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农科站,652499)
摘 要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泸西县中枢镇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从中枢镇蔬菜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从产销的角度,对中枢镇蔬菜发展方向,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以便进一步指导好中枢镇蔬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生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4.056
泸西县委、政府通过认真调研、确立了“巩固提高粮烟畜,加快发展菜果药”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把蔬菜产业开发列为“十二五”期间农民增加收入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本文针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在中枢镇的发展作进一步分析。
1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1 有利条件
中枢镇为县城所在地,坐落于泸西县中部,是泸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耕地4 496.27 hm2,人均耕地0.054 hm2。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适宜蔬菜的发展,土壤立体条件较好,有机质含量在1.53~2%,pH值5~6.5,多显酸性,境内地势较为平缓,境内资源较好,河流、龙潭田坝星罗密布。中枢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受工业“三废”污染小,水分、空气质量优良,农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积累小,病虫等有害生物危害率低,是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理想天地。
1.2 不利因素
1.2.1 投入不足
一个新兴产业的培植,离不开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和资金扶持。近几年,由于中枢镇镇财政困难,导致投入到蔬菜产业开发中的资金十分有限,致使种植大户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农科站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菜农科技培训和营销上发展滞后。
1.2.2 合同关系不稳定,订单违约时有发生,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
从泸西县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订单违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购方违约。企业诚信意识差,不按订单价格按时收购,当订单价格远远高于目前的市场价时,部分菜商为了避免亏损,制造种种借口,拒不履约。另一类是菜农违约。由于订单农业涉及面广,连接的农户多,合同关系极不稳定,当市场价格高于订单收购价时,农民为了眼前利益,不履行合同。
1.2.3 品种结构比较单一
自2002年来,中枢镇虽引进推广种植了一些蔬菜新品种,但总体上仍以大白菜、甘蓝等大路菜为主,高档菜、精细菜种植依然偏少。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大路菜销售价格偏低,特别是叶菜类收入不稳定,主要原因是叶菜受气候影响很大,气候正常,价格不跌,气候反常,价格反弹[1]。中枢镇大白菜收购价有时高达1.0~1.2元/kg,有时则只有0.1~0.2元/kg,正是这一原因的集中体现,品种结构单一,使中枢镇蔬菜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外,也制约了外地客商到泸西县投资建厂的信心和决心。
2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和措施
2.1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防止生产性污染
目前,中枢镇的部分菜农为了增产增收,抢早上市,施用了各种化学肥料,增加了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此外,为了防治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使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造成生产性污染。为此,菜农应建立完整良好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和化肥;同时,提倡多施有机肥、按照测土配方要求进行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2.2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无污染的生态环境
对立岗、龙甸等地现有大环境污染的蔬菜基地,应注意改良肥料,通過坚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微生物发酵肥料,使一些重金属与土壤螯合,改善土壤pH值,从根源解决大环境污染的问题,这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基础。
一是对蔬菜施肥、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无公害蔬菜生产应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复合肥和有机肥,提倡大面积使用生物肥料与化肥,混合采用长效碳铵、涂层尿素、控制缓解肥料、根瘤菌肥料、包裹农药肥料和细菌肥料等新技术,从而既令硝酸盐含量不超标,又保证了蔬菜优质高产。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上市的新鲜蔬菜农药残留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关方面提出了无农药污染蔬菜生产策略,科学选用高效、低残留、低毒农药,把农药使用量控制到最低水平,绝对禁用高残留、高毒农药,从而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残留量最低标准。从经济、环保、生态的角度,优先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所以生产技术的制定时必须要把握:综合依据各种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针对某种蔬菜的发病重点防治对象制定生产防治技术。提出关键性防治方法。根据综合以上防治策略,蔬菜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中,就蔬菜品种、播期、栽培管理、耕作制度、病虫害防治和蔬菜中农药残留质量检测等制定操作规范和技术措施。
二是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检查和质量监督等管理制度和机构。中枢镇农科站应配合农业、环保、卫生防疫和商检等机构,严格对辖区蔬菜进行检测、检验以确定农药、硝酸盐残留量进行检测检验报告,提供检验证书、检测报告及有关卫生证明。检验证明应标明蔬菜种植地区和生产单位,不合格的不得上市。另外,为了减少流通中的再次污染,要加强贮运管理。
三是蔬菜贮藏保鲜过程中,要按市场要求分级、消毒、清洗、包装、贮运,防止采后污染,建立可靠的采后系统。因为菜农对有些品种应用了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引起果蔬的污染。同时,在运输、贮藏和销售各个环节也会给蔬菜带来污染。
四是加强无公害蔬菜的技术研究工作。我们生产的蔬菜是要销售出去,因此要按照国际标准抓好无公害蔬菜的检测技术、安全问题等诸多环节。
五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了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施和推广,中枢镇农科站应培养一批掌握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专业队伍,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定期下乡指导农民生产,使全镇农民受益。
六是应积极做好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工作。农业、环保、卫生防疫、商检等部门要大力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使每一位菜农都知道什么是无公害蔬菜,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蔬菜,怎样生产无公害蔬菜。
2.3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从栽培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农业防治。科学进行合理轮作、套种、间作,改善蔬菜的生态生产条件,搞好深沟高墒栽培,利用水肥、地温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治湿气滞留,有利于提高寄主抗病力,减轻减少病虫害。积极培育、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本区域的抗病品种。各种蔬菜虽然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不多,但都有对各种重要病害的抗病品种,因此可以针对其主要病害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应用。例如,白菜类蔬菜可以选用兼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三大病害的新品种。针对农民为了增收,急于让蔬菜提早上市的心态,可选用耐低温弱光或早熟的品种,科学合理地确定或调节播种期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从而减轻受害。二是生物防治,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露地菜田生态环境不稳定,自然天敌优势种群较难建立,生物防治可采用微生物制剂。用苏云金杆菌。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的粉虱,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三是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生产无公害蔬菜对肥料要求商品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标,而目前许多商品菜区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主要原因是有机肥施用量和速效氮肥用量比例失衡。生产无公害蔬菜必须遵循以下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优质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提倡施用生物肥料和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通过合理施肥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有效地解决叶类蔬菜增施氮肥与控制硝酸盐含量之间的矛盾[2]。酸性土壤应施入适量石灰,切实防止蔬菜硝酸盐污染。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推广长效碳铵、涂层尿素、控制缓解肥料、根瘤菌肥料和包裹农药肥料等。四是采用物理和生态防治法。田间铺银灰膜,悬挂银灰膜条避蚜,采用黄皿或黄板对诱杀蚜虫、白粉病、潜叶蝇均有效。晴天闭棚升温,进行高温闷棚对棚室保护地蔬菜有一定防效;夏秋季推广应用遮阳网,可减轻高温、暴雨对生产的影响。五是科學合理用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禁止在菜田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蔬菜用药只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同时,要注意采收安全间隔期,农药毒性以国家公布标准为准。在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中,农药剂型和喷洒技术至关重要,采用小孔径喷片,使用喷洒出带静电超微液滴的静电喷雾系统,高负荷的超微液滴易被作物叶面依靠静电吸引所吸附,并紧密接触叶面,这样能以极低剂量喷洒农药,减少污染。六是进行农药残留量和硝酸盐含量测定。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应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是“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标志”,因此对生产的无公害蔬菜要抽样检测。对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是检验化肥污染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公害蔬菜科技人员已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能.浅谈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思路与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3(3):152.
[2]刘振华.浅析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农业机械化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14):20,188.
(责任编辑:刘昀)
相关热词搜索: 泸西县 中枢 无公害 对策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