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碳金融话题的逐渐升温,学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经济与管理类期刊和报纸为数据源,对2002-2010年中国发表的1 062篇碳金融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文献产出经历了起步阶段、逐步增长阶段和快速增长阶段,研究数量、质量都有显著提高,同时研究方法从单纯理论研究逐步过渡到实证研究,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2002—2010年;碳金融;文献计量学;碳金融类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62-06
一、中国碳金融研究趋势分析:2002—2010年
(一)2002—2010年碳金融研究总体情况
文献计量学是综合数学、统计学处理手段,定量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一般包括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三个部分,目前已被公认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特征方法或专门方法,并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之中。
由于中国关于碳金融类文献的研究最早源于2002年,在此笔者拟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2—2010年经济与管理类期刊和报纸上刊登的中国碳金融类文献进行粗略统计,选择“中国知网”作为研究的文献数据源。
笔者以“碳金融”(或含“碳交易”)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截至2010年12月9日,共搜索到相关文章1 062篇,历年篇数如表1所示,研究的趋势变化如图1所示。
(二)2002—2010年碳金融研究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于碳金融的研究日益成熟和丰富,文献产出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总体而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2002—2004年共有3篇文献,平均每年1篇,说明研究碳金融的学者很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 逐步增长阶段。从2005年开始,中国对于碳金融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进入逐步增长阶段。2005—2008年,碳金融的研究文献(包括报纸)数量约为45篇/年,而这一时期正是全球碳交易应运而生的时期。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7年碳交易量从2006年的16亿吨跃升到27亿吨,上升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400亿欧元,比2006年的220亿欧元上升了81.8%,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2007年全年持平{1}。基于此,以碳交易为特征的碳金融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使得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3. 快速增长阶段。从2009年开始,对于碳金融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为各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更是催生了低碳金融的创新与发展。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和探讨的课题,需要研究人员给予理论指导或对策建议,使得这一时期研究文献数量快速增长。
二、中国碳金融研究内容分类统计分析:2008—2010年
对前部分文献进一步精细搜查,笔者将碳金融主要划分为三大部分: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关系研究、碳金融的创新性研究和碳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其中,由于目前碳金融主要包括基于碳交易的碳金融机制和基于节能减排的碳融资两部分,故将碳金融的创新性研究划分为碳交易机制研究和商业银行低碳业务研究,并分别抽出碳交易定价权研究和绿色信贷研究两个主要话题(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前述第一和第二阶段文献产出数量不是非常多,此部分主要以2008年以后文献作为统计对象,更具典型性。
(一)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关系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基于此,很多学者在低碳经济兴起的同时也开展了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并且研究逐渐深入,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助于全面地理解碳金融的起源并发挥其作用。
学者们共同的观点为:低碳经济发展为碳金融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由低碳经济发展所衍生的碳交易机制、社会责任与环境规范压力激发的低碳金融需求将推动碳金融机制的发展和完善;而低碳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金,更离不开资金的运作者——金融业的积极深度参与,碳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李平(2010)、罗晓娜、林震(2010)、初昌雄等(2010)认为:碳金融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需求。周秋玲等(2010)进一步从货币体系、投融资体系、衍生品市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侯亚军(2010)则从促使企业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增强向“低碳”项目“输血”的功能、推动“低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企业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碳金融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碳交易机制研究
从2002年起,中国学者便开始了对碳交易的研究,并且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09年之后,研究趋势迅猛上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深入探讨,体现了碳交易作为碳金融基础的重要性,也对碳交易的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随着低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因此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中国学者在探寻碳交易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王元龙、田野(2009)、周剑初(2008)等分析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参考。王江等(2010)、王玉海等(2009)总结了过渡期中国碳交易的情况,提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没有一套合适的碳交易制度安排,从而无法通过市场去配置碳排放权。张茉楠(2009)、贺军(2007)、郭莉(2009)等提出了中国碳交易制度的构建措施,主要包括统一交易机制、完善碳排放交易标准的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碳交易市场风险监管体制等。
(三)碳交易定价权研究
随着碳交易实践的深入开展,从2008年就有学者敏锐地发现了中国作为国际碳贸易最大的卖方市场却缺失碳交易定价权。这一观点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增加中国碳经济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发言权非常必要。
