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客家是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客家民系。宋真宗年间,受敕命前来上杭场任职的郭氏开基祖郭福安以宽广胸怀,顺应紫金山一带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主导了畲汉间的和平融合,开创了畲汉融合的闽西模式,有效促进了紫金山一带的民族融合。这一民族和平融合的模式对今天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关键词:郭福安;闽西;畲汉;和平融合
客家是民族融合形成的汉族客家民系。“中国历史上移民潮此起彼伏。唐宋时期,一部分南迁汉人进入赣闽粤边地区生活,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以南迁汉人为主体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由于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原住民,形成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的客家文化以及汉族客家民系和客家人。”[1] 2-3客家民系形成模式大同小异,但不同地区也应是有不同地区的特点。上杭紫金山一带曾是上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得益于金铜矿的发现,唐宋时期汉族流民大量进入开发矿山,并与当地畲民有了交往的基础。宋真宗年间,上杭郭氏开基祖郭福安受朝廷委派,就任金铜矿重地的汀州府属上杭场场长。当时,上杭场场址在钟寮场,今上杭县才溪镇南部的荣石村。郭福安到任之后,以宽广胸怀,顺应紫金山一带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主导了畲汉间的和平融合,开创了畲汉融合的闽西模式,为闽西客家民系形成及畲民客家化的文明迈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资料所限,拙文只能做浅尝即止的思考。
一、郭福安引领了紫金山一带畲汉融合的和平模式
应该指出当地是,民族冲突也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模式。西晋末年以来,直至宋元时期,由于生存空间的争夺,以及文化的差距,迁入闽粤赣边的汉人与所在地越族部落和畲族部落的矛盾冲突和纠纷应是一种常态。如隋末唐初巫罗俊迁入宁化开发之处,就时常受到土著和少数民族居民的骚扰。由此,筑堡抵御。宁化民国戊午年重修的《平阳巫氏族谱》(首卷)载:“啟修宗谱旧序”载:“祖,定生公,讳罗俊,始择胜黄连,时值冦警,公就岗筑堡卫众,所全生灵实多,于是远近争附。”地处江西石城至宁化重要移民通道上的石壁一开始即有汉人筑堡自卫。自石壁迁出的张氏族裔在其族谱中就记载了石壁堡的地名,“东肖(白土)“三户祠”张氏先世祖五郎公,乃汀州府宁化县石壁堡张家营中承公之后也。”客家地方还有很多这种具有军事防御性质带“堡”“寨”等字的地名。“在客家聚居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很多的地方(早期)都以堡、寨命名,如堂堡、三堡、四堡、下寨、上寨、新寨、老寨、铁山寨、安泰寨、石壁、乌龙壁等等。”这些带“堡”“寨”等字的地名也凸显了历史上畲汉间曾有的矛盾和冲突。客家地方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也不断强化人们对闽粤赣边民族间矛盾冲突的认知,而且这些民间传说也恰代表了不同时期畲汉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晋代将乐一带流传“李寄斩蛇”的传说。“东晋干宝编著的《搜神记》收录了将乐民间故事《李寄斩蛇》,它反映了晋代汉族文化在将乐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以蛇为图腾崇拜的闽越族文化逐渐被汉文化融合,表明闽西北地区正处在文化转型的阶段,预示着新的汉族民系客家的孕育已为时不远。”宋元之际汀江流域毗邻紫金山的今长汀县涂坊镇一带,则流传涂、赖二公赶跑社公的传说。当时,汀州涂氏六郎公裔五世祖十三郎公之长子大郎公,“迁居长汀县原上平原里丹溪(今长汀涂坊)”。那时的涂坊原是一个蛮荒之地,“当地土著有一种用活人血祭社公的恶俗。涂坊各姓氏三年轮流一次,选出一对童男童女祭祀社公。祭则境内安宁,不祭则全乡受祸。涂公36岁那年,轮到涂、赖二公女儿血祭社神,时间就在九月初一……无奈之下,涂公便邀姻翁赖公八郎计议:决心前往骊山学法,除此妖魅,解救女儿,革除恶俗。”