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兴山羊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供养殖者和农村基层兽医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山羊脑包虫病;临床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22-01
2013年,兴山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力争将兴山县建成湖北省生猪调出大县,使山羊年出栏量达32万只。同时,山羊市场行情年年上行,全县养殖户养殖热情高,山羊养殖产业发展极为迅速,2013年全县新建标准羊栏400多栋,目前存栏已达到35万只,但是由于山羊引种来源地极广,加上养殖场内养犬,导致粪便污染严重等,使山羊脑包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该县水月寺镇畜牧中心2013年门诊接诊数量就达10多次,给养羊殖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3年4月,笔者接到水月寺镇某养殖场畜主报告,其饲养的部分山羊单眼或双眼失明,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患羊向一个方向无目的地转圈,遇障碍物时奋力前冲而摔倒或静立不动。经调查发现,该场存栏178只山羊,全部从周边县(乡)引进,饲养员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中有2只母羊发病严重,已经死亡2只,出现明显神经症状的有5只。2013年9月,该镇另一养殖户存栏77只山羊,出现同样病症,死亡6只。
2 发病原因
羊脑包虫病即羊多头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科动物的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狐等动物的小肠内,多头绦虫长40~100 mm,宽5 mm,虫体包含200个以上节片,不断排出含卵节片于外界环境中,羊吞食被含卵节片和虫卵污染的饲草,在小肠内溢出一种叫六钩蚴的幼虫,六钩蚴很快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到达羊脑,发育为囊状虫体,俗称脑包虫。
3 临床症状
病羊初期表现脑膜炎和脑炎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加快,兴奋或沉郁,有明显神经症状,也有将头低垂于胸前,病羊常于数日内死亡。大多数病畜初期神经症状不明显,随着脑包虫逐渐长大,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垂头呆立。虫体寄生在脑部的部位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的将头偏向一侧旋转运动,步态不稳,站立时四肢外展或内收,有的头向后仰,有的用头部长时间紧抵障碍物。在脑包虫感染后期,虫体寄生脑部浅层的羊只,触诊头骨往往变软,皮肤隆起。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确定该病。羊感染此病后,在一定时期出现无目地的转圈运动,其转圈方向与寄生部位大多数是一致的。根据临床经验,一般患羊转小圈则虫体寄生在浅层,转大圈则在深层,低头在前,仰头在后,平头寄生在中部。后期寄生部位皮肤稍隆起,用手触摸骨质萎缩变薄甚至穿孔,指压感到骨质变软,患羊疼痛不安,轻叩患区有浊音。
5 治疗
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寄生头部前脑表面的虫体可实施手术摘除。
首先将羊横卧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分点注射盐酸普鲁卡因。麻醉2~3 min后,在骨质变软的部位作U字形或十字切口,切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不切破骨膜,分离皮瓣将它翻开用线加以固定,切口长宽均为2 cm。露出颅骨,先用骨钻将头骨钻一小孔以作支撑,用圆锯在骨质上开一小孔,用力均匀,使脑膜暴露,不损伤骨膜。确定包囊位置后,用注射针头
相关热词搜索: 山羊 防治 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