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及常用消毒方法分析

时间:2022-10-22 12: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猪疫病防治中,关键步骤是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可以净化饲养环境,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进一步控制疫病传播,提升生猪饲养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经济收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在进行生猪饲养时对于消毒等问题认识存在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疫病防治方面存在误区。首先分析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消毒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 猪疫病;防治方法;消毒

中图分类号:8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7.043

我国生猪饲养在畜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对于农民来讲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但在进行生猪饲养的过程中,因为受到环境的限制,大部分采用大规模集中饲养为主,生猪疫病率高。因此,消毒是一项防止疫病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其重要性,做好日常生猪饲养的消毒工作。

1 猪疫病防治中进行消毒的重要性

1.1 有效阻隔疫病传播

在猪舍进行科学规范的消毒,可以将猪舍内的各种表面病原体消除;同时,可以减少因为猪舍内空气环境问题造成的病毒繁殖情况,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病毒传播,防止疫病出现扩散情况。在进行疫病防止过程中,现阶段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人们仅仅将重点放在对生猪的疫苗控制方面,造成对饲养环境的忽视。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一部分病毒传播,在生猪体内产生抗体,但存在预防漏洞。而高效彻底地隔离消毒对于大部分病毒产生预防效果,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1]。我国进行生猪饲养主要在室内,并且养殖密度较高,如果对卫生环境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生猪集体感染疾病,对于生猪养殖造成危害。同时,生猪在室内养殖自身抵抗能力较弱,一旦出现病毒感染,对于整个猪舍生猪都会带来威胁,因此,从源头消灭病毒是关键因素,在猪舍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对于生猪养殖意义重大。

1.2 有效减少病毒产生

猪舍进行消毒中,经常使用高效消毒剂,这样消毒剂主要的成分是酸类物质、碱类物质和活性剂等,且这些制剂都是广谱的,对很多的微生物无害,且即使配比得当也不会对生猪自身产生危害。对于生猪饲养环境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生猪养殖质量,一些病毒、寄生虫虫卵都可以通过消毒剂进行抑制,提高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

通过消毒剂进行消毒,对于生猪体表寄生虫虫卵等可以有效杀灭,避免因为生猪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的交叉感染。同时,重视猪舍环境也便于日常管理,一旦出现生猪疫病可以尽可能快的排查原因,找到病原,及时进行补救。

1.3 安全性高

在进行生猪饲养消毒过程中,其安全性是较高的。生猪本身容易因应激造成繁殖障碍和疫病,进而对于整体生猪饲养质量造成影响。而使用消毒剂对生猪影响较少,减少生猪应激性反映,不会对生猪生长等带来影响。同时,消毒剂本身不作用在生猪身上,因此对于生猪影响较小,相较于疫苗等直接作用于生猪的抗生素,安全系数和食用质量进一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同时,消毒工作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操作,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可以按照计划定时定量展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生猪养殖中通过疫苗进行疫病防治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疫苗本身对生猪带来的影响无法判断,导致生猪进入市场后存在潜在威胁。而对生猪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的方式,主要对外部环境进行管理,并不涉及到生猪本身,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性。

2 猪疫病防治中消毒方式的应用

2.1 物理方法

物理消毒方法就是利用一些基本的光、热等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将病原消灭,控制病原的传播,使原始病原丧失感染能力。在物理消毒中经常使用的是高温消毒,主要是通过高热破坏病原体原本结构,达到消除病毒的目的。高温消毒主要是通过喷火消毒的方式,将猪舍、地面和墙壁等进行消毒,保证整体饲养环境整洁。除高温消毒方法外,物理消毒方法还包括洗刷、通风清扫等,将生猪粪便和排泄物等进行清扫,尽量将其中残留的病原体清除。近几年,光消毒这种新型消毒方法也被应用到猪舍消毒中,利用阳光和紫外线进行消毒,阳光作为杀菌剂,广谱高效,而紫外线杀菌能力较强,在猪舍重要位置安置一些紫外线消毒灯管,达到消毒的目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照射,将细菌杀害,既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提升养殖质量[2]。

2.2 生物热消毒法

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热,可以将这些热量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热量进行消毒。这种方法常用于对粪便进行消毒。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将排泄物进行密封,主要是使用泥土等,在密封的过程中排泄物会发酵产热,这个热量可以将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杀死,提升消毒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废料可以二次利用,用于土地的施肥,增加了经济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猪饲养业务进行扩展,形成专业的产业链,将单纯的饲养业务扩展到养殖种植一体化模式,在经济效益和抗击自然灾害方面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生物方法,不仅对整体猪舍的卫生环境有一定的改善,还可以扩大经济效益。

2.3 化学方法消毒

化学方法消毒主要是通过化学制剂和药物进行消毒。现阶段,常用的消毒方式主要包括消毒液、福尔马林等。这类消毒液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病毒的生长,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猪舍的清洁,防止猪舍出现腐烂变质物质影响生猪健康。但在进行消毒的过程中要针对猪舍不同部位使用不同化学制剂,在粪便、水沟等位置可以使用漂白粉;水泥地面、猪舍、陶瓷用具位置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消毒等,这样分区域的消毒方式可以将消毒管理更加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消毒质量和效果。

进行消毒溶液的配比需要按照消毒溶剂方式不同进行不同比例的选择:福尔马林消毒液,在实际消毒中按照使用目的区分,1%的水溶液主要用于对猪本身进行消毒,保持生猪体表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如果配置比例在3%~6%,则用于墙面等消毒,防止出现对生猪本身的伤害;新洁尔灭也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制剂,用于消灭革兰氏病菌,一般配比在0.1%可以直接作用于生猪体表,用于消灭病毒。而大于0.1%比例配比就只能作用于猪舍等部位,尽量避免接触体表;漂白粉也是经常用作杀菌的消毒制剂,主要成分是氯酸钠,漂白粉主要对生猪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配比一般在27%~39%,这样可以将细菌进行消除,防止芽孢传播;通过这些具体消毒方式的使用,可以大幅度降低猪舍细菌含量,提升卫生质量。

3 结语

在进行猪疫病防治中,需要将消毒工作重视起来,强化消毒工作作用,将防治工作放在首位。在具体工作中,将生猪的疫苗注射、药物保健等工作与消毒工作进行配合,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科学养殖的发展,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猪疫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提升,实现科学化的养殖。

参考文献

[1]崔洪青,赵艳侠.试论猪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J].畜禽业,2014(12):28-29.

[2]余树明.消毒在猪疫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探析[J].当代畜牧,2014(32):65-6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相关热词搜索: 消毒 疫病 性及 防治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