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在这个世界上,文化交流如同天上的气流,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风雨雷电没有国境线,文化也是。但是,正如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文化也如此,平等互惠大多是官方用词,而非真实的现状。走进书店,走进电影院,甚至走到卖盗版光碟的小贩面前,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殖民与文化的推进。高鼻子的文化朋友会说:“我们也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比方说李白,还有杜甫。”这番友好的话只是再次证明了交流的走向。在唐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是强势的,都在向外张扬。强势并不等于优秀,比方说好莱坞,大家都明白。当然说到诺贝尔,明白的也有,不明白的更多。对于世界是如此,在一种文化圈内也是如此。问题不在于这种交流是否合情合理,而在于处于这种境地中的写作者们知道自己处于何等位置。用中文写作的优秀文本当然是要文学理论家来评说,因此更多的文学理论家不当强势文化的推销员,这尤其重要。
二十世纪最短的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诗:题目——“生活”;内文——“网”。一字诗还有不少,但是最有争议的就是这一首了,反对者因为它把丰富的东西说成是一种网,而且这样的写法不像诗,更像偈语。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相交的时候,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新内容就是网络。对于许多网迷和“新人类”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新生活。而且,不少网络公司还在进行“网上生存”比赛,参加比赛的人 不与正常社会接触,全凭网络取得生存条件。这时候的生活现实:题目——“网”;内容——“生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一首诗:题目——“生活”;内容——“网”。
二十一世纪最新的现实的生存方式:题目——“网络”;内容——“生活”。
对这一首诗的争论还在继续,因为还有许多人不认为它是什么好诗;对这种生存方式的争论也在继续,因为都在网络上活着,也太辜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了。
但生活在城市化的二十一世纪变得比诗更有想象力,更浪漫,更荒诞,更简捷。这是叫诗人们尴尬的“现实主义”。
〔斯洛文尼亚〕 芭芭拉·波加奇尼克:诗歌到底能干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估诗歌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诗歌中无用的东西?诗人们经常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他们挣扎着想要一夜成名,却在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一首诗的作用是探索,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见证人类的内心是如何被诗歌的魅力所吸引,而后又在某个不可名状的时刻忘掉这种魅力的过程。现代科技有时也以同样的方式出现在商业广告里,其区别只是现代科技是非个人化的,且影响巨大。而反观诗歌,不同于广告奴役人心的效果,诗歌倾向于去解放人心中的某一部分,使之达到对自我身份的清晰认知。尽管这种行为仅仅是在微观范畴内,一个人去认知自身的个体行为,却能够在宏观层面上决定人类在未來的生死存亡。
尽管把诗歌跟地球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有失审慎,但实际上,如果人类仅仅只是继续生产物质垃圾,而科技又进一步减少其生产的时间,那人类将走向灭亡。在这样一个人口过剩、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一个独立的人,应该认识到他必须与周围的生物共存,并把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从物质层面转到精神层面,做到能够分享自己的精神世界,毕竟精神世界不生产垃圾。我们生产的物质垃圾随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而增长,尤其是城市的数量呈爆发性上升,城市人口的数量已超越资源可以承载的极限,与此同时,城市还制造着数量惊人的生活垃圾和化学废品。这两个趋势正在把这个时代变成一场对所有地球生物的灾难。
那么,一个诗人能做些什么来扭转这一形势呢?一个人凭一己之力,会有多大作为?物质上的野心,或者说贪婪的工业,已经把成千上万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类据为己有,这些宛如快速消费品般的人类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增加着。基本的数理逻辑即可证明这样的发展是非理性的,是一种将在中长期内持续下去的疯狂。因此,的确存在着这样的危险,即无法在这个人口过剩的星球控制物质垃圾的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虚拟现实。
由于虚拟现实需要想象力,因而文学可以带动虚拟世界的发展,这是一种将一个完全非物质的东西变成物质世界的货币的方式。已经有大量充满想象力的点子成为虚拟现实,因为只有通过虚拟现实,拥挤不堪的城市才能继续运转。从生活在精神世界或者虚拟世界的角度来说,大规模快消品和具有个性的艺术品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后者就是文学里的明珠,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谈资,尽管知者寥寥。诗歌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产物,时间在其中可以被压缩、延长。而其他艺术例如绘画当中,时间也有类似的表现。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光就像水》中,由于居住在内陆地区,孩子们在一个小屋子传出的一束光前面划船。诗意就像那束被物化成水的光线:它让人的内心在真实生活中得到满足。当类似“光就像水”这样的句子出现在面前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诗句,因此当思维被打开的时候,诗歌就会带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当现实生活潦倒不堪的时候,人们就会进入诗歌当中,好像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现实。
但是如果大量的人开始沉溺于虚拟现实以至于忘掉了现实世界,那我们就需要注意虚拟现实跟诗歌之间有一个不同点:诗歌不能被工业化批量生产(比如制作一款网络游戏),而且诗歌无法在经济上使人获利,它是“纯洁”的,类似“量产诗歌”这样的事情不过是幻想或谣言。因此,诗歌作为一种心灵的自然力量,相比商业化的网络游戏,其创造的虚拟现实显然效力更大。
为什么呢?法国诗人蒂埃里·梅兹这样写道:“在声音中/消去声响/进入沉寂/或活在此处/活在车轮的/痕迹间/一个人/找回了他的面孔/给脸上/洗去尘埃。”诗歌是所有文学类型当中最纯洁的一类,正是这种寂静,才带来了无限可能。当人类头脑中不再有诗歌的位置,我们便会知道我们已经变得更加聪明,而这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慢性自杀:因为人类正在逐渐消耗掉灵魂需要的养料。
沈苇:在西域,我见过许多死去的城:楼兰、尼雅、丹丹乌里克、交河、高昌、阿力麻里、天山深处的乌孙城、帕米尔高原的■盘陀……它们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故城。死去的城是时间的遗作,人埋黄沙,文字死去,细节吹散,一座座幽灵之城诞生了。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考古报告和探险发现都缺乏鲜活生动的细节,这说明人类的智慧其实包含了巨大的无知。人被“生”局限着,其想象力扶不起一根枯朽的木柱,修补不了残墙上最小的缺口。尽管死去的城浑身伤口,四面漏风,但它们是紧闭的。或许人可以学会欣赏废墟之美,但他永远进入不了死去的城──不是人遗弃了城,人才是死去的城的真正弃儿。正如死亡到达之前,人就是死亡的弃儿一样。
相关热词搜索: 想象 现实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