涂公、赖公学法归来后,最终把恶神社公赶到距离涂坊二十里外的地方。这些传说实际也暗示了畲汉间历史久远几是难解难分的冲突过程。当然,无论如何历史上闽粤赣边民族间矛盾冲突和纠纷是民族交融必须经历的凤凰涅槃过程,对客家民系形成及畲民客家化的文明迈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历史上闽粤赣边的民族融合,其实远不止民族间矛盾冲突和纠纷这么一种形态、模式,也还有和平融合的模式,也即北宋年间,郭福安在上杭场场长任上开创的和平融合模式。郭福安平等对待畲民,重视调动畲民的积极性。也正因有融洽的民族关系,从一开始郭福安的整治、开矿工作就得到了畲族同胞的鼎力支持。“郭福安一行百余人,從京城开封经安徽、江西进入福建。当时,从汀州到钟寮场要经过一座名叫郭公岽的大山,……在畲族村民支持下,重新开辟一条盘山通道,拓宽路面,降低坡度,使全部人马顺利到达钟寮场。”积极传播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等,“并积极倡导农耕,推广铁制农具,将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推广给当地群众。”而且鼓励畲汉通婚。“郭福安开辟郭坊村后,……经常同少数民族钟、雷、蓝姓居民往来,允许后代同少数民族通婚,这在当时同其他姓氏规定‘寻嫖娼妓,婚配畲嫲’为‘大不孝’的禁令大相径庭,实为开明之举。”郭福安多管齐下的得力举措有效促进了紫金山一带畲汉的和平融合。
二、郭福安引领的畲汉融合实现的原因及标志
1.畲汉融合实现的原因
畲汉融合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汉人所携文明较为先进的原因,形成了吸引畲民融入的文明向心力。比如汉人使用汉语文字,对文明传承、社会全方位交往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历史上的畲族并没有文字,“无文字”而且畲族的生产技术也远落后于汉人,“不假耒耜,不事灌溉。”处于一种落后的游耕状态,“居无常所,视其山之腴瘠,瘠则去焉。”其发展客观上受到很大的制约。如宋以前的赣南一带,“宋代以前的赣南山区,景象荒僻落后。”而南迁汉人携带而来成熟的中原文化和技术,确实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客家人(应为先民)带来了中原文化,对发展该地区的社会经济起着积极作用。”如北宋年间,上杭郭姓开基祖郭福安卸任盐铁司承事郎一职后,携带家眷定居紫金山下、汀江边上“回澜三摺”的盆地村。于此繁衍后代,取名郭坊村,于此发展农业生产等。“郭福安开辟郭坊村后,还引进和运用中原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推广种植小麦、油菜、狗尾粟及‘百日子’‘六十子’等优良稻种,提高了农业产量。”畲汉融合实现也还有汉人价值观较为优越的原因。在梅州客家博物馆“土客交融”板块设计了模拟“土客交融婚嫁场景”,并配有解说文字:在梅州客家的形成过程中,南下汉人与当地土著(如畲、瑶等少数民族)通婚交融,实现血缘融合与文化融合。当然,重要的不在于解说的文字,而在于该场景描绘的客家人娶畲族媳妇非常隆重、热闹的排场场面。这是客家人传承中华民族仁爱传统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客家人以人为本、包容他族的大爱胸怀。这一大爱胸襟也势必进一步加强了吸引畲民融入的精神向心力。
2.畲汉融合实现的标志
一般而言,学界关于畲汉融合实现的标志,主要有基因表达的标志,“从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SNP的主成分分析看,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最近……客家人母系遺传的线粒体RegionV区段9bp缺失频率为19.7%,与畲族很近”[2]873,客家方言区形成的标志,“由此可以说我们现在全世界、全国各地客家话是在宋代形成的。”,客家精神形成的标志,“从而形成一种融摄多种文化精华的新文化。所谓义励廉隅、抗志励节、朴实无华,而又悍劲伉健、坚韧不拔、勇于反抗、敢于奋斗的社会风尚,即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心理。”
