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杨树褐斑病、杨树锈病、杨红颈天牛、杨干象、白杨透翅蛾,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34-01
农田防护林是为促进农作物稳产、丰产和改善农田气候而建造的。受林带影响,防护林在农田周围能够形成特殊的小气候,能够调节温度,降低风速,增加土壤湿度及大气湿度,对地下水位具有调节作用,对地表径流具有拦截作用。网格大小、林带设置、树种选择和抚育管理是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技术。防护林内宜选择抗性强、生长迅速、高大且经济价值及防护作用较强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也可以选择符合条件、经证实适宜在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1]。受北方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本地引种苗木主要携带的病虫害包括杨树褐斑病、杨树锈病、杨红颈天牛、杨干象和白杨透翅蛾等。受气候原因、造林面积、品种等方面的影响,近年来,防护林树种病虫害频发,对树木的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危害,阻碍了农田防护林的全面建设,制约了防护林发挥作用[2]。因此,必须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相关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防治技术,大力开展防治工作,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减少病虫害,维护树木正常生长,促使防护林为农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3]。
1 杨树褐斑病[Marssonina.populi(lib.)Magn]
杨树褐斑病是一种叶部病害。小叶杨、毛白杨和馒头柳等树种易产生杨树褐斑病。温度较高、湿度过大、种植过密的环境下发病较严重。发病初期,苗木表面有黄褐色小点形成,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扩大,边缘较为整齐,颜色较浅。发病后期,病斑中心由黄褐色变为褐色,表面有黑点,黑点破裂后会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经风传播,一旦吹到苗木其他叶片,就会对叶片进行侵染。每年7—8月是该病害危害最严重的季节,病斑常连成片状,9月后出现树叶焦枯,大量脱落。
防治技术:一是结合病害发病特点及规律,每年6—9月使用石灰水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对病害易侵染树木进行喷洒。石灰水浓度为160~200倍液,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浓度为500倍液,喷洒次数以6~7次为宜。二是每年夏秋季对落叶进行扫集,扫集后对其进行烧毁或高温堆肥,达到消灭病原菌、防止病害扩散的目的。三是病害易侵染树木种植时应当合理安排种植疏密,不能过密种植,保证透光通风,注意修剪,降低发病率。
2 杨树锈病(Melampsora.spp)
杨树锈病好发于春季杨树展叶时期,发病树木表面有大量黄色粉堆,并形成畸形病芽,病芽呈黄色、绣球花状。病害较严重的树木3周后干枯。
防治技术:一是使用多菌灵800倍液对发病树木进行喷洒,彻底消灭病芽,并在此期间采取有效的喷药措施,或将病芽摘除,控制病害发生。针对发病树木,使用50%代森氨100倍液对树木进行喷洒,或使用50%退菌特500~1 000倍液对其进行喷洒。二是每年初春时,对易侵染树木进行大规模的检查,将黄色、绣球花状的病芽摘除,摘除后不能将病芽随地乱扔,应将其统一收入袋中,防止孢子随风扬散,造成病害传播。三是易侵染树木的育苗区应当尽量远离发病菌大苗区。
3 杨红颈天牛[Aromia moschata(Linnaeus)]
杨红颈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黑龙江、河南、内蒙古、吉林、甘肃等地多有分布,主要为害树种是旱柳。杨红颈天牛成虫体长为18~32 mm,呈深绿色。幼虫可直接对旱柳树干进行蛀蚀,韧皮部分对养分正常运输进行阻碍,并钻入树干,对树木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影响,引起枝梢风折或干枯等。虫害严重的树木可出现死亡等。
防治技术:一是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对旱柳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否有新鲜虫孔,虫孔周围有锯末。使用80%敌敌畏将棉团蘸湿,并将棉团塞入虫孔中,使用黄泥对树木进行外敷,以此熏杀幼虫。二是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使用100%敌敌畏和50%甲胺磷对树木树干进行注射。三是每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使用杀虫脲8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对树木树干表面进行喷洒。四是冬季将虫害较严重的树木伐除。五是选择白涂剂,对树干下部进行涂刷,可以预防成虫产卵[4]。
4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linne)
杨干象属于鞘翅目象虫科,其幼虫在树木木质部和韧皮部蛀蚀,形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干表皮呈刀砍开裂状,树皮掉落后形成伤疤,主要危害树种是杨树,如小黑杨、矮桦、甜杨和北京杨等。
防治技术:一是每年4月中下旬,使用50%久效磷或40%氧化乐果与水按照1∶3比例制成药液,对幼树树干2 m处进行涂抹。二是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使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2.5%溴氰菊酯1 000倍液、50%吡虫啉1 000倍液、40%杀螟松和4.5%高氯菊酯对树木进行喷洒,7~10 d喷1次。
5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pormis Rottenberg)
白杨透翅蛾是一种检疫害虫,属于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危害树种是小叶杨、白杨、新疆杨、垂柳、毛白杨、青杨和小白杨等,可导致树木秃梢、枯萎,风吹后倒折、死亡等。
防治技术:一是使用三硫化碳将棉球蘸湿,并塞入蛀孔中,孔外使用粘泥进行堵塞。二是使用50%磷胺乳油20~30倍液对树木进行涂抹,或滴注入蛀孔中,彻底杀灭幼虫。三是使用敌敌畏500~1 000倍液对树木的枝干及树干进行喷洒,每隔9 d喷洒1次。
6 参考文献
[1] 徐幼林.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2,15(20):47-48.
[2] 郑加强.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2013,13(14):55-56.
[3] 汪希伟.我国落叶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2,19(21):63-64.
[4] 张权锋.黑龙江省农田防护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相关热词搜索: 防护林 农田 病虫害防治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