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地域文化对教师行为文化的影响与调适

时间:2022-10-22 13:2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教师行为文化是教师教学行为、育人行为、专业发展行为等方面的总和,体现出教师对职责履行的态度和风貌。不同地域的教师行为文化必然因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特征,桑田地域文化特征以海洋文化为主,农耕文化为辅,具体概括为既有冒险进取、开放包容、直率慷慨一面,又有不讲规则、重工轻学、排场好胜的一面。文章针对桑田初级中学特点,从育人行为和教学行为方面进行探索和调适。

关键词:地域文化 桑田地域文化 教师行为文化 调适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并体现该群体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制度与行为模式的综合体。作为整体文化的一分子,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域内人们的行为规则,直接塑造着该地域内的人们的行为。特定地域的人们,总是有特定的、为该地域内人们所共有的特定的行为方式。

西汉戴圣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門而问讳。”不同地域的教师行为文化必然因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特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入乡随俗”。但是,教师行为应该坚持统一规范和标准,而不能丧失原则性。因此,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文化进行调适,摒弃地域文化中不利于教师行为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因素,形成并发展自己积极向上的,有地域特色的教师行为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一、桑田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地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因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自然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特征。

桑田地域文化特征以海洋文化为主,农耕文化为辅。具体概括为冒险与进取、开放与包容、直率与慷慨等方面特征。

(一)冒险与进取

桑田自古就是耕地少,乡民以讨海为生,甚至部分沦为海盗。清代康乾年间潮阳知县李文藻有《桑田村》诗:“荒村无稼穑,编户尔何堪。沙嘴惟栽橘,潮头尽种蚶。云山互明灭,天水倒青蓝。一税桑田驾,吾将结草庵。”我们从这首诗可见当时桑田没有耕种水稻,只有栽橘、养蚶;没有固定户口,很难征税,展现了当时的风土特点。

清雍正年间普宁知县蓝鼎元在其《鹿洲全集》记载:“余兼摄潮篆,有两邑地方之责。且群贼多系潮人,桑田出海,广澳劫夺,皆潮阳一县之事。”可见当时桑田的海盗猖獗。

由于生活资料的匮乏和生活环境的恶劣,必须靠海为生计,因此造就了冒险与进取的精神与性格。上世纪八十年代,桑田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凭借冒险与进取精神在全国建筑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乡民最先从洗脚上田的民工奋斗成为包工头,并且顺应历史机遇,很多人华丽转身为建筑企业家或者房地产开发商。

(二)开放与包容

桑田水陆上交通发达,宋代起就有“县道经于斯也”之说。宋元起设驿,明清设铺,铺舍设于屿脚古庙旁,因有形似狮子的巨石立于古道,清道光年间潮州知府黄安涛诗《晓行至桑田》有“蹲狮当道石,睡鸭贴波船”之句。

乡里有港口可直通汕头、揭阳。隆庆三年(1569年)潮阳县令黄一龙设“桑田隘”,自清代中叶至民国时期,桑田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港口小镇,形成了以永盛街、新兴街、外街、横街仔、塗门巷、轿铺巷等为主的商业区。同时,桑田渔业捕捞发达,是当时除海门、达濠之外潮阳第三大渔港。

由于港口交通和捕捞业带动圩市的发展,外来人口聚居骤增,不论是在海上劳作还是市场贸易,都必须寻求协作、交往,因此形成了开放与包容的性格。

(三)直率与慷慨

海上作业环境的特点决定了渔民之间的沟通从来就是嗓门大和直来直去,造就了口音重的特点,因此流传有“宁与潮州人相骂,勿与潮阳人呾话”的俗语,意思是说潮阳人口音重,说话如同吵架;而潮州人口音轻,吵架也很好听。桑田是潮阳口音的代表之一。

另外,海上捕捞收获具有不可预见性,有时满载而归,有时空手而回。丰收时一时卖不出去,又没有冷藏,只好赠送左邻右舍。因此也造就了直率与慷慨的性格。自古以来桑田人就是乐善好施,仅自2004年我校启动易地重建至2010年竣工剪彩,热心企业家捐资超过2500万元。至现在,捐款奖教奖学、校服、图书等资金约500万元。