但是学界较少观照到认同的标志。实际上,认同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参考维度。北宋年间,在郭福安治下的紫金山一带畲民确实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对汉族的认同。郭福安对紫金山一带畲民赤诚相待,传授技术毫不保留,把冶铁及铁制农具生产流程、技术要领传授给紫金山下旧县乡水东村蓝姓畲族同胞。畲族同胞掌握此技术之后,当地冶铁业成为谋生的行业。畲族同胞饮水思源,统一称打制的铁制农具为“福铁。”感恩戴德的畲族同胞还把水东村村名改为“郭坑村”。“原以木制工具为主的畲族居民,慢慢转用铁制农具。上杭旧县乡郭坑村蓝姓畲族村民的炼铁工艺,就是当年郭福安亲自传授的……为纪念郭福安的无私传授,畲族村把自己的村子改名为‘郭坑村’,以永纪念。”紫金山下畲民的感恩本质即是一种对汉族同胞的认同,也恰是这种认同的群体情感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畲民与汉人的融合。
三、畲汉和平融合视野下相关问题的再思考
1.畲族对汉族同胞的认同本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北宋年间,紫金山一带畲民对郭福安感恩戴德的情感认同,更深层次讲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学界是已经认识到历史上畲族产生了对华夏民族认同的情感心理。“畲、瑶、苗同源于湘西五溪蛮,粤东潮州是畲族在闽粤赣交界地最早的发祥地。在闽粤赣交界地,舍族受到客家谱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为祖地‘中原一带说’,受到进一步影响的舍族谱碟,在记述中还有上接炎黄的繁复世系。尽管这是虚拟的,但通过记载于谱碟的姓氏源流和祖先开基闽西后的世系,却可以看出畲族的祖地‘中原一带说’,反映了历史上畲、客的密切关系以及畲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心理。”[3]118但对学界一些专家所持的客家化畲族“中原一带说”虚拟说不敢苟同。是有为数不少畲族同胞深度融入汉族客家民系的血脉和文化里,成为华夏民族一份子,这部分畲族同胞认同中原祖地,自然有其血缘和文化渊源上的根据。
2.朝廷对郭家免徭役政策实质是北宋时期的民族政策
北宋年间,朝廷颁圣旨奖励上杭郭家,郭家世世代代免徭役而“勒其文”公告在县衙“厅事之东”告示众人,宋亡元继时,也“因而不改。”笔者认为这是北宋时期施予闽西客家地方的民族政策。众所周知,历史上未定居的畲民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食尽一山则他徙”[4]。不向朝廷缴纳贡赋,这也是畲民与朝廷长期的矛盾焦点。当时,紫金山一带畲汉融合的背景下,大量畲民通过使用汉姓融入汉族。比如许多林姓客家人前身即是畲族。感恩郭福安的德泽,也必然会有一些畲民使用郭姓。从一并照顾郭姓畲民的需要,积极争取朝廷给予上杭郭家政策优惠是可能的。
3.郭福安上杭场施政代表了民族融合的闽西模式
民族融合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必由之路。学界关于民族融合的客家民系形成地域,有“汀江流域说”“闽粤赣三省之交接地带说”“赣南说”“宁化石壁说”“以赣南为主的闽粤边区说”等,[5]89-95不一而足。学界关于民族融合的客家民系形成不同地域的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因为都是具体结合所在地地域特点进行的深入分析。客家民系形成模式本身大同小异,有地区差异的存在,就会有具体模式的差异。郭福安上杭场施政实际上代表了民族间和平融合的闽西模式,对今天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林开钦.《客家简明读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
[2]李辉等.《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遗传学报,2003年第9期
[3]周鼐、郭志超.《畲族谱牒中的华夏认同——以漳浦种玉堂蓝姓畲族为例》“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研讨会论文.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
[4][明]嘉靖《惠州府志》卷14《外志·瑶蛋》
[5]张佑周.《客家祖地:闽西》.作家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俞如先(1968--)男,福建长汀人,中共龙岩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客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融合 闽西 郭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