方虹(2010)、袁定喜(2010)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尚未真正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话语权和主导权。马万柯(2009)、王丽娜(2010)、袁定喜(2010)、周伟军(2010)等分析了中国目前碳交易中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碳金融建设发展滞后,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所和碳交易平台,更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难以同国际金融机构相抗衡。基于此,王丽娜(2010)、鄢徳春(2010)等提出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碳交易定价机制,需要政府提供相关政策的扶持,加强碳期货市场建设和国际合作,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信息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四)商业银行低碳业务安排
商业银行碳金融制度和业务安排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金融的主要体现。截至2009年,中国多数学者集中于探讨碳交易市场而忽视了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中的参与,2010年,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中的作用才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献数量突飞猛进,如何积极有效地发展碳金融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陈游(2009),李明、卢爱珍(2010)、郭清马(2010)分析了碳金融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国际博弈、经济效益、品牌效益等方面,挑战来源于交易成本、政策保障、人才储备、中介机构等方面,基于此,他们分别提出了应对性的措施。刘佳(2010)、连平(2010)系统地介绍了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识别与防范,并结合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的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唐斌(2008)、刘萍(2009)、董玉华(2009)等进一步联系实际,分别总结了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并进行引申和扩展。
(五)绿色信贷机制研究
关于绿色信贷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其主要是以环境金融、绿色金融为理论研究基础。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碳金融话题,所以仅对与碳金融开展有关的绿色信贷的文献进行粗略统计。
目前学者们均认为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金融杠杆,但是商业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过程中却障碍重重。党春芳(2009)、吴玉宇(2009)等探讨了如何排除绿色信贷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构建;陈海若(2010))总结了绿色信贷的起源与内涵、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绿色信贷在中国的研究情况。
(六)碳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碳金融是一个与环境、政治、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因此,碳金融及其创新必然存在着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风险。然而学者们对风险的专门研究却相对比较少,多数只是在重点探讨碳交易或碳金融创新之后简单提及,所以目前对碳金融风险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周剑初(2008)、段茂盛(2008)、苗晓宇(2010)、赵伟达(2010)等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潜在的各类风险,提出了防范的建议和措施,提醒金融企业在进行碳金融创新的同时,要聚焦风险和收益,适度发展,切勿盲目追赶。王留之、宋阳(2009)提出要充分认识到碳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刀”,如果风险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就能够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并使那些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产生流动性,同时也为金融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反之,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中国碳金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02—2010年
此部分将目前对碳金融的研究方法归为六类:理论借鉴法、经验引进法、个案分析法、前沿探讨法、文献综述法和实证研究法,并通过文献计量学统计各种方法的使用情况。对已有的1 062篇文献进行精确搜寻,主要统计对象为“中国知网”上影响因子排前120名的经济管理类期刊上关于碳金融的文献。统计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1)总体而言,中国碳金融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篇数还较少,这说明研究的深度还不够。(2)随着时间的推移,2010年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篇数明显多于2009年及以前,说明研究的质量不断提升。而表4列出了目前所用的研究方法,根据表4绘制出图2,可以更加形象地看出,理论借鉴法和前沿探讨法所占的比重较大,说明中国学者对碳金融的研究基本处于对碳金融的介绍阶段,而真正结合中国实际并用实际数据进行关联研究的非常少。
(一)理论借鉴法
理论借鉴法是通过借鉴已有的理论基础,运用已形成的系统化、规律化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类比分析或探究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渊源,从而使研究内容明晰化。在碳金融领域,最典型的是赤道原则和环境金融的提出。首先,为设定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环境与社会风险)的金融行业标准,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及指南建立了赤道原则,使其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李菲(2010)认为:银行业绿色经营呈现三种境界,即把绿色经营当成适应型策略的初级境界,把绿色经营当成经营战略的中级境界,将绿色经营融入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目前,多数银行还在第一、二种境界的交叉处或第二、三种境界的间隙处迂回,而最高境界既要升华赤道原则的应用思想,又要实现社会责任与商业责任、个人职业责任互融,使社会责任成为银行全员知行并进的价值观和行动力。其次,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极大威胁,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经济模式和低碳经济模式等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环境金融”的研究和实践应运而生,“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产品相继出台。邓莹(2010)通过探讨中国环境金融的可行战略与可选路径,从而提出要引导和促进商业银行开展环境金融业务,积极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相关活动。
