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我结婚8年了。由于我和我先生的工作都很忙,一直没有要小孩。今年我已经33岁了,特别想要个孩子。令人高兴的是我终于怀孕了。可是最近我经常发烧、咳嗽,感觉全身无力。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我得了肺结核。听一位朋友说,如果怀孕期间得了肺结核不仅会使结核病加重,而且对胎儿和孕母都有不好的影响。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广东 李红
李红读者: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在肺部引起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妊娠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是5%~7%。至于你所担心的妊娠对肺结核是否有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不过近年来经研究发现,妊娠及分娩通常来说对肺结核没有不好的影响。那么,反过来肺结核对妊娠有无影响呢?一般情况下,非活动性肺结核或者病变范围不大、肺功能正常的肺结核病人,对妊娠过程和胎儿发育无明显影响。而活动性肺结核则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会使流产、早产、胎死宫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几率增加。所谓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患者有发烧、咳嗽、盗汗、全身乏力等症状,经胸部X线检查有浸润、渗出性病变及血沉加快等表现。所以肺结核活动期的患者应避免妊娠。如果已经妊娠,该患者则应在妊娠8周内实行人工流产,然后进行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待1~2年后再考虑妊娠。
如果怀孕时患有肺结核,该怎样进行治疗呢?我们都知道抗结核药有毒副作用,为避免其对胎儿造成损害,应该慎重选择抗结核药。目前临床上治疗妊娠合并肺结核的首选药为异烟肼。虽然异烟肼可以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但目前尚未发现异烟肼有肯定的致畸作用。此类患者应慎用利福平(一般认为在怀孕16周后可以服用利福平),禁用链霉素。因为链霉素会使胎儿的听力减退甚而造成婴儿先天性耳聋。此类患者在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后可继续用药1-1.5年。对妊娠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一般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反复咯血、肺部有空洞而久治不闭合,且肺部病灶比较局限者,为避免其病情恶化可酌情在妊娠前半期进行手术治疗。
辽宁 郝刚
切除附睾会影响性功能吗
编辑同志:
我今年35岁,两年前患上了附睾炎,经治疗后阴囊内仍有肿块,经常感到疼痛不适。医生建议我做附睾切除手术,但我担心术后会影响性功能。请问,我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广西 李进
李进读者:
慢性附睾炎多从急性附睾炎迁延而来,其临床症状不一。有的仅有微痛及胀痛,附睾内有硬结。慢性附睾炎可反复发作,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反复发作的附睾炎患者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另外,久治不愈的慢性附睾炎(局部疼痛或硬结较大)患者,也应进行手术治疗。
附睾的生理功能有二:①分泌的液体参与精液的组成并营养精子,促进精子继续发育成熟,使其更具活力;②贮藏精子,当男性发生性行为时,可通过射精,使精液连同精子经射精管、尿道一起排出体外。如无性行为时,精子便在附睾内渐渐死亡,被机体吸收。
附睾切除后是不会影响患者的性功能的。性激素是产生性欲和性兴奋的物质基础;附睾是分泌性激素睾丸酮的基础。大脑和脊髓都存在性兴奋中枢。阴茎勃起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性刺激会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性中枢的兴奋,然后将兴奋的信号传给脊髓,使脊髓生殖器勃起中枢兴奋,引起阴茎上的动脉扩张、海绵体充血,从而使其勃起。可见大脑对阴茎勃起起着控制和支配的关键作用。即使双侧附睾都切除,只要神经系统不受破坏,患者无心理障碍,其阴茎的勃起就没有问题,也就不会发生阳痿了。
黑龙江 郑振瑶
经前为啥会“全身浮肿
编辑同志:
我今年16岁,来月经已经3年了。虽然月经比较正常,但每次来月经之前,我便感到浑身难受,比如脸部和两脚都有些浮肿,乳房胀胀的还有点疼。自己的情绪也变得很坏,特别愿意生气。但月经过去之后,这种情况就会好转。比我小1岁的表妹也有类似的情况。她还说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她就吃点避孕药,吃过避孕药就会好一些。请问,我俩得的到底是什么病?应该怎么办呢?
