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如下。
这两种消毒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60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从性别来看,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73例;从年龄因素来看,均龄41岁,年龄分布在25~72岁之间。为消化道、肝胆、肺、乳腺或泌尿系统疾病,考虑取胸或腹部切口的病人,均为无菌手术切口。以随机的方式对16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性别、病种、手术部位等因素方面来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试验组:0.5%碘伏消毒手术野皮肤三遍
对照组:2%碘酊消毒后75%酒精脱碘三遍。
在手术开始之前,手术工作人员(普遍情况下,第一助手完成相关工作)运用无菌卵圆钳夹持棉球(已经浸泡过消毒液),对患者消毒部位展开均匀涂抹,进行皮肤消毒。消毒时根据常规切口消毒范围由内向外消毒,共三遍,然后铺巾手术。
两组病人术后同样静滴氨苄青霉素(过敏者用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抗感染6天,补充能量及维生素,输液量保持在50~70ml/kg,手术结束后每2~3天接受换药消毒1次,7~12天拆线。
1.3观察指标
1.3.1对皮肤、粘膜是否产生刺激
消毒后,巡回护士展开观测,并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查看是否有灼热等不适感。有灼热不适为有刺激,无灼热不适为无刺激。
1.3.2术后切口愈合情况
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展开观察,了解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到插线时间为止。切口无不良反应为愈合良好;切口愈合处出现各种炎症,视为愈合欠佳情况;如果切口出现化脓,则需要切口引流,避免持续感染。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
2结果
(1)从试验组结果来看,有2例患者出现灼热不适之感从对对照组结果来看,有55例患者出现灼热不适的情况,很显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不适发生率更低(P<0.01)。见表1。
(2)试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与欠佳的情况分别为94%、6%,对照组分别为96%、4%,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理想的皮肤消毒剂应具备:①杀菌效果可靠,作用迅速,并具有滞留杀菌效果。②无毒无味,对人员和环境无害。③使用方便,无刺激,易推廣,使用者可接受性好,成本低等特点。
在皮肤消毒剂中,碘酊具有疗效强大,杀菌迅速的功效,因此运用范围比较广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碘酊蛋白质变性作用非常强大,往往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甚至会导致灼伤等情况的出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过敏情况,如果运用碘酊消毒,随后必须运用酒精完成脱碘操作。基于这一原因,如果皮肤比较娇嫩,或者粘膜不适合等情况,不建议运用碘酊消毒。碘伏能够有效增加碘的溶解度,为碘的持续释放配备了贮存库。当碘伏消毒液与皮肤、粘膜、溃疡面等形成直接接触时,常常会形成水溶性杀菌膜,具有持续杀菌的疗效,从而避免皮肤再次感染,吲碘伏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体腔(胸腔、腹腔、关节腔),而且不需要脱碘。所以,碘伏消毒步骤比较简单。此外由于碘伏消毒会留下淡棕色痕迹,有效避免漏擦;碘伏容易清洗。基于上述优点,在临床上使用碘伏消毒受到认可与欢迎。
碘伏克服了碘酊的缺点,稳定性好,气味清新,不着色,无过敏反应,对皮肤、粘膜无明显刺激作用,无腐蚀性,具有安全、使用方便的特点。本组病例中,试验组消毒液流入会阴区、颈部后至皮肤粘膜灼热不适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75%)。
在本组病例中,试验组使用0.5%碘伏消毒,其切口愈合良好者占94%,愈合欠佳占6%,没有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病人的切口愈合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碘伏与碘酊一样都具有高效消毒作用。
碘伏消毒液对皮肤、粘膜的刺激程度更小,增加了病人手术时的舒适度,而且还能达到高效的消毒效果,具有高效、安全、方便、适应证多等优点,更适用于临床,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护理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切口 消毒 手术 观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