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绿色养殖土鸡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2-10-24 15:20:05 来源:网友投稿

绿色养殖土鸡即将鸡放养到山林、田园中,具有饲养空间大、养殖环境好、空气清新、光照充足、营养来源全面等优势,生产的土鸡肉品质好、味道鲜美,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高。现将其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饲养场地的选择

养殖土鸡宜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环境幽静、树势中等的地方,沙质土壤的园林和绿色荒山为最好,背风向阳的南坡好于北坡。此外,收获后的粮田、菜园、瓜园及闲置农田也适于短期放养。

二、合理建造鸡舍

绿色养殖土鸡必须建有简易的鸡舍,可以利用野外现成的房屋、闲置的蔬菜大棚等,也可因地制宜搭建鸡棚,用竹、木做框架,油毛毡、石棉瓦或塑料布做顶棚,棚高2.5米左右。鸡棚地势要高,背风向阳,视野开阔,不能积水,不能形成“窝风”,棚前要有足够的空闲地。鸡棚夏季用尼龙网圈围,可很好地进行通风,冬天改用塑料布以保暖,地面铺上干净的沙子和干草。

三、正确选择饲养品种

绿色养殖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所以宜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优良地方品种鸡,如浙江的仙居鸡、萧山鸡,上海的浦东鸡,河南的固始鸡,湖南的桃园鸡,辽宁的庄河鸡,广东的惠阳鸡、杏花鸡、三黄鸡、清远麻鸡,山东的寿光鸡,广西的麻黄鸡等。具体养殖品种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口味来确定。艾维茵、AA等快大型鸡由于生长快、活动量小、对环境要求高,不适合绿色养殖。

四、科学控制放养时间及密度

雏鸡必须在脱温后才能放养到山林、田园里,也可选择在舍内育雏到8周龄左右再放养。一般雏鸡脱温日龄夏季为10~15天,春、秋季为15~20天,冬季30天左右,然后选择无风的晴天放养。头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初进饲养场地时要用尼龙网将鸡限制在小范围,以后逐步扩大。一般情况下雏鸡出温房后第一周每亩场地放养1500~2000只,第二周每亩场地放养1000~1500只,从第三周起放养密度应适当降低。放养季节以春、夏、秋三季较好,每年采用全进全出方式放养3~4批。

五、加强饲养管理

土鸡育雏按季节、饲养量、育雏室大小、饲养密度、保温方式等合理调温,第一周保持在33~35℃、第二周31~33℃、第三周28~31℃,逐渐过渡到自然温度后饲养1周再转入野外放养。在育雏期间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切碎的青菜叶或野菜叶,逐步锻炼雏鸡采食、消化粗饲料的能力。脱温后为了让鸡外出觅食,饲喂量要逐步减少,遵循“早少晚饱”的原则,即每天早晨放牧前先喂少量饲料,傍晚归牧后再补饲充足的饲料。具体补饲量依季节而定,如秋、冬季野外杂草和昆虫少,可适当增加补饲量,春、夏季嫩草和昆虫多可适当减少补饲。补饲应以谷物、杂粮为主,并添加适量青绿饲料,这样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鸡肉脂肪含量,有利于形成土鸡肉的独特风味。

六、搞好疾病防治

1.免疫接种。一般雏鸡在7~15日龄时要进行第一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及其他疾病的免疫,21日龄进行传染性法氏囊二免,1~2月龄新城疫二免,2月龄时接种1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接种疫苗后可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速补14、氨基酸、葡萄糖口服液等,增强免疫效果。为了保证鸡肉绿色无污染,一般不要投服预防性化学药物。

2.定期驱虫。由于土鸡生活在野外,易患寄生虫病,特别是蛔虫病和绦虫病,一般在放养1个月后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间隔2~4周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常用的驱虫药主要有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吡喹酮等,应尽量选用对多种线虫、绦虫均有效的丙硫苯咪唑片剂,可在晚上鸡群回舍补饲时拌料饲喂,每千克体重用量为20毫克。

3.定期消毒。每批土鸡出售后,鸡舍用2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地面消毒,并用塑料布密封鸡舍,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同时对鸡群活动过的场地进行深翻或用生石灰等消毒。

4.严防中毒。如利用农田、果园、菜园等场地养殖土鸡,要严防农药中毒。田园治虫、防病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药后要间隔5天以上才能把鸡放入其中,并注意备好解毒药品,以防鸡群出现中毒病。

七、加强防范工作

场地周围用铁丝网、尼龙网或竹篱围住,防止鸡外逃和猛禽、野兽伤害鸡群。要及时收听本地天气预报,暴风、雨雪来临之前要做好鸡舍的防风、防雨、防漏、防寒工作。必要时养殖户在放养初期以一固定声响配合适口饲料,对鸡群进行召唤训练,让鸡群形成条件反射,以保证天气恶劣时能迅速将鸡群召回,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叶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邮编:467200)

相关热词搜索: 土鸡 关键技术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