河南 刘慧
刘慧读者:
根据你诉说的情况看,你们俩得的是“经前症候群”,临床上也叫做“经前紧张症”。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经前紧张症,其中一部分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以至于无法正常地工作与学习。经前症候群通常发生在月经来潮之前或者行经初期,患者常出现小腹和乳房胀痛、水肿、失眠、记忆力减退、抑郁、易激动等症状。当月经来潮之后,这些表现会逐渐自行消失。目前经前症候群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最近研究发现,此症的出现可能与卵巢激素失调、神经递质异常、维生素B6缺乏以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治疗经前症候群,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其中非药物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此症的患者不要有思想负担,要放松心情,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其次,要少吃甜食和含盐量高的食物,因为多吃甜食会使人情绪不稳定,多吃含盐量高的食物会加重脸部和双脚的水肿。建议你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及谷类等食物。再次,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对于治疗经前症候群也有好处,因为运动能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可减轻全身水肿的症状。如果此症的患者在做完运动之后,洗个温水澡,不仅有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亦能把自己从紧张、郁闷的心情中解脱出来。另外,生活要有规律,应该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药物治疗经前症候群,主要应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比较明显,可以口服抗焦虑药,如阿普唑仑等;若患者全身水肿的表现比较突出,可以口服利尿剂,如螺内酯等,而且螺内酯对改善精神症状也有效。另外,口服避孕药或者维生素B6也可使症状得到缓解。
福建 张丽
小儿睡觉时总出汗是咋回事
编辑同志:
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他晚上睡觉时总是出汗,为此我们忧心忡忡。请问,孩子这样正常吗?他是不是缺钙或者体质虚弱呢?
云南 赵敏
赵敏读者:
出汗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代谢产物。小儿由于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也相对较多。同时,由于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因此,小儿在睡觉时常会有出汗多的现象。这是正常的现象,属于生理性多汗。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担心。生理性多汗多见于3~7岁的小儿,常发生在小儿入睡后的半小时之内,一般会于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且以额头出汗为主。生理性多汗可随小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但如果孩子平时身体较虚弱,夜间入睡时又
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至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导致小儿病理性多汗最常见的原因是佝偻病。此病是因为患儿缺少维生素D而发生的。患有此病的小儿除夜间多汗外,往往还有烦躁、睡眠不安、易惊醒、方颅、枕秃、鸡胸等症状。如果小儿存在上述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患儿在饮食上也应注意多进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鱼、虾皮等。经过积极的治疗,患儿的多汗症状可很快得到纠正。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症状,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等表现,则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这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多汗症状即可消失。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会出现夜间多汗的症状。故小儿发生夜间多汗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便进行对症治疗。
广西 周虹
慢性腹泻久治不愈要注意查血糖
编辑同志:
近来,我常患原因不明的腹泻,经验血,发现我的血糖有轻度升高。医生说我的腹泻可能与血糖高有关。请问,腹泻怎么与血糖高有关呢?难道我患了糖尿病吗?
福建 郑浩
郑浩读者: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有的患者长年累月地腹泻,却找不到病因。若出现这种情况,你就应考虑是否患了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糖尿病病人并无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典型症状。其中一些人往往是在体检化验时才意外地发现患了糖尿病,而这时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已经出现了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视力障碍、肢体麻木疼痛、皮肤瘙痒、疖肿、腹泻、阳痿、月经紊乱等糖尿病并发症。临床实践已证实,糖尿病病人约有20%以上会发生顽固性腹泻或便秘,其中有的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进行,有的腹泻呈持续或间歇性发作。糖尿病性腹泻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未能被早期诊断和进行有效的治疗,使其长期处于慢性高血糖状态。这种高血糖状态引起了血管系统的病变和神经病变,进而导致了各脏器包括胃肠道的损害,于是便发生了腹泻。
当慢性腹泻病人病因不明时,就要警惕是不是糖尿病在作怪了,这时就应及时检查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旦被确诊患了糖尿病,就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医嘱选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和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以避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湖南 李伟峰
老年人为何不宜在下肢输液
编辑同志:
我父亲今年62岁,最近刚做完胃部手术。手术后他每天都要打吊针,因为输液针扎在手上很不方便,所以,父亲让护士把针扎在脚上。但护士不同意,说这样对病人不好。请问,真是这样吗?
