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非损伤性腹痛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LC术后非损伤性腹痛诊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炎5例,胃癌2例,单纯胆总管扩张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浅表性胃炎16例,胆道蛔虫4例,Oddi乳头括约肌炎性狭窄1例。检查阴性者5例,均治愈。结论:LC术后非损伤性腹痛一定要分清病因,对症处理,经过积极治疗,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非损伤性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是普通外科常见和普及的手术,LC术后近期内出现上腹疼痛临床上时有发生。腹痛原因多样。可分为损伤性及非损伤性因素。2005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LC患者700例,其中约100例于术后60天内出现上腹疼痛,甚至出现发热、黄疸,排除与手术有关损伤性因素外,本组36例均与非损伤性因素有关。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35~69岁。原发病变:30例胆囊结石,6例胆囊息肉样变。再次腹痛为术后5小时~60天,其中7天内5例,7~60天31例。伴发热12例,黄疸8例。
辅助检查及发现:影像学检查:本组患者全部行B超及生化检查,胃十二指肠镜25例,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5例,CT检查12例。检查结果:胰腺炎5例,胃癌2例,单纯胆总管扩张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浅表性胃炎16例,胆道蛔虫4例,Oddi乳头括约肌炎性狭窄1例。检查阴性5例。
治疗:①急性胰腺炎5例,予以中西医结合、禁食补液抗感染、中药经胃管注入治疗后痊愈。②胃癌2例,均行胃癌根治术后痊愈。③胆道功能紊乱(排除胆道结石、肿瘤、狭窄及消化性溃疡、胰腺炎)5例,予解痉消炎利胆治疗后痊愈。④胆道蛔虫症4例,予解痉消炎利胆及驱虫治疗痊愈。⑤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浅表性胃炎16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制酸护胃治疗后痊愈。⑥1例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后痊愈。
结 果
本组病例经积极诊断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全部治愈。部分胃十二指肠病例长期服中药。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 论
LC术后非损伤性腹痛以往统归属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其原因复杂,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不能明确诊断及及时正确的处理,往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给医生带来不少困挠。在处理这类患者时,首先要排除损伤性因素,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处理胆瘘,胆总管残余结石,残留胆囊等。
胰腺炎LC术后胰腺炎从理论上讲,去除掉胆源性因素,发病率应减少,但患者由于体质差,加上不当的高脂饮食,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炎性水肿,均可引发胰腺炎。经过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多能缓解。
胃癌患者术后持续性腹痛,该做的检查一定得作,本组2例患者做胃镜后证实胃癌,及时手术,术后恢复。
胆道功能紊乱:切除了尚有功能的胆囊后,胆道系统压力的生理调节受到影响,可引起Oddis括约肌痉挛或松驰,严重者可产生类似胆绞痛的临床症状。一部份患者(胆囊在术前功能还比较好的)在切除胆囊后,消化功能受一定影响,有腹痛、胀、腹泻等症状。同时伴有心理上的不适症状,须给予对症处理。
胆道寄生虫症:蛔虫是肠道常见寄生虫,通常寄生在小肠,当胆囊切除后,近期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蛔虫可能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表现为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疼痛,间歇性发作,其症状重体征轻是本病特点,确诊病例经驱虫和对症处理治疗,效果良好。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浅表性胃炎:有部份患者,本身就伴有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术前上腹疼痛的症状,不仅仅是由于胆囊结石所至,仅作了LC手术,消化系统的症状有可能更突出,因此,术后仍需经内科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有时患者还需长期服药。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前者指Oddi括约肌炎性瘢痕狭窄,后者指切除有功能的胆囊后,原有Oddi括约肌与胆囊之间协同作用遭到破坏,而使Oddi括约肌处于痉挛状态,造成胆道压力增加,胆总管扩张,导致腹痛。对功能性Oddi乳头括约肌功能紊乱的诊断应持谨慎态度,首先注意与影像检查难以发现的胆总管细小结石相鉴别。目前最终确诊金标准是ERCP。本组1例患者术后腹痛反复发作,行ERCP检查证实为Oddi乳头括约肌炎性狭窄,行乳头肌切开后,症状消失。
参考文献
1 邓宏武,汪东文,樊巍巍,刘志华.LC术后近期腹痛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2:13.
相关热词搜索: 腹痛 术后 损伤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