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统计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时间:2022-10-22 15: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人口计生统计是一项基础性、导向性、综合性的工作,是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统计;计划生育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人口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统计客体规模巨大频繁变动、社会管理创新等,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及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而统计信息的质量、统计管理体制、统计人员素质尚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因此,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统计工作对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提高对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增强做好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推进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统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以统计带动宣传,使计划生育工作有的放矢,得以更好的开展

过去我们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大多采用下发宣传资料、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讲座等“点对面”的单向宣传模式,由于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导致以往的计划生育工作往往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多、且效率低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广撒网”的宣传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说宣传是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那么科学的统计则是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开展的先行官,统计帐卡和统计报表是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

在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开展之前,应扎实做好统计数据分析工作,通过对派出所、居委会、物业、单位、学校、医院等人口档案资料保有机构间架设的畅通信息渠道,切实分析、统一规划并建立计划生育专项信息库,以统计帐卡和统计报表作为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具体操作中,可根据数据信息将育龄人口化为重点宣传对象,每年初将退出育龄期妇女锁定,归类为更年期妇女宣传的目标人群;每月统计的新婚对象排除上月通过门诊一孩孕情跟踪已经宣传到位的,其余对象作为本月跟踪宣传的目标人群。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减少了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作业量,使宣传有的放矢,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二)以统计夯实基础,统计数据是验证计划生育成果的最直观证明

一方面,切实做好人口资料统计是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摸底检测不断更新完善的统计资料库是检验计划生育执行效果的最直观证明。统计数据是工作中的信号,每年底,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都应根据一年来的统计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取得的成绩作为来年的工作经验加以巩固,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同时也作为来年工作完善的目标。至少每季度统计一次各村(居)、镇、市逐级上报的措施落实率,排出名次,并在系统内予以公示,通过每一次统计,切实分析不同地方部门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切实调动计生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并在以后的计生工作中,有侧重开展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人口计生统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质量至上,坚持应用主导,坚持信息支撑,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夯实统计基础,完善统计调查体系,推进统计信息化,不断提升统计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建立统计制度科学、管理规范、体系完整、手段先进、服务高效的新人口计生统计体系,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保障。

(一)全力优化统计环境

统计工作是一项责任性高、业务性强、工作量大的苦差事,需要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管理有力的工作队伍,各级党委政府应不断加大对计生规划统计工作进行人力、精力、财力的投入,为统计工作创造优化环境。在人员配备方面,县以上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统计部门,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设置统计人员,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应当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指派专人负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各级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村级计划生育统计人员应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乡级应当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县级以上的应当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同时,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对统计人员(含计算机人员)进行培训。省以下各级计划生育统计部门新上岗的统计人员必须得到省级计生委颁发的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县以上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合、协调有关部门为计划生育统计专业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各级计划生育部门的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对不称职、不合格的统计人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二)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改进抽样调查的组织、程序、方法,加大对城市社区抽查力度,灵活运用重点和典型调查方法,探索利用网络技术、电话等现代化技术改革、完善统计调查。清理规范基层统计报表、调查项目,充分利用个案信息库和业务信息库中汇总数据,辅助考核,减轻基层负担。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或民间调查机构作用,开展人口调查。注重多种调查方法的组合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三)完善统计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尽快制订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办法、违法行为的行政处分规定以及公众信息网络发布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管理办法。完善人口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调查中获得的涉及家庭和个人的资料,注意做好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创新,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及目标值,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管理服务过程,提高过程指标考核权重。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强和统计、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坚持在人口与计生统计数字上报过程中,统计、公安和人口计生部门进行会审制度,实现统计口径和统计数据的统一。

(四)切实提高统计质量

实行分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将统计真实性作为“一票否决”指标和全员人口信息主要项准确性纳入年度统计考核,加大日常监测力度,规范统计信息质量通报制度。加强数据质量监控和审核,不定期对基层人口计生统计数据进行抽查。建立人口计生统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举报案件。开展基本数据“一口清”和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活动,积极开展国家统计数据质量信得过县创建活动。

(五)提升统计效能

建立经常性信息反馈和应用制度,认真履行统计服务领导决策、部门工作和社会公众的职能。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宏观人口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建立完善人口发展决策支持体系,把握本区域人口发展态势。综合利用报表、调查数据、数据库数据等资源,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重大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深入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引领科学决策和改革创新,每年向政府提交半年和全年人口形势分析报告及重点问题专项分析报告。按照政务信息公开有关要求,不断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整合部门业务,推进人口计生业务“一证通”,办好人口网站和人口动态,建立数据发布和查询平台,在县、镇两级建立人口信息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多部门一厅式联合办公,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六)建立统计数据共享机制

依托电子政务网络,统筹人口出生、婚姻、迁移流动、死亡等登记管理的信息综合,镇(街办)及村(社区)按月交换人口个案变动信息,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协查机制,市、县级要建立人口基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人口计生系统内部和相关部门的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各地要将人口统计信息共享作为推进综合改革和统计创新的重要内容,采取同级共享、分级实施的方式,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建立制度规范,确定信息共享部门职责、共享目录、操作流程、交换比对时限,开发统计信息共享系统。要将人口统计信息共享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切实抓好任务落实

参考文献:

[1] 桂世祚.计划生育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2] 蒋正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3] 漆莉莉.对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社会监督机制初探[J].当代财经,1999(7).

相关热词搜索: 计划生育工作 环节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