河北 付军
付军读者:
护士这样说是有道理的。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大手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往往较差,加之手术会造成失水、失血,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因而容易形成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如果输液针扎在下肢,患者下肢的活动会受到限制。这样就会造成其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更差,更易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以致使患者出现患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如果静脉中的栓子脱落,栓子可栓塞在肺、脑、肾等部位,引起严重后果。
因此,手术后的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在输液时尽量不选用下肢静脉,宜选用血流丰富的上肢静脉。同时,医生还应鼓励病人术后要早一点活动,如在床上活动上下肢,做腿部肌肉按摩等;若病情允许可早日下床走动,以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
北京 王明凯
颈椎怎么也会长“肋骨
编辑同志:
我是个打工者,最近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感觉脖子痛、肩痛。我去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我得了颈肋综合征,而且还说我比正常人多长了一根肋骨。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这会不会影响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呢?
山东 赵东
赵东读者: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颈椎是不应该长有肋骨的,但仍有0.5%的人因发育畸形而在颈椎上长有肋骨。临床上颈肋综合征是指由于患者的第7颈椎的横突异常增生,隆突形成肋骨,而使胸廓的出口变小,以致出现血管和神经的压迫症状。当然也有患者的第5颈椎或者第6颈椎长有肋骨,但这类情况极为少见。这种增生的颈肋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两侧。患有颈肋综合征的病人不一定有症状。他们一般幼年时无任何症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40岁之后,由于颈肋软骨逐渐骨化,使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而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颈部强硬、肩痛、手臂疼痛等,如果患者把头偏向患病的一侧,可以暂时缓解疼痛。另外,有的此病患者还有手指发冷、肿胀、肤色苍白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患肢瘫痪、感觉消失,甚至手指坏死等。临床上通过颈椎X线拍片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即可明确诊断。
对于患有颈肋综合征的病人,专家建议应首先采取保守疗法,如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推拿、针灸、理疗、锻炼肩部肌肉等,而且绝大多数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如果症状较重,而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进行手术切除颈肋。
江苏 郁文静
患胆囊结石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编辑同志:
我今年63岁,1年前我在进行体检时医生说我的胆囊里有泥沙样结石。因为当时我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也没有治疗。可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感觉右上腹疼痛,还有恶心、呕吐、打嗝等症状,尤其是在吃了一些油腻的东西以后,我的上述症状就更加严重。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我切除胆囊。请问,我应该怎么办?
温州 温强
温强读者:
胆囊结石多见于成年人,其中尤以女性为多见。但在老年人中男女的发病率基本相等。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与胆汁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的改变、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患有胆囊结石的病人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别。据统计,约有20%-40%的胆囊结石病人终生无症状,有的仅在常规体检或者手术时偶然被发现。而有些病人则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特别是近年来电视腹腔镜的应用,使该病患者不需要剖腹即能将胆囊切除,而且疗效确切。因此有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病人,应及时实施胆囊切除术。无症状的该病患者,一般认为不需要立即切除胆囊,但是应该随诊。胆囊结石患者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择期进行手术治疗:①口服胆囊造影剂碘番酸后,胆囊不显影;②胆囊结石直径超过2~3厘米;③合并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病人,其血糖浓度已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④老年和有心肺功能障碍的该病患者。对于后两种胆囊结石的患者来说若被迫进行胆囊结石的急诊手术,其手术的危险性将远远大于择期手术。
江苏 李丽华
相关热词搜索: 肺结核 患上 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