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生物学和分子特征,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主对肿瘤反应而释放的一类物质。肿瘤标记物可表现为量的异常或功能异常。它们可能位于细胞内或细胞表面,或分泌至细胞外间隙,甚至进入血液循环。本文将对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和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综述。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肠癌;诊断;检测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小弯、贲门部。胃癌从组织学上分为腺癌、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早期胃癌,病变均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病理可分隆起型(息肉型)、平坦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3型。中晚期胃癌,也称进行性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胃壁全层,常有转移[1]。
1胃肠道肿瘤标志物
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高,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生存率,除及时进行内镜和X线检查外,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其他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率,肿瘤标志物是其中之一。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分子结构之间的质和量的差异,可通过不同方法探测到这些差异。目前肿瘤标志物较多,有人将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分为肿瘤基因表型标志物、肿瘤基因标志和细胞骨架。常用的标志物,如人们熟知的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包括小肝癌)的重要指标,还可作为随访和复发的指标[2]。癌胚抗原(CEA)是诊断直肠、结肠癌的标志物,但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较新的肿瘤标志物如糖链抗原19-9(CA19-9)为低聚糖类肿瘤相关糖类抗原,胰腺癌敏感标志物,与AFP、CEA联用,对胃肠道诊断很有价值。Span-1为早期诊断胰腺癌提供有利线索。对于胃癌,目前尚缺乏较理想的标志物,因为阳性率大多低于50%,如MG-7-Ag。除通过血清学检测这些标志物以发现存在肿瘤的可能性外,人们还采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方法做体内肿瘤的定位研究。因此,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3]。
2胃肠道肿瘤的检测方法
检查胃癌的方法目前比较多,但各有利弊,选择得当则可扬长避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怎样选择这些方法是不应该一概而论的,应该根据受检者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医生多会为患者作出选择。总的来说,胃镜是目前胃癌诊断中应优先选用并可以单独使用的检查手段,而钡透、B超、CT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和肿瘤标记物一类的方法是处于一种弥补、备选和辅助诊断的地位,除了一些中晚期胃癌和有经验医师综合判读的情况外,一般不宜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做出诊断结论。当然在选择胃癌诊断方法时还应注意克服“费用越高越先进,项目越多越有利”的误区,以免延误胃癌的诊疗过程和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及费用。“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是多数人在生活观察中所得到的印象。事实上目前癌症患者的病死率的确很高,其原因之一是多数癌症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了。就中晚期癌症而言,尽管世界各国科学家做了很多努力,但目前的治疗效果仍不十分理想。然而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现在还是比较可观的,目前我国治疗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已达至90%以上。因此除了继续努力寻找和发现新的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外,争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目前降低癌症病死率的一个可取的途径[4]。
3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和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由于在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可接受的质量控制办法,因此,同其他肿瘤一样,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还存在不同看法。但随着肿瘤标志物已经显示出来的临床实用性,单克隆抗体技术的不断完善,测定肿瘤标志物的方法也得到相应的改进和简化,更加适于临床应用目.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了它的重要性[5]。
3.1CEA一般情况下把CEA看作是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肠癌的标志物,但它不是消化道肿瘤的特异抗原,对其他系统肿瘤也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上CEA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在20%-30%之间,常把它作为胃癌的第二标志物。
3.2CAl9-9CAl9-9为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戊糖Ⅱ,是一种糖蛋白肿瘤抗原,与Lewis血型成分有关,胚胎期主要分布于胎儿的胰腺、胆囊、肝、肠等处,成人期则在胰腺、胆管中有少量生成,在唾液、胰液、乳汁中含量较高,在正常血清中含量较低。但当消化系统发生癌变时,血清中CAl9-9浓度会有明显升高,因此又把CAl9-9叫做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l9-9是胰癌的首选标志物,在胃癌有30%-40%的阳性率。在消化系统良性病变时CAl9-9也会升高,但一般增幅不大[6]。
3.3CA72-4CA72-4是一种分子量为220-400kD的粘蛋白,对各种上皮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系统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在胃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为胃癌的首选标志物与CEA和CAl9-9同时测定,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敏感性。CA72-4和CAl9-9是胃癌最敏感的标志物,CA72-4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40%-50%,与CAl9-9或CEA同时测定可将早期诊断胃癌的敏感性提高10%-20%。
3.4CAl25CAl25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200kD,是卵巢癌的首选标志物,在其他恶性肿瘤也有较高的敏感性。CAl25联合腹腔镜是预测胃癌腹腔转移的良好指标,也是指示应用腹腔镜检查的标志。CA242、CAS0在消化道肿瘤和其他系统肿瘤中也有较高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在60%左右,但特异性不高[7]。
3.5AFP产生AFP的胃癌(由免疫组化找到AFP阳性的胃癌细胞和血清中AFP浓度升高)患者的预后较差,并多见于进展期胃癌。在极少数早期胃癌中,若属于产生AFP的胃癌,则极易出现肝脏的转移,持续的AFP升高预后极差,给予ADM和5-FU治疗后,若AFP浓度下降则说明治疗有效,影像学可见肝脏的多发转移灶减少。对没有肝脏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与小剂量的CPT-11和顺铂治疗后亦可见瘤体的缩小和AFP的降低[8]。
4结论
某些标志物在胃癌诊疗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确认,目前用于胃癌临床分析TM绝大多数特异性不强,但已观察到某些应用价值和前景,如细胞因子类的白介素系列(IL-2、II,2R、IL-6、IL-10、TNF等)及其可溶性成分;粘附分子中的E-选择素、VCAM-1、ICAM-1及MCP-1、STK1、P53蛋白等等。这些分子的作用涉及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胃癌的发生、进展、分期、治疗与疗效判别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的临床实用性有待评估。
参考文献
[1]陈文彰,董林.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诊断胃、结直肠癌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03).
[2]姚爱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检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01).
[3]彭之磊,杜祥.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9(07).
[4]胡晓爱,曹广斌,王卫.血清肿瘤标志CEA和CA724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4).
[5]王兵济,范彪,熊斌.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1).
[6]朱传金,彭莉,刘美琴,赵慧红.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诊疗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06).
[7]杨雪琴,陈创,候晋轩,杨国梁,李雁.多肿瘤标志物C12蛋白芯片对晚期胃肠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
[8]陈智,梁培育.尿路上皮性肿瘤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03).
相关热词搜索: 直肠癌 研究进展 五种 肿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