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影像科40例
中央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59.6±10.5)岁;临床表现:胸闷8例, 胸痛10例, 咯血6例, 血痰8例, 发热27例, 咳嗽32例;病理检查确定患者病理类型为:未分化癌5例, 鳞癌25例, 腺癌10例。纳入标准:①实施病理检查确诊为中央型肺癌患者, 患者均出现身体异常症状, 在临床检查、病理检查时确定疾病类型;②原发性中央型肺癌患者;③意识清晰患者;④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课题;⑤患者自愿配合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实施影像学检查禁忌患者;②检
查配合度较差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④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CT扫描:患者均通过飞利浦Ingenuity Core128层螺旋CT机实施检查, 检查时设置层厚为5 mm, 层距为10 mm, 管电压
120 kV, 管电流120 mA, 扫描时间为5 s, 螺距为1.0~1.5 mm, 检查时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 屏气, 对患者肺尖至肺底部位进行扫描。检查后实施增强扫描, 采用高压注射器向肘静脉注射1.2 ml/kg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 注射速度3.0~3.5 ml/s,
重建层厚为5 mm。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至工作站, 使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三维容积等相关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X线胸片:患者均通过飞利浦单板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 检查前指导患者去除身体佩戴金属物品、含有金属纽扣衣物, 随后指导患者屏气, 在站立状态下实施正位、左侧位、前斜位等相关体位摄片。
患者扫描结束后均通过影像科工作经历5年以上医师进行阅片。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40例患者中, CT扫描确诊38例, 诊断准确率为95.0%;X线胸片确诊24例, 诊断准确率为60.0%。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0, P<0.05)。
2. 2 两种检查方式检测结果比较 CT扫描对支气管管腔内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门肿块检出率分别为80.0%、62.5%、82.5%, 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的45.0%、32.5%、3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中央型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 患者以肺上段支气管黏膜病变为主要特点, 该类肺癌可表现为管壁生长、管外生长、管内生长三种状况, 因此常引起患者出现支气管阻塞、支气管管腔狭窄等状况, 治疗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但中央型肺癌患者发病早期特点不显著, 诊断难度较大, 因此临床需寻求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及早明确病情, 及早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
X线检查是影像学检查中最为常用的检查方式, 该检查方式诊断费用较低, 操作较为简单, 检查时空间分辨率较高, 可显示患者胸内结构, 通过观察各部位密度来确定肺病变状况。实施X线检查中央型肺癌时, 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狭窄、肺气肿, 患者肺内呈现条索状或斑块阴影, 肺部纹理稀疏, 且部分患者存在肺不张阴影;支气管壁呈现不规则增厚状况, 管腔表现为不规则局限性狭窄, 部分患者可出现管腔影像截断状况, 肺门部位也可出现结节及肿块, 且肿块表现为不规则状况, 局部病灶可表现为分叶状或毛刺状, 边缘较为清晰。通过X线检查可良好反映患者肿瘤部位、大致病变位置, 也可了解中央型肺癌周围管腔狭窄状况、肿瘤生长方式等, 可采取平面形式显示患者组织结构状况, 但实施X线检查时, 整体图像质量不佳, 检查过程中易受呼吸伪影影响, 导致部分部位显像不佳, 且X线检查对患者病变部位细节显像不佳, 难以准确判定疾病[3]。
CT检查是由X线检查发展而来, 该检查方式利用不同组织对X线的透射效果不同获取图像。在CT检查中, 其图像分辨率进一步提升, 对通过平扫过程可获取扫病灶部位局部解剖状况, 并可了解病灶周边组织状况, 对细微结构辨识度良好。与常规CT相比, 螺旋CT的出现使得扫描过程更加简单, 患者检查过程中可通过1次屏气下扫描过程快速获得患者胸腔扫描数据, 可有效避免常规CT检查时呼吸状况引起的伪影及层面遗漏状况, 使得图像质量明显提升;且螺旋CT扫描后可通过三维重建过程获得患者病灶部位三维图像, 便于立体、直观观测病灶, 为病情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诊断效果进一步提升。螺旋CT检查中央型肺癌时可显示出患者支气管壁明显增厚, 管腔呈现狭窄状况, 且患者肺内肿块多表现为边缘毛刺状、分叶状, 出现肺门肿块时将表现为S状边缘;出现纵隔侵犯时, 螺旋CT检查可清晰显现与肺门部肿块连接的纵隔可出现肿块状况[4, 5]。螺旋CT可将中央型肺癌与相关良性病灶进行区分, 良性病灶出现肺不张时, 多无肺门肿块、支气管堵塞的相关表现, 且支气管壁无增厚、边缘模糊等表现。此外, 螺旋CT检查时, 可准确判定患者病变范围及病情, 辅助疾病分期诊断, 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 CT扫描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0, P<0.05)。CT掃描对支气管管腔内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门肿块检出率分别为80.0%、62.5%、82.5%, 均显著高于X线胸片的45.0%、32.5%、3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是CT检查可通过平扫和重建过程获得病灶部位立体图像, 对微小病变显示效果更好, 且X线仅对病症和正常部位显示出不同密度, 而CT检查中病灶组织密度不同时呈现不同的灰度, 局部病灶显像更清晰, 更利于病症的鉴别诊断, 提升诊断效果[6-10]。
综上所述, 中央型肺癌实施CT扫描的诊断效果优于X线胸片, 图像分辨率更高, 可进一步减少漏诊, 便于患者及早进行治疗, 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郭昊, 左敬全, 党亚正, 等. X线胸片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4):160-162.
[2] 武国军. X线胸片和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13-14.
[3] 张俊军.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诊断对比评价.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 38(2):89-91.
[4] 吴超. X线胸片和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医药前沿, 2016, 6(31):156-157.
[5] 董志兴. 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效果比较.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4):96-97.
[6] 沈钰鑫. 对比分析X线胸片和CT扫描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31):55-57.
[7] 余其灵. 中央型肺癌的X线胸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3):650-651.
[8] 钱锐. 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对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a1):190-191.
[9] 罗巧云. X线胸片与CT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7):75-76.
[10] 宋传东, 金晓霞. X线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7):137-138.
相关热词搜索: 肺癌 扫描 诊断 中央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