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农药施用量的时空差异分析

时间:2022-10-23 08: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药在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农药市场的农药种类繁多,农药施用量逐年增加,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本文介绍了我国农药施用量在1991-2010二十年间的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了各地区各作物农药施用量分异的原因,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药施用量;增长率;不同作物;地区分异

1 研究背景

农药是用于防止农林牧业病、虫、草害、鼠害和其他有害生物,控制作物生长的调节剂、提高药剂效力的辅助剂、增强剂[1],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对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障农业丰收,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控制卫生、工业等相关领域的有害生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药产业迅速发展,包括原料和中间体配套、原药合成、制剂加工三大部分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成[2]。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药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并一直保持至今;2004年,全国农药原药总产量达87万吨[3]。目前,我国农药施用量已位居全球榜首。2004年,全国农药施用量达138. 6万吨[4];2011年,全国农药的施用量达173万吨[5]。农药的施用在减少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健康问题包括急慢性中毒和由于农药残留所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等。所以,安全合理地施用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产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公共卫生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 文献综述

对农药施用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药施用的重要必要性性、现状、问题的调查和思考。杨柳,王贵禧,樊金拴(2005)提出农药再农牧业的生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农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6]。二是农药施用的影响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研究。张志奎,肖新成(2012)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三峡库区重庆段1992-2009年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经济增长是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面源污染从长期来看有减缓作用[7]。

目前,国内对农药施用的研究局限在农学、药理学的范围内,主要研究主题是农药残留以及农药污染,但对于我国农作物农药施用量的现状、问题的研究甚少,本文根据1991-2010年全国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农药施用量、农作物产量等数据,研究1991-2010年间我国不同农作物农药施用量的时空分异状况。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因各地区不同作物的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数据难以获得,故需要利用不同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及农药施用总量来估算不同作物的农药施用量。各种作物的农药施用量

其中Nij是i省j作物的农药施用量,Mi是M省农药施用总量,Sij是i省j作物的播种面积,Si是i省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3.2 数据来源

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主要源自《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78-2007)》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1),各省的农药施用总量数据可从《中国统计年鉴》(199102911)获得,农作物分为四类:粮食作物,主要是指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麻类,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蔬菜;茶、水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农药施用量的空间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把全国分为四个区域: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下文的公式计算结果基于省份数据并且按照四个经济区域进行分组。

4.2 农药施用量空间差异分析

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率同样可以测算出结果。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量按大小排序依次为中部>东部>西部>东北部。中部地区的农药使用量在2010年绝对方面、相对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从增长率方面来看,相比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29.8%,东北部地区的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果为4.3倍,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71倍,1.74倍,而东部地区以63.8%的增长率落后。

5 结论

农药施用总量增长迅速,1991年总量为76.5万吨,2010年为175.8万吨,增长率为129.8%,1991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茶、水果的农药施用量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5.08%,15.69%,4.38%和4.85%,2010年这一比例变化为68.38%,14.45%,10.78%和5.34%。其中粮食作物的比例下降,经济作物、茶和水果作物比例小幅度增长,而蔬菜作物的比例增长最大。其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茶和水果的农药施用量增长率分别为109.24%,111.57%,465.97%和411.05%,蔬菜作物的增长率最大,而粮食作物的最小为109.24.%,说明我国过去十年中农药施用量的迅速增长主要归因于蔬菜作物农药施用量的增长。

农药施用量在不同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1991-2010的农药施用量增长量分别为24.44万吨,39.93万吨,19.82万吨和15.09万吨。相比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29.8%,东北部地区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长超过4倍,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70.89%,174.43%,而东部地区以63.8%的增长率落后。东北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增长。(Endnotes)

参考文献

[1] 杨柳,王贵禧,樊金拴. 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标准、检测和降解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5,12:108-116.

[2] 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朱勇. 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01:41-49.

[3] 吴林海,侯博,高申荣.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1,No.31503:35-48.

[4] 徐晓新.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5] 胥维昌,杨春河,杨威.我国农药上市企业运营状况(一)[J].农药,2006,45(1):1-3.

[6] 刘泉民.发展生物农药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必由之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1):45-46.

[7] 邹华燕.我国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63-64.

[8] 陈晓雯,方菁,周洁.我国农药施用状况和农药对健康的影响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2,26(6):560-562.

[9] 华小梅,江希流. 我国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点及控制对策[J]. 环境科学研究,2000,03:40-43.

[10] 张智奎,肖新成. 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协整检验——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2-2009年数据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v.22;No.13701:57-61.

[11] 魏启文,陶岭梅,宋修伟.我国农药安全管理现状、机遇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01:11-14.

[12] 周增辉,陈晓龙,章志云.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11,02:25-29.

相关热词搜索: 施用 农药 差异 时空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