(二)经验引进法
经验引进法是通过引进与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配套系统、先进技术和产品,服务于国内的碳金融研究与发展,从而填补空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并为国内碳金融的理论研究、发展策略、风险防范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王文军(2009)借鉴发达国家在低碳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方面的方法,结合中国现实,提出推动中国低碳发展的模式创新;刘志林等(2009)总结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分析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提出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发展和减碳结合、经济与社会并行;吴曦(2010)认为:日本加强能源和环境领域研发和美国调整低碳产业结构、形成低碳生活形态等都对中国低碳发展很有借鉴意义;王天慧(2010)提出:要借鉴西方国家碳金融的市场机制安排和产品创新,用以指导国内的碳金融发展。
(三)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主要用于研究碳金融的业务层面,通过借鉴国际上碳金融实践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银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性较强。但目前此方法的应用还不多,随着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发展,该方法的应用将日益广泛。目前中国已经在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设立了3家与碳排放有关的交易所,中国的商业银行已开始介入碳金融业务。陈游(2009)、杨涛等(2010)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欧阳(2010)提出了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推行低碳的措施:倡导低碳理念开展绿色信贷“贷动”产业环保、开通电子银行促使低碳生活化以及开展低碳经济创新支持低碳发展。
(四)前沿探讨法
前沿探讨法是对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进行探讨,或者通过分析那些有争议或者亟待发展的问题,从而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此类研究一般走在所研究领域的前沿,具有开拓研究新视野、普及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作用。目前此类研究方法在中国碳金融业中应用较广,这主要是因为碳金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新兴的金融形式,无先例可循,中国碳金融的应用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迫切需要寻求一条可行的道路。目前中国学者采用此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碳金融和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建设的关系研究(胡志伟等,2010;袁晓玲等,2010;薛皎等,2010)。(2)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研究(王玉海等,2009;李婷等,2010)。(3)中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业务创新研究(何德旭等,2007;张雳等,2010)。(4)碳交易定价机制研究(袁定喜,2010;李增福等,2010;王丽娜,2010;洪涓等,2010)。(5)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初昌雄等,2010;叶耀明等,2010)。
(五)文献综述法
文献综述法主要是对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截至目前,主要有2篇碳金融的文献综述。吴丽红(2009)从碳交易融资方式以及碳交易融资市场两个角度出发,介绍目前有关碳交易融资问题的研究现状。周健(2010)选取了碳金融的界定、碳金融工具、碳金融与金融业和相关政策支持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
(六)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数理阐述或者结合实际数据定量进行分析,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验证,克服了纯粹理论分析的单调,使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由于国内碳金融还处于探索阶段,数据多源于国外,在国内开展实证研究比较少,截至目前仅搜到4篇文献。樊纲等(2010)通过实际数据计算,提出根据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碳排放责任。史亚东(2010)通过建立两阶段最优化模型,对当前中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最优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提出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发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考虑未来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的增加,当前碳排放权的出口量存在最优规模问题。张跃军等(2010)基于状态空间模型、VAR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实证研究发现:化石能源价格与碳价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比例不断变化的协整关系。张秀生等(2010)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发展观及制度安排下效用函数改变后政府行为及其影响下的绿色信贷开展的外部条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提高环保执行效
率的途径。
四、结论及探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碳金融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研究范围较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碳交易机制等国际热点领域,对金融企业迫切需要的实际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另外,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金融的创新方面,忽视创新所带来的风险。(2)研究力度不够。截至目前,所统计的影响因子较高的经济与管理类核心期刊收录的有关碳金融的文章很少,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更是明显不足,还没有影响因子较高的碳金融或碳金融类专业性杂志。(3)研究方法单一。目前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和数理研究太少,且理论研究也多处于简单介绍阶段。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碳金融文献增长与行业发展存在正向相关性,中国的碳金融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关于碳金融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注释:
{1}戚雁俊:《基于碳交易的石化产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探究》,《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0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李平.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0,(8).