当然,任何文化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

生产劳作和经济收入的特点,决定了海洋文化既有冒险进取、开放包容、直率慷慨的一面,又有不讲规则、重工轻学、排场好胜的一面。我们从桑田俗语就可略见一斑。

(四)不守规则

“一人不见桨砧,个个不见桨砧。”

不见,桑田口语,丢失的意思。桨砧就是连接船桨的支架。第一个下海的人发现桨砧丢失了就会拿别人的去开船,第二个丢失桨砧的人也会再拿别人的下海了,第三个下海的人也重复前面的做法……一直到最后一个人再也拿不到船桨而下不了海。晚上回港,每只船都埋怨丢失桨砧。这个过程其实仅一个人丢失桨砧而造成渔港每个人都丢失一次,并造成不良的影响。

(五)重工轻学

“读书无该在,掠鱼炣咸菜。”

没有读书风气,捕鱼比读书的实惠来得快。因此,桑田历来不重视教育,随意辍学情况严重。

二、对教师行为文化的影响与调适

中小学教师的行为文化很容易随自身所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通过中小学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行为文化主要有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和班级文化等。桑田地域文化特征自然也对教师行为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我校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应的探索和调适。

(一)育人行为的调适

1.全员家访。由于桑田地域文化一直以来存在重工轻学的特点,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时还要改变家长的不正确的看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沟通,宣传学校办学理念,指导家庭教育,拓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空间,全面了解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全员性家访工作。要求每班家访要达30%以上,教师全员参与,中层领导与班主任、科任教师搭编《家访人员搭配安排表》。班主任负责召集科任开会确定家访对象、制定计划,年级领导要及时对家访进度进行检查督促,并协调走访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家访内容一是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特别是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单亲生)和行为偏常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辅导。二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三是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对有辍学苗头的同学和家长做耐心的劝学工作,对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家长进行不厌其烦的疏导,保证家校的一致性。

2.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校根据实际,有针对性进行文明、礼貌、卫生、秩序、勤俭、交通等方面的教育。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用语和态度,以及上课和课余纪律要求,特别要求不准在楼梯走廊追跑,不准随手扔垃圾,克服不良习惯,并且通过组织学生对《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诵读,陶冶情操,改变气质。

汕頭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曾到我校检查工作,对我校的养成教育表示肯定。他说:“我觉得你这所学校有两方面抓得好:第一,在教室里我看了同学们的头、脚、衣着和面部表情,仪容仪表都很好。没有长头发,校服穿着整洁,神态很阳光,这是装不来的。特别是每个同学的脚都穿布鞋或运动鞋,没有穿拖鞋的现象。你不要小看这双鞋的变化,这是学生的意识从农民转变到市民的反映,已经懂得讲卫生、讲文明了。第二,从一楼到三楼,我看到起码有六位学生向你校长问好,说明平常的礼貌教育抓得好!”

(二)教学行为的调适。

1.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从上班制度、请假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科任工作制度、班级“四赛”制度、奖教奖学制度、环境卫生制度、财产保管制度、值日老师制度等九个方面制订了《桑田中学教师岗位责任制度》,规范教师行为准则。

三流学校人管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管人。制度是刚性的要求,制度管人是文化管人的前提。我们通过制度管人克服地域文化中不良因素对教师行为文化的影响,通过岗位制度的形式规范教师的行为,以此逐渐形成教师文化,通过教师行为文化带动学生和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期最终达到以文化管人育人的目的。

2.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建设“正己爱生、团结协作、精研善导、注重细节”的教风。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依法执教、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形象,打造教师文化,并通过教师行为文化引领学生文化的建设。

3.实施校本教研。我校实施以研学为目的的学案教学,明确教研教改目标和做法,以“分工备课,集体研究,资源共享”的备课模式促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案教学确保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到既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击破难点,向45分钟要质量。校本教研立足地域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调适教师教学行为,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 调适 地域 教师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