,只是为了满足学生一时的兴趣,冲淡了教学内容,也就失去了价值。
例如,学习“声音信息的采集与合成”的相关内容时,有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超过三分钟的电影剪辑,该片段主要展现人机对话,经过处理并加入了特效电子音。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提供的相关方法,为这个片段进行配音。学生上课很感兴趣,对于人机对话这种高科技很是喜爱。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好运用一种声音录制软件来录制解说词,加上与之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并将解说词和背景音乐进行合成。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电影内容产生了兴趣,也让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但是,学生并不能感知教学重难点与这个情境的关系,如何结合这个情境去分析一些问题,怎样才能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淡化了教学的重点,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和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情境不能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也就失去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三)缺乏层次梯度
从心理学角度看,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不断强化他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是不断增强他们的探索欲望。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触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之道的强烈渴望,能够让学生很好地感知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不断进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以此获得心理的愉悦,得到更为持久的快乐情感体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和创新能力。然而,简单或者单调的问题情境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程时间,甚至让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例如,学习“文本信息加工”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问学生今天的国庆长假大家都去了哪里?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不同的地方;然后教师又问学生这些地方有着哪些较好的景点?学生又是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热闹。这样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的记忆,拉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把学生重新带进具体的体验情境中去。但是,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法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也不能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文本信息加工,并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问题缺乏启发性
从心理学研究看,学生如果对一些事情感兴趣,就会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这些特殊的事情上,能够使大脑和感官处于一种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顿悟或者愤悱心理,产生一种欲罢不能、摩拳擦掌急于动手之势。这就说明:兴趣是最好的内在动力,而兴趣的产生需要一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并且能够在兴趣的带领下,在具体的情景中让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提升思维品质。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仅仅具有兴趣,而无启发性和挑战性,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也就不能够更好地思考和分析。很多时候,高中信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仅仅关注了兴趣,而忽视了问题,单一地设置问题,而没有考虑启发和引导,这样的问题情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学习Photoshop的相关知识时,有的教师这样来设置问题情境: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问学生知不知道如何对手机或者相机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学生回答知道或者不知道,教师接着问学生是否听说过Photoshop这个软件,学生回答肯定或者否定。然后教师问学生是否喜欢应用该软件来处理自己喜欢的图片,有的学生回答说不喜欢。教师又问学生为何不喜欢呢,学生说不懂或者太复杂。教师又问那用什么来处理呢?学生异口同声“美图秀秀”。教师本来想通过问题营造一定的情境,以此来让学生认识Photoshop,并引出该软件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一定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却被学生绕进去了,不仅没有引出教学课题,更不能让学生得到思维能力训练,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导了美图秀秀上去了。
二、改进的对策
教师既要充分重视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问题情境创设在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价值,还应研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策略,真正发挥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让学生得到更为有效的锻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应用型情境
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在平时都接触到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不少学生家长的工作和现在高中所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关系很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高中生又是最具创新意识的群体,他们对新技术非常关注,有着很强的探索求知欲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活工具和工作手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需要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将技术学习和应用与现实生活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知技术应用,将技术应用到生活中去,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并结合新情况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例如,学校进行优秀播音主持人选拔活动,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考题是某地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景点,还有特色美食,要去通过现在最为实用的微博和微信进行操作推广。作为学生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对这个节目创作编辑的片头进行优化,要求既要符合节目的风格,又要能够让更多的人去传播,以此达到最好的传播推介效果,你应该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与所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掌握基本的应用技能,又要体现其应用价值,学生非常喜欢,不仅达到技术教学的目的,还能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选取典型问题,创设实用型情境
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难题,教师将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的常见问题与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创设贴近学生学习应用实际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求知心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例如,Excel表格处理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能够掌握表格的基本操作,如信息输入、信息保存、表格命名、数据汇总等基本的应用操作。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是教学的重难点,或者是进行能力拓展和提升的关键点。教师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某班班长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时,很多时候都是一两个表格能够解决,同一个Excel文件可以有三个常设表格。有的同学用Excel1、Excel2,也有的同学每个数据都建一个表格,现在的问题来了:需要将近十个表格来进行各种数据的编辑处理,制作10个表格,这样太多,不好存放,而一般打开一个文件只有三个常设表格,怎么办?又比如,本次月考需要进行全年级的成绩汇总,在输入过程中,需要分组输入,以提高效率,如何将多个成绩表格不同的成绩放到一个表格里进行汇总,要保障不能出错,又要做到方便快捷。这样的问题能够结合应用实际,创设实用的问题情境,能够真正突破重点和难点,还能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三)设计竞赛挑战机制,创设积极型情境
问题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但是,如果方法和模式单一,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需要不断变革设置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合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设计具有竞赛挑战机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发掘潜力,迎接各种挑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的创设模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又能够不断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还能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中学生能够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创设竞赛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例如,学习“搜索技巧之选择关键词”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做一个学法指导,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本课最为基本的知识和操作能力,然后设计安排一个竞赛环节,让学生能够借助合适的关键词来搜索需要的关键信息,并制定一定的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搜索结果的数量和效率来打分,每个小组只有一个发言人,只有一次展示机会,其他同学可以帮助组内成员。这样的竞争比赛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学习应用搜索的目的,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掌握更多的搜索技巧。
(四)结合游戏学习模式,创设体验式情境
游戏是青少年最为喜爱的智力和体力活动方式,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还能使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加以强化,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创设游戏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促进学生应用操作能力提升。
例如,学习Excel表格数据加工和处理的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小程序,为他们设置一定的关卡,每个关卡就是一个新问题,让学生在过关闯关过程中逐步提高应用操作能力。比如,学生只有完成了数据录入才能对数据进行求和和求平均值,然后才能进行排序,如果操作不正确,就不能进入下一关。学生面对一个个挑战,获得一个个惊喜,问题情境与游戏参与相融合,寓教于乐。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重视问题情境创设,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根本,并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和创新。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技术 创设 情境 对策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