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最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中医辨证;固定处方;中成药微调平衡法;大肠癌
1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治疗大肠癌
由于手术切除仍为目前治疗大肠癌症的主要方法,所以单纯以中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报道较少见。多数学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治疗大肠癌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采用中药配合化疗治疗Ⅲ期大肠癌手术后患者92例,化疗采用MFV,MF,MFE,MFC方案,中医辨证分为脾肾两虚、脾胃不和、心脾两虚等型,基础方为黄芪30g,黄精、枸杞、鸡血藤、槐花、败酱草、马齿苋、仙鹤草、白英各15g;脾肾两虚型加党参15g,白术、菟丝子、女贞子各l0g:脾胃不和型加党参15g,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各l0g;心脾两虚型加党参、枣仁各15g,茯苓、当归各l0g,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1年生存90例,生存率97.83%,治疗3年总例数76例,生存70例,生存率92.1%l;治疗5年总例数51例,生存36例,生存率70.59%。采用中药配合MLF方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26例,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下注型、瘀毒内结型、肝胃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结果近期有效率38.4%,略高于对照单纯化疗组,而在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王以胜将本病分为脾虚型,湿热型、气血双亏型;刘佃温等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气血虚衰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邵梦扬等将本病分为湿热下注型、毒邪壅盛型,瘀血内结型、气血两虚型、脾胃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许多学者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解毒散结,消坚破积。
2中医固定处方治疗大肠癌术后病人
为便于研究很多学者用固定处方治疗大肠癌术后病人,用健脾化生汤(党参、黄芪各30g,白术、云茯苓各20g,陈皮、姜半夏各l0g,当归、阿胶(烊化)各15g,1剂/d,煎汤300m,l分2次温服。具有健脾益气,补血活血的功效,适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配合化疗治疗106例结肠癌患者。结果生存≥3年83例,3年生存率82.2%;生存≥5年59例,5年生存率58.4%,与同期术后单纯化疗64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观察47例术后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在化疗时联用本方治疗,结果对照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下降,而观察组免疫功能不仅没有降低,且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用扶正解毒汤为基本方(党参15g,白术、茯苓各12g,黄芪30g,白英20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精、女贞子、仙鹤草各15g,田三七(研末冲服)15g,甘草4g,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具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大肠癌术后患者)配合化疗、放疗(化疗期间改用扶正健脾汤,放疗期间改用扶正养阴汤)治疗260例中、晚期大肠癌术后患者,结果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6.12%,21.73%,平均5年生存率达到52.78%,取得较好疗效。
3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
3.1平消胶囊主要成分为郁金、白矾、五灵脂、火硝、仙鹤草、马钱子等8味中药,1次/d,6片/次,口服。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采用平消胶囊联合介入化疗及肝体外照射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32例临床比较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82.35%和66.66%,(P<0.05;进展率(PD)分别为0%和13.33%(P<0.001);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2.35%和53.33%(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
3.2华蟾素注射液是中华大蟾蜍皮水制剂具体用法为华蟾素注射液20-4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1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个月为l个疗程,休息4周后再用第2疗程。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积溃坚的作用。应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21例大肠癌,有效率37.5%,经观察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未见白细胞下降;华蟾素加化疗治28例,有效率71.43%,疗效高于华蟾素组和化疗组(P均<0.05)。
3.3康赛迪胶囊含人参、黄芪、斑蝥等多种药物,具体用法为2次/d,每次两颗口服,连服30d为1个疗程。具有扶正固本,攻毒散结的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用康赛迪胶囊治疗30例大肠患者1个月,结果显示本品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P<0.001),总有效率为83.33%;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12例,稳定12例,P<0.01;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改变13例,无改变14例;血、尿、肝肾功能等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过度表达研究,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大肠癌免疫预防裸鼠移植瘤发生,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深入探讨中医药抗耐药,减轻化疗反应,防治大肠癌转移,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诸方面的疗效,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程颖,张彩霞.大肠癌内科治疗的现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2(01).
[2]王文海,周荣耀,邹菁.肠益煎治疗大肠癌术后5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06).
[3]刘静安,张悦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术后154例临床观察[J].中草药,2000(05).
相关热词搜索: 小议 中医 治疗 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