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23 19:00:3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带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俨然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开放型国家,受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影响逐年深入。企业的员工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渐的醒悟,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和密切,政府和整个社会对企业是否履行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及其呼声也与日俱增,为了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责任体系尤为重要,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责任 利益相关者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27-03

现阶段中,我国正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并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企业是其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微观主体,企业的财富创造功能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深远意义。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有必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理论基础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产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大环境下,也阐明了各类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探索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职能分工与职责定位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国际潮流、中国国情以及各种约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把握的结果,也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规划当代我国发展的成果。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卡罗尔层次责任理论。卡罗尔层次责任理论给人们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根据这个思路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及其相关组织已经到了提出社会责任标准并加以推行的阶段,我国应将注意力集中到努力发展经济,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加强法制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建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努力缩短与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差距;同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内在规律的研究,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社会责任发展之路。

作为第一个较为全面的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模型,卡罗尔模型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扩展,二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效回应和回应行动的综合。尽管卡罗尔没有明确定义什么是企业社会绩效,但其最大贡献是将以往人们所争论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系统化,提出了企业必须承担的、从经济到自由判断的四种不同责任,并将企业在处理企业与社会关系时所应考虑的、以前是分离甚至对立的社会责任、社会有效回应和社会议题观点进行综合。模型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义看法、责任、议题、回应之间相互作用的三维空间概念以及所蕴含的原则、过程、政策的方法为分析企业与社会关系议题研究引入新视野、构建了一个有价值的理论框架。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成果,促进了社会和企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取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地方政府片面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片面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地方官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指标,不惜牺牲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忽视企业对于环境等造成的破坏。地方政府对于企业无限度容忍和迁就,事实上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导致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使得资源开采枯竭、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有些地方为发展经济,在GDP挂帅的前提下,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招商引资,对跨国公司环境违法没有完全承担起监管和执法的责任。在经济腾飞的时代里,地方政府注重企业在经济效益的同时,常常忽视员工的工资收入、职业健康和权益保障的问题,对其关心不够,造成民工荒,员工闹事或上访等。同时,由于相关政策的不甚明朗、掌握的尺度不一或者执行的力度不够,企业在进行慈善或者公益活动时的经济支出,有时很难得到税收优惠或者减免,从而影响企业投身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政府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使得很多地方官员不仅不能被问责,反而会因为创造经济利益而得到升迁,形成恶性循环。

2.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我国法律法规颁布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条例,在《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第十七条规定:“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但由于相关执法力度不够,消费者对一般规模企业的影响力的局限性,以及侥幸的企业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利益相关者反抗而得过且过,尽量逃避应尽义务。

企业因为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受到的惩罚不足以对企业生产警戒和约束。违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这对于守法的企业来说,很不公平。这种现象容易诱导守法企业放弃社会责任,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在认证机构的法律监管方面,国务院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明确规定:对认证机构违法认证可最高处罚5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负有直接责任的认证人员,撤销其执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事实上却是,认证条例实施几年来,鲜见有认证机构被处罚的,被移交司法机关的有关责任人,更是凤毛麟角。在认证制度方面,有法不依,处罚不严的问题助长了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权威机构认证过程中的失信行为频频发生。

3.企业自身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乏,从本质上讲是由于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管理理念上还是停留在古典阶段,通过增加员工的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求得企业经济利益,忽视员工的权益,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不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以及安全保障等问题提上日程,只是依靠单纯的压低劳动力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来谋求表面的、短期的利益,从而导致员工积极性下降,最终导致企业劳动效率降低,在事实上反而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企业缺乏开放式的经营和长远的战略思想,仅仅将目光摆在眼前和企业内部,却未能将企业的生产力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不惜以牺牲整个社会相关利益的代价来满足企业的眼前利益,终究不可能认识到,一个企业只有真正的融入到社会才能在社会上长足发展。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方案

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带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俨然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开放型国家,受国际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影响逐年深入。企业的员工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逐渐醒悟,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和密切,政府和整个社会对企业是否履行和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及其呼声也与日俱增,为了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责任体系尤为重要,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树立全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理念。当今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大,而且社会公众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更加的关注,它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适应经营环境和公众的要求,追求多元化的经营目标。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长期的自利行为,因为这会为企业提供和谐的外部经营环境,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优秀的人才,并能通过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来规范企业行为,改善内部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些社会问题是由企业直接造成的或者说是与企业有一定的关系,企业理所当然要为此负责。即使有些社会问题的诱因不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解决这些问题对企业可能是一种机会,能提高企业的经营开拓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也可能会因社会环境的改善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切实保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亚当·斯密在谈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利时说:“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能在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这原则是完全自明的,简直用不着证明。”可见,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真正认识到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将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从而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加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从产品外观到产品质量都应该符合市场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来有效地践行应该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

2.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成功,其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政府在领导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主导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尚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情况下,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政府应引导企业和市场构建新的更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商业伦理和价值观,制定政策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行奖励与支助,制定法律对违规违法的企业行为进行处罚,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引导和推动方法。

政府在建立相关信息平台、发布信息指引、国有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营造社会良好氛围等方面的优质服务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非常重要。而在与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接轨包括有关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国际公约谈判、劳工标准谈判等方面,政府就更有责任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了。政府应积极组织与国际接轨方面的事务,推进各种中国标准和规范走向世界的进程。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政府应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中切实起到组织领导作用,并在组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非常有必要成立相应的政府协调管理机构,并且由政府规划全社会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立的总体安排和进程,使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进程协调发展。具体方法上可以重点组织领导好大型国有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找到突破口,使其起到市场示范和表率作用,进而全面推行。

3.强化舆论监督作用。要促进社会责任的稳步发展,除了借助政府的力量以及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以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发展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必须关注的问题,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督促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情况。加强媒体的导向作用,主流媒体及非主流媒体有义务强化对不良事件的披露和评论,使公众能够及时清楚地了解事件的始末。媒体的曝光有利于避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对于发生的时间有所隐瞒。网络媒体的关注能够使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使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对事件的始末、性质、结果、以及现行的管理制度等进行探讨分析。媒体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地促使社会民众形成共识,激发民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民众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的企业的品行、服务进行抵制,利用舆论的压力使企业认识到怠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严重性。媒体的披露及评论,能够使政府更多地了解群众的呼声,从而加强政府法律制度的建设。

4.推进实施国际SA8000标准。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家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并且体面的工作条件。SA8000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SA8000标准是一个通用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用于公共机构;另外,SA8000标准还可以代替公司或行业制定社会责任守则。加大对SA8000的宣传力度,让全国的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认知SA8000的内容和宗旨,使企业认真研究和学习SA8000并制定相应对策,以应对新的挑战。同时应出台配套的促进和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尽快进入角色。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SA8000对我国现实和潜在的影响与作用,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战略出发,正确评估国内企业推行SA8000几年来的得失。通过SA8000可净化行业环境,使企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本着稳步推进、和谐发展的原则,筹划SA8000推行工作,采取包括批准设立国内的认证机构等有效措施,努力降低SA8000认证成本。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愿通过SA8000认证,认真总结实施SA8000取得良好效益的企业的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

[黑龙江省2011年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1-180HLJ,项目申请人:多丹华,项目负责人:李景山]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唐日松等译.国富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陈宗兴,黎友焕,刘延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M].人民出版社,2010

3.金丹.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张志强,王香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化及其体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5(9)

5.姜启军,贺卫.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选择与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与经济管理,2005(11)

(作者简介:多丹华,黑龙江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企业文化;李景山,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研究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贾伟)

相关热词搜索: 构建 体系 论我国 社会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