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1月笔者所在科确诊的7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入院后当天常规做大生化、心电图等检查。结果79例患儿中合并心肌损害67例(84.8%),CK-MB增高的心肌酶异常61例(77.2%),心电图异常36例(45.6%)。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与年龄、性别、发热、呕吐、脱水无显著相关性,在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常规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以减少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心肌损害;因素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是小儿秋冬季节腹泻的主要病原[1],除可引起肠道本身的感染外,还可以造成肠道外多脏器的损伤。据报道,轮状病毒肠炎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导致婴幼儿死亡的病因,病死率15%~34%。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4的婴儿患轮状病毒肠炎,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轮状病毒不仅可引起严重的肠道感染症状,而且极易引起心肌损害。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焦点。为此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已确诊79例轮状病毒肠炎引起心肌损害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79例,其中男47例,女32例;年龄4~36(14.8±2.5)个月,其中≤12个月51例,>12个月28例;发热(≥39 ℃)12例;腹泻<10次/d 58例,≥10次/d 21例;呕吐48例;脱水60例;电解质紊乱16例;代谢性酸中毒41例;呼吸道感染28例;患儿入院后即给予止吐、退热、纠正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对伴有心肌损害者给予保护心肌药物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
1.2入院标准(1)所有病例符合1988年5月22日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制定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2)所有病例经胶体金法(GIA)测定粪便轮状病毒抗原为阳性;(3)所有病例既往无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损害、心律失常、肝肾疾病及中毒性脑病。
1.3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参考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2],凡不符合标准但患儿发病后伴有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异常者诊断为心肌损害。
1.4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入院后当日常规采血做大生化、心电图,如心肌酶有异常,常规做心脏彩超等检查。患儿出院时仍有异常,第2~4周复查,随访。笔者所在医院心肌酶正常值:血清AST 0~37 U/L,LDH 114~240 U/L,CK 25~45 U/L,CK-MB 0~24 U/L。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肌损害与相关因素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各因素与心肌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心肌损害发生情况79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共发生心肌损害67例(84.8%)。表现CK-MB增高的心肌酶异常61例(77.2%),其中血清AST升高57例(72.1%),LDH升高22例(27.8%),心电图异常36例(45.6%),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5例(31.6%),T波改变或ST段下降9例(11.4%),房早1例(1.3%),室性早搏1例(1.3%),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谱仍有异常者8例(10.1%),心电图仍有异常者15例(19.0%),心肌酶谱好转率明显高于心电图(P<0.05)。
3讨论
3.1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性质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轮状病毒肠炎不仅局限于肠道症状,合并心肌损害发生率同样很高,相关文献报道达90%,而且在发病早期就会出现心肌酶谱升高、心电图异常的心肌受损表现,大多数为潜伏型或亚临床型心肌损害[1]。本研究结果显示,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发生率为84.8%,无一例诊断为心肌炎,同样证实了这一观点。治疗两周后复查结果显示,心肌酶谱好转率明显高于心电图(P<0.05),这表明心肌酶谱在短期内随着病情的控制可迅速恢复正常,心电图则恢复较慢,而且CK-MB几乎全部存在于心肌中,是心肌特异性胞质同工酶,心肌受损时,活力迅速上升,因此心肌酶可作为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监测指标。
3.2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机制及相关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与年龄、性别、发热、呕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呼吸道感染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这与相关文件报道一致[3]。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推测其机制可能是轮状病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通过胃肠道黏膜侵犯深层淋巴细胞膜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导致病毒学症,引起脱水、酸中毒、机体代谢紊乱等反应,造成心肌损害。因此,轮状病毒肠炎致心肌损害于病情轻重无明显关系。但也有相关文献提出不同观点认为[4],轮状病毒肠炎脱水、酸中毒、发热、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病情程度越重,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改变越明显,合并心肌损害发生率越高,对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轮状病毒肠炎极易导致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在早期治疗时应及早常规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及时处理,减少和避免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曾文新,杨丽,张剑泼,等.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6):62-63.
[2]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76.
[3]马红茹,王莹,苏凌阳.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64例临床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08,21(9):30.
[4]肖传絮,郑屏生.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医师进修杂志,2005,28(增刊1):109-110.
【收稿日期】2011-05-28
(本文编辑:郎威)
相关热词搜索: 心肌 小儿 肠炎 合并 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