[2]罗晓娜,林震.低碳经济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0,(9).
[3]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
[4]周秋玲,苏依依.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J].新金融,2010,(8).
[5]侯亚军.碳金融——助推中国低碳经济[J].现代经济信息,2010,(5).
[6]王元龙,田野.碳金融的发展与商业银行的应对[J].中国科技投资,2009(7).
[7]周剑初.谁能抢占碳金融市场先机?[N].金融时报,2008-07-12.
[8]王江,隋伟涛.过渡期内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7).
[9]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和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1).
[10]张茉楠.温室效应引发全球生态恶化 低碳经济推动全球发展变革[J].中国经贸,2009,(8).
[11]贺军.中国应大力推进建立碳交易所[N].第一财经日报,2007-09-20.
[12]郭莉.碳金融发轫[J].投资北京,2009,(8).
[13]方虹,施凤丹.碳交易市场与中国碳交易定价权[J].产权导刊,2010,(8).
[14]袁定喜.我国碳贸易定价权缺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
[15]马万柯.论碳交易市场定价权[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16]王丽娜,朱亚兵.对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的几点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9).
[17]周伟军,孙景德,张超群.中国作为碳交易大国为何缺乏定价权?[J].金融与经济,2010,(8).
[18]鄢德春.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碳金融发展策略[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1).
[19]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10).
[20]李明,卢爱珍.碳金融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新疆财经,2010,(4).
[21]郭清马.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0,(6).
[22]刘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探研[J].金融经济,2010,(8).
[23]连平.拓展碳金融业务 提升银行竞争力[J].农村金融研究,2010,(9).
[24]唐斌,薛成容.碳金融:“寓义于利”新社会责任观的实践[J].福建金融,2008(9).
[25]刘萍.浦发银行成功试水碳金融[N].国际商报,2009-07-23.
[26]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9(3).
[27]党春芳.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9,(2).
[28]吴玉宇.绿色信贷机制建设的探讨[J].武汉金融,2009,(9).
[29]陈海若.绿色信贷研究综述与展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8).
[30]段茂盛.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8-04-24.
[31]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6).
[32]苗晓宇.从商业银行视角看低碳经济热潮中潜藏的风险[J].中国国情国力,2010,(8).
[33]赵伟达.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城市经济,2010,(8).
[34]李菲.银行绿色经营的三种境界与赤道原则应用思想的升华[J].金融论坛,2010,(4).
[35]邓莹.低碳经济的兴起与我国环境金融的构建[J].经济问题,2010,(9).
[36]王文军.低碳经济:国外的经验启示与中国的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7]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6).
[38]吴曦.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
[39]王天慧,孙慧.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发展的国际借鉴与启示[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5).
[40]杨涛,程炼.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兴业银行案例研究[J].上海金融,2010,(8).
[41]欧阳.做低碳金融的践行者——工行北京分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0,(7).
[42]胡志伟,刘勇.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省域竞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43]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5).
[44]薛皎,宋方.金融支持低碳经济模式与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2).
[45]李婷,李成武,何剑锋.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展望[J].经济纵横,2010,(7).
[46]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
[47]张雳,成巧云.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0,(25).
[48]洪涓,陈静.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2).
[49]叶耀明,张锡锋.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金融,2010,(7).
[50]吴丽红.关于碳交易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9,(12).
[51]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J].财经科学,2010,(5).
[52]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
[53]史亚东.中国在当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最优出口规模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9).
[54]张跃军,魏一鸣.化石能源市场对国际碳市场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0,(6).
[55]张秀生,李子明.“绿色信贷”执行效率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问题,2009,(3).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相关热词搜索: 年中 文献 金融 分析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