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临床以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为特点,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我科于2004年6月至12月对10例NRDS病人应用PS治疗,明显提高该病种患儿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临床以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为特点,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病死率高,多见于早产儿。我科于2004年6月至12月对10例NRDS病人应用PS治疗,明显提高该病种患儿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儿中,男8例,女2例,平均胎龄:36.5周。平均体重2.54KG。日龄为生后20分钟~12小时,平均日龄:3小时20分钟。用PS时平均日龄1.75天。10例诊断均有NRDS,其中6例合并窒息,1例有消化道出血,4例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有呼吸衰竭,1例有新生儿黄疸,1例有法洛氏四联症,3例有胎粪吸入性肺炎。
1.2 PS
由猪肺匀浆中提取,属于天然型制剂,含有41~48卵磷脂,51~58其他磷脂和1疏水蛋白,呈乳白色液体,浓度为80mg/ml。
1.3 PS治疗剂量
用于治疗时50~200mg/kg/次体重,应在出生后尽早应用,第一剂PS治疗后10~12小时,若仍有明显低氧血症,可重复用药,两次间隔时间为10~12小时。用于预防时,应在生后1小时内应用。
1.4 结果
10例患儿中5例患儿病情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1例因并发“法四”自动出院,1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而死亡。
2 护理
2.1 用药前护理2.1.1 解释病情
给药前医护人员必须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详细说明患儿现在的病情,用PS的必要性、方法、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效果及该药的价格等。举例说明过去经用此药治疗后治愈患儿的情况,使家长配合治疗,并对医治患儿的疾病树立信心。
2.1.2 药物准备
把PS放在手心使其温度达到37左右,并轻轻摇均。操作者戴上无菌手套,用2ml无菌注射器抽吸已加温至37左右的PS药液放入无菌盘内,再用另一副2ml无菌注射器抽吸2~3生理盐水注入PS安瓿内,再次抽出放入无菌盘内。
2.2 给药方法
助手先吸净患儿气道内分泌物,将气管导管送至气管下部。操作者将剪去钢针部份的51/2#头皮针头连接含有PS的注射器,把针头末端送入导管内,把PS注入肺内。注药后皮囊加压呼吸1~2分钟。再把另一副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用同样方法注入肺内后,再次皮囊加压呼吸1~2分钟。注药时注意无菌操作。为减少PS的损失,除非有明显的气道分泌物阻塞,一般给药后6小时内不进行拍背吸痰。
2.3 病情观察
给药过程中观察患儿面色、口唇及肢端发绀情况,并用脉搏血氧仪观察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PS治疗前、后60分钟,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用药效果。机械通气者根据SPO2及血气分析的变化调整参数。
2.4 不良反应观察
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感染、过敏、呼吸暂停、肺出血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2.5 应按早产儿加强护理
置婴儿于适中温度的保暖箱内或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SPO2。环境温度需保持腹部皮肤温度在36.5或肛温在36~37,使体内耗氧量在最低水平。相对湿度以55~65%左右为宜,辐射式红外线保暖床上可覆盖保鲜膜以达到保暖、保湿作用。经常清除咽喉部分泌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时每2~3小时翻身、拍背及吸痰一次,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意液体进入量和营养,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液滴入,如脂肪乳剂和凡命氨基酸,24小时持续输入,避免出现低血糖,甚至抽搐等并发症。能吸吮和吞咽时母乳喂养。
3 讨论
早产、新生儿窒息使得肺泡细胞极度不成熟面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渐进性的肺不张,于是产生换气不足与低氧血症,其后产生的酸血症可诱发肺动脉的收缩,肺部血流及代谢减低,而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更为减少,导致恶性循环[1]。而PS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利于肺的扩张;防止了液体在肺泡内积聚;稳定了大小肺泡的容积,因而气管内给予PS降低病婴呼吸窘迫的程度与死亡率。因此目前表面活性物质已经常规性的用于预防或治疗患有呼吸窘迫的婴儿。我科自今年6月份至12月收治的1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了PS后,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18.
相关热词搜索: 肺泡 窘迫 综合征 新生儿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