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851(2017)05--01
公共卫生监测手段是有效预防区域性传染病爆发的重点办法,公共卫生监测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公共卫生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对传染疾病的管控[1],对传染性疾病制定强针对性、高指导性的公共卫生监测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传染病大范围传播问题,因此,我县开展本次研究工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收集我县在2012年前、后的传染病公共卫生信息,我区域2009年到2016年共发生公共传染病传染事件16次,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的幼儿350例,年龄在3岁到5岁的幼儿170例,年龄在5岁到12岁的儿童430例,年龄在12岁到15岁的青少年200例,所有传染病感染患者中有770例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余属于接触性传染疾病。所有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经严格比对,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公共卫生监测手段
在2012年后,我县于传染病预防控制阶段采取公共卫生监测办法,其具体内容如下[2]:①制定突发性传染病爆发的应急启动机制:当公共卫生区域重点是中小学、幼儿园地区发生传染性疾病时,我县快速、及时、严格按照我国卫生部相关卫生防范措施有序开展公共卫生区域相关工作,包括:及时调动治疗设备和应急药物、安排医务工作人员在传染病突发地区开展传染病应急预防知识宣传、将传染病患者集中治疗等;②制定分层级的隔离治疗办法:对具有高强度传染性的严重患者实施严格标准的隔离;一般强度的传染性患者予以治疗时隔离,日常生活可放低隔离标准;避免传染性疾病患者与周边易受感染的人群亲密接触,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在公共卫生区域的传播,在隔离患者的同时,要为医务工作人员避免传染提供必要的医疗设施,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风险,且对隔离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痛苦;③公共卫生区域体系化卫生预防处理:在爆发传染性疾病的公共区域和相近地区,要严格进行日常消毒工作,并对周边居民进行相关传染病知识宣传、相关传染病防治药物的发放以及提供必要的身体检查,提高居民对传染病的正确认知,并且有效组织居民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爆发。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公共卫生监测办法前后的数据比对
我区域2009年到2012年共发生公共传染病传染事件12次,其中中小学发病率在20%,幼儿园发病率在8.2%,其余区域4.5%,传染病集中在呼吸道传染和接触性传染;在2012年应用公共卫生监测办法后,共发生公共传染病传染事件4次,其中中小学发病率在10.5%,幼儿园发病率在2.9%,其余区域1.8%,传染病集中在呼吸道传染。在应用公共卫生监测办法前后的数据比对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探讨
传染病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病症,其传染性极强,因此,应给予其重点关注,尽量避免其传染的扩散,一旦发现患者,应尽早进行隔离处理,对于尚未发现传染病的地区,应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
公共卫生监测手段能够对传染病预防控制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2012年采用公共卫生监测手段后,我区域流行病突发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患病人数极大减少,这与刘小军[4]、涂文校[5]等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这些研究说明,公共卫生的监测手段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公共区域流行疾病的传播,也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检测办法在我区域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加强重点区域监测,提高居民传染病应对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庆良,杨春,孙颖颖,等.广州市黄埔区2006-2011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1):71-75.
[2]刘江艺,李锋平,洪思让,等.泉州市2004-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3):321-322.
[3]宋丹丹,曹明华,张进,等.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洪涝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2017,32(1):57-61.
[4]刘小军,李春玲,昝润娜,等.赤峰市2005-2013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4):257-257.
[5]涂文校,孟玲,杨静,等.2015年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疾病检测,2015,30(1):4-7.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共卫生 传染病 监测